第96頁
也不知道他忽然哪裡來的力氣,直起佝僂的腰,忽然往前邁了一步,一把將謝閣老推了回去,自己疾步走到三皇子跟前,看也不看之前的主子太子,直接道:“老夫願意替殿下寫這一道詔書。”
三皇子將方才那一幕盡收眼中,此時聞言,便似笑非笑地道:“總聽說崔閣老與謝閣老是多年的政敵,從年輕開始就一直不對頭,為官了多少年,就鬥了多少年,此時看來,傳聞倒也不可盡信嘛。”
不過這句話也好像是他隨口一說罷了,說完,他又接著道:“崔閣老願意來做這件事就最好了,延年——”
顧延年聞聲應道:“屬下在。”
“帶崔閣老去偏殿寫詔書。”
“是。”
直到崔朔被顧延年帶走之後,謝閣老才收回視線,見到三皇子投過來的目光,便溫和地笑了笑,就像他平日裡對著同僚家的後輩那樣一般無二,然後溫聲開口道:“三殿下有魄力,懂隱忍,會抓機會,縱是老臣也不得不服。”
三皇子聽他這話,還以為他要向自己投誠了,就像崔朔那樣,心中不由有些意興闌珊。
原來朝中的肱股之臣都是這般模樣?
可還未等他臉上露出不耐煩的表情,謝閣老卻話鋒一轉:“但,為人臣者,當忠於一主,縱然君主並不賢明,但先帝雖沒有多麼勤政,卻是個善於納諫用人的好皇帝,且對老臣也有知遇賞識之恩,故此……”
說到這兒,謝閣老那張溫和儒雅的面上忽然變得嚴肅起來,他繼而道:“還請三殿下容老臣能從一而終,縱然今日命隕於此,亦能身留清名!”
崔朔方才護他之心,他是懂的。
但他們二人,終究是不同的……
恐怕要辜負老崔那番好意啦。
到了這兒,三皇子才終於正眼看向謝閣老,定定地打量了他許久。
被他這樣的目光一直盯著,謝閣老的神色也沒有半分變化。
不知過去了多長時間,三皇子終於收起了臉上那副始終微笑著的面具,面色肅穆地抬手朝謝閣老作了一揖,隨即直起身子,默然了半晌,才開口道:“閣老不愧為我朝肱股之臣。”
說罷,便抬手招來一個東營軍,從他腰間解下佩刀,親自送到謝閣老面前。
謝閣老面色平靜,抬手接過佩刀。
……
謝閣老的屍首橫臥在殿內,離老皇帝的屍體不過幾尺的距離,雖面容平靜,身體卻逐漸失去了溫度。
三皇子沉默不語地在原地站了許久,久到那邊去側殿寫詔書的二人也折返了回來。
顧延年和崔朔一進殿門,皆一眼看見了謝閣老的屍首,都不由得面色驟變。
尤其是崔朔。
三皇子聽到聲響轉頭,看到是他們二人,神色恍惚了一瞬,隨即便開口囑咐道:“延年,將謝閣老的屍首好好收斂一番,找個上好的金絲楠木棺。”
對於三皇子的命令,顧延年一向有不問因由的好習慣,於是此時聞言,也只是順從地應了下來:“殿下放心,屬下定然辦妥。”
說完這件事,顧延年便說起了另一件更為重要的事,成功地將三皇子的注意力拉了回來。
他道:“殿下,皇上的玉璽找不到了。”
三皇子倏然變了臉色,沉聲道:“哪裡都沒有?”
顧延年點頭。
“哪裡都沒有,那玉璽能去哪兒?”
……
與此同時,帶著二百蕭家軍的謝珝,剛星夜兼程地趕到盛京,因為從江南回京的路線不同,所以並沒有遇上太子設下埋伏的那群人,很順利地便到達了。
他到了盛京城外,壓根沒有考慮從城門進入的可能性,直接帶著人,趁著夜色的掩護,進了京郊馬場。
若是他沒記錯的話,京郊馬場有一處隱蔽的地方,穿過那兒就能通往皇城西郊,這個地方還是少年時,他跟幾個兄弟一塊兒發現的。
他們一行人到了那兒以後,果然沒讓他失望,那處地方還在。
指揮著著二百人分批穿過這裡,謝珝隨即又對他們分別下達了趕往燕堂巷謝府,盛京林府,晉王府,還有跟他一塊兒去皇宮的命令。
騎在翻羽背上,這麼多年來從來沒動過它一指頭的謝珝,狠下心來抽了它一鞭子。
翻羽吃痛之下,撒開蹄子,跑得飛快,瞬如閃電,往皇宮的方向奔去。
謝珝勉強按捺下自己的心急如焚,心中不停地祈禱著。
——希望一切都還來得及!
☆、倒計時
九十一、倒計時
今夜的宮中,註定是個忙亂的地方, 處處燈火通明, 亂成一片。
三皇子將皇宮差點翻了個底朝天, 卻也沒找到玉璽, 不由得勃然大怒,將伺候老皇帝的宮女太監們都派人抓了過來,一一審問。
最後終於得到了一個還算有價值的消息。
——就在太子謀反之前,最後陪著老皇帝的,是那位寵冠後宮的高貴妃。
然而此時,高貴妃已經不見人影許久了,任誰也沒能尋到她的蹤跡。
三皇子聞言之後, 臉色越發陰沉起來, 他已經能十分肯定, 玉璽一定在那個女人手裡!
他叫過顧延年,沉聲吩咐道:“多派些人,就算把盛京翻個底朝天,也務必要找到貴妃!”
顧延年挑了挑眉, 隨即便應了下來。
他心裡其實很不把高貴妃當回事, 心覺只是一個女人罷了,當然是找了個地方躲起來了,還能有多難找?
……
西直門處,一個男子正高坐在馬背上,不停地抬眼望街上看去,眼中頗有些焦灼之色。
幸好不多幾時, 原本還空蕩蕩的街上便出現了一個衣著灰撲撲的人影,從身形上來看,纖細柔弱,似乎是個女子。
高詠一見到這個身影,立馬喜出望外,直接從馬上躍下,朝這個女子方向迎了過去,急切開口道:“姐,你可算來了,我還擔心你出了什麼事呢。”
他話音落下,這穿得灰撲撲的女子便摘下兜帽,露出底下一張艷若桃李,燦若夏花的臉龐來,一雙秋水明眸朝你看過來,似是有千言萬語要說,真箇是縱是無情也動人。
這高詠口中被喚作“姐”的美人,自然是那位寵冠後宮,讓老皇帝數年如一日寵著的高貴妃了。
但這美人此時的臉色卻不怎麼好看,她將懷中一直藏著的包袱拿出來遞到高詠手中,然後一邊同他往城門處的那兩匹馬那兒走,一邊冷著臉道:“太子敗了,還有個黃雀在後的三皇子。”
只這一句話就將宮裡這一晚上的刀光劍影給概括了。
高詠先是接過包袱,伸手摸了摸,心中瞭然這裡頭是什麼之後,聽到高貴妃這話,不在意地答道:“怕什麼,總歸是三皇子那邊在明,公子這邊在暗,我們趕緊回蘭陵,將這個消息告訴公子,也好做下一步的計劃。”
他這話說的輕鬆,高貴妃的神態卻不見鬆懈,走近馬之後,她身姿輕盈地躍上馬背,看她動作,竟然是個有功夫底子的!
三皇子將方才那一幕盡收眼中,此時聞言,便似笑非笑地道:“總聽說崔閣老與謝閣老是多年的政敵,從年輕開始就一直不對頭,為官了多少年,就鬥了多少年,此時看來,傳聞倒也不可盡信嘛。”
不過這句話也好像是他隨口一說罷了,說完,他又接著道:“崔閣老願意來做這件事就最好了,延年——”
顧延年聞聲應道:“屬下在。”
“帶崔閣老去偏殿寫詔書。”
“是。”
直到崔朔被顧延年帶走之後,謝閣老才收回視線,見到三皇子投過來的目光,便溫和地笑了笑,就像他平日裡對著同僚家的後輩那樣一般無二,然後溫聲開口道:“三殿下有魄力,懂隱忍,會抓機會,縱是老臣也不得不服。”
三皇子聽他這話,還以為他要向自己投誠了,就像崔朔那樣,心中不由有些意興闌珊。
原來朝中的肱股之臣都是這般模樣?
可還未等他臉上露出不耐煩的表情,謝閣老卻話鋒一轉:“但,為人臣者,當忠於一主,縱然君主並不賢明,但先帝雖沒有多麼勤政,卻是個善於納諫用人的好皇帝,且對老臣也有知遇賞識之恩,故此……”
說到這兒,謝閣老那張溫和儒雅的面上忽然變得嚴肅起來,他繼而道:“還請三殿下容老臣能從一而終,縱然今日命隕於此,亦能身留清名!”
崔朔方才護他之心,他是懂的。
但他們二人,終究是不同的……
恐怕要辜負老崔那番好意啦。
到了這兒,三皇子才終於正眼看向謝閣老,定定地打量了他許久。
被他這樣的目光一直盯著,謝閣老的神色也沒有半分變化。
不知過去了多長時間,三皇子終於收起了臉上那副始終微笑著的面具,面色肅穆地抬手朝謝閣老作了一揖,隨即直起身子,默然了半晌,才開口道:“閣老不愧為我朝肱股之臣。”
說罷,便抬手招來一個東營軍,從他腰間解下佩刀,親自送到謝閣老面前。
謝閣老面色平靜,抬手接過佩刀。
……
謝閣老的屍首橫臥在殿內,離老皇帝的屍體不過幾尺的距離,雖面容平靜,身體卻逐漸失去了溫度。
三皇子沉默不語地在原地站了許久,久到那邊去側殿寫詔書的二人也折返了回來。
顧延年和崔朔一進殿門,皆一眼看見了謝閣老的屍首,都不由得面色驟變。
尤其是崔朔。
三皇子聽到聲響轉頭,看到是他們二人,神色恍惚了一瞬,隨即便開口囑咐道:“延年,將謝閣老的屍首好好收斂一番,找個上好的金絲楠木棺。”
對於三皇子的命令,顧延年一向有不問因由的好習慣,於是此時聞言,也只是順從地應了下來:“殿下放心,屬下定然辦妥。”
說完這件事,顧延年便說起了另一件更為重要的事,成功地將三皇子的注意力拉了回來。
他道:“殿下,皇上的玉璽找不到了。”
三皇子倏然變了臉色,沉聲道:“哪裡都沒有?”
顧延年點頭。
“哪裡都沒有,那玉璽能去哪兒?”
……
與此同時,帶著二百蕭家軍的謝珝,剛星夜兼程地趕到盛京,因為從江南回京的路線不同,所以並沒有遇上太子設下埋伏的那群人,很順利地便到達了。
他到了盛京城外,壓根沒有考慮從城門進入的可能性,直接帶著人,趁著夜色的掩護,進了京郊馬場。
若是他沒記錯的話,京郊馬場有一處隱蔽的地方,穿過那兒就能通往皇城西郊,這個地方還是少年時,他跟幾個兄弟一塊兒發現的。
他們一行人到了那兒以後,果然沒讓他失望,那處地方還在。
指揮著著二百人分批穿過這裡,謝珝隨即又對他們分別下達了趕往燕堂巷謝府,盛京林府,晉王府,還有跟他一塊兒去皇宮的命令。
騎在翻羽背上,這麼多年來從來沒動過它一指頭的謝珝,狠下心來抽了它一鞭子。
翻羽吃痛之下,撒開蹄子,跑得飛快,瞬如閃電,往皇宮的方向奔去。
謝珝勉強按捺下自己的心急如焚,心中不停地祈禱著。
——希望一切都還來得及!
☆、倒計時
九十一、倒計時
今夜的宮中,註定是個忙亂的地方, 處處燈火通明, 亂成一片。
三皇子將皇宮差點翻了個底朝天, 卻也沒找到玉璽, 不由得勃然大怒,將伺候老皇帝的宮女太監們都派人抓了過來,一一審問。
最後終於得到了一個還算有價值的消息。
——就在太子謀反之前,最後陪著老皇帝的,是那位寵冠後宮的高貴妃。
然而此時,高貴妃已經不見人影許久了,任誰也沒能尋到她的蹤跡。
三皇子聞言之後, 臉色越發陰沉起來, 他已經能十分肯定, 玉璽一定在那個女人手裡!
他叫過顧延年,沉聲吩咐道:“多派些人,就算把盛京翻個底朝天,也務必要找到貴妃!”
顧延年挑了挑眉, 隨即便應了下來。
他心裡其實很不把高貴妃當回事, 心覺只是一個女人罷了,當然是找了個地方躲起來了,還能有多難找?
……
西直門處,一個男子正高坐在馬背上,不停地抬眼望街上看去,眼中頗有些焦灼之色。
幸好不多幾時, 原本還空蕩蕩的街上便出現了一個衣著灰撲撲的人影,從身形上來看,纖細柔弱,似乎是個女子。
高詠一見到這個身影,立馬喜出望外,直接從馬上躍下,朝這個女子方向迎了過去,急切開口道:“姐,你可算來了,我還擔心你出了什麼事呢。”
他話音落下,這穿得灰撲撲的女子便摘下兜帽,露出底下一張艷若桃李,燦若夏花的臉龐來,一雙秋水明眸朝你看過來,似是有千言萬語要說,真箇是縱是無情也動人。
這高詠口中被喚作“姐”的美人,自然是那位寵冠後宮,讓老皇帝數年如一日寵著的高貴妃了。
但這美人此時的臉色卻不怎麼好看,她將懷中一直藏著的包袱拿出來遞到高詠手中,然後一邊同他往城門處的那兩匹馬那兒走,一邊冷著臉道:“太子敗了,還有個黃雀在後的三皇子。”
只這一句話就將宮裡這一晚上的刀光劍影給概括了。
高詠先是接過包袱,伸手摸了摸,心中瞭然這裡頭是什麼之後,聽到高貴妃這話,不在意地答道:“怕什麼,總歸是三皇子那邊在明,公子這邊在暗,我們趕緊回蘭陵,將這個消息告訴公子,也好做下一步的計劃。”
他這話說的輕鬆,高貴妃的神態卻不見鬆懈,走近馬之後,她身姿輕盈地躍上馬背,看她動作,竟然是個有功夫底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