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嚴燁微合起眸子搖搖頭,心頭想起了一個人來,因道,“去看看蕭太妃。”

  ******

  秋日的雨不似夏日的猛烈,雨點子並不大,也不急,像是彈一首曲子,頗有慢條斯理的意味。蕭太妃從靜心堂搬出來後一直住在XXX,期間沒什麼人去探望,除了身旁多了些人伺候,她的日子同在靜心堂禁足時並沒什麼兩樣。

  嚴燁面上的神色莫名,逕自提起曳撒如宮門。他眉頭略皺起,XXX門可羅雀,淒清冷寂,甚至連唱門的內監也沒有。走進去,只見院子裡只有一個年長的嬤嬤正清掃院落,見了他登時一愣,轉瞬反應過來,連忙朝他跪下去,俯首道:“奴婢給廠公請安。”

  他淡淡嗯了聲,“起來吧。蕭老娘娘這段日子好不好?”

  那嬤嬤從地上站起來,朝他恭謹道,“主子都好,勞煩廠公掛心了。”說罷掖了袖子朝正殿一比,“廠公隨奴婢來。”

  嚴燁頷首,跟在她身後轉過屏門進了正殿。

  偌大的正堂里並沒有什麼華麗繁複的擺設,正中立著樽大佛像,下頭是香案蒲團木魚,禮佛的器具一應俱全。他略皺眉,側目看了看,只見蕭太妃仍舊一身的姑子裝扮,跪在蒲團上念經。

  聽見了響動,她回首過來,見了嚴燁似乎並不驚訝,只淡淡道,“廠公來了,坐吧。”

  嚴燁屏退左右,立在香案前垂著眸子望著她,半晌方道出一句話來,神色漠然,“我今日來,是要知會娘娘一件事。”

  蕭氏轉過頭來看他,等著他的下文。

  他略頓了下,又道,“過段時日我會安排娘娘出宮,紫禁城呆不下去了,我已為娘娘打點好了一切,你帶著師父的靈位。回他老人家的家鄉去吧。”

  ☆、第86章 爐香閒裊

  聽他這麼一說,太妃心中隱隱明白了些,面上浮起一絲難以置信又痛心的神態。她略頓了下方抬眼覷他,似乎並不對他的話有什麼質疑,只是說:“廠公很快便要得償所願了。”

  這話既不像賀喜已不像嘲諷,語調淡漠得像一片平靜的湖面,教人聽不出半分的喜怒來。嚴燁微皺眉,眼底的神色仍舊透著寒意,側目看了看窗外零落的枯葉殘枝,道,“這些日子入秋,天氣轉涼了,娘娘仔細著身子。”

  蕭太妃把臉轉了過去,捋著佛珠子點點頭,神情有幾分恍惚,“知道了,勞煩廠公掛心。”說完似乎想起了什麼,半帶疑惑地言道,“不知廠公作了什麼施派送我出宮,紫禁城裡悠悠之口最難堵,若教皇后同內閣們起了疑,廠公豈非前功盡棄?”

  嚴 燁扯了扯唇,“娘娘忘了,當初將您從靜心堂接出來時臣已放出了消息,您在靜心堂十餘載患上了隱疾,時而清醒時而糊塗。”他邊說邊往香鼎里添香,修長如玉的 指節捻著香屑子往裡面放,悠悠道,“這些娘娘一概不必操心,臣說了,已經為您打點好一切,娘娘怎麼出宮,後半輩子怎麼過活,臣都會替您一一周全。”

  蕭氏極為緩慢地頷首。她操這份兒心,說來也確實沒什麼意義。他的智謀手段無人能及,只要嚴燁想做,天底下便沒有什麼事成不了。當初接她出來時他對外揚言她患了病,她原本極不解,如今方知道,他那時便已開始為目下布局。

  太妃張了張口,欲言又止,臉上的神情帶著種莫名的悲切意味。嚴燁在窗欞旁端詳院中的落葉,不經意瞥見了,因啟唇徐徐道,“娘娘有什麼話大可以直言,今日一別,或許此生都再無相逢之日了。”

  她聞言一滯,思量了瞬方道,“我知道廠公對李家恨之入骨,可還是想求廠公一件事。”

  聽見“李家”兩個字,嚴燁的神情冷下去,眼底森若霜雪,遲遲道,“娘娘請說。”

  蕭太妃略微遲疑,終是開口,說:“當年下令滅万俟滿門的是梁太祖,同他的子孫後輩皆不相干。上蒼有好生之德,望廠公手下留情,放過所有無辜的人。”

  嚴燁聽後勾起個漠然的冷笑,陰測測道:“無辜?娘娘覺得哪些算是無辜的的人?當年梁太祖屠宮,為了斬糙除根,甚至連襁褓中的娃娃都不曾放過。李成元欠的債,自然要他的子子孫孫來償。”

  蕭氏皺起眉,還待開口,他卻已經失了耐性,滿目的寒霜乍裂而出,望著太妃冷聲道,“老督主一心都為太妃,太妃若真的心存感激,便不當再對先帝念念不忘。當年老督主的死是為了誰臣不願多提,娘娘是心知肚明的。您若到現在還放不下先帝,臣著實替老督主不值。”

  這番話像是一記重錘,毫不留情地砸在她腦門兒上,腦子裡霎時一片空白嗡嗡作響。

  趙長德的死是她一生都無法忘卻的傷痛,他對她的情意她一直知道,可她心中屬意的是先帝,又如何能給他什麼回應呢?蕭氏眼眶漸漸地濕潤起來,下一瞬便有兩行淚順著面頰滑下來,她抿唇,望著嚴燁道,“廠公心中始終怨我害死了你師父,如今又何必來理會我的死活?”

  嚴 燁的聲線驟然冷硬了,漠然望著她道,“娘娘這話錯了。臣從未怨恨過娘娘,一切都是師父他老人家自個兒的意願,臣無權過問。臣顧及娘娘,是因為師父臨終前曾 千叮萬囑要護娘娘周全。”說完再不想多言,側目看了眼天色,回過身朝蕭太妃揖手,“臣還有事在身,先告退了,娘娘多保重。”

  說完拂袖,頭也不回地闊步去了。

  蕭氏眼底的淚簌簌地落,心頭的滋味複雜得難以復加。她隔著迷濛的淚眼抬頭看莊嚴的佛像,那一瞬間感到從未有過的無奈。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躲不過,逃不脫。人世間的因果輪迴終究會加諸在每個人身上,兩個王朝的恩怨,立時便要了結一清了。她感到無奈難過,是因為她沒辦法留住先帝的子孫血脈,嚴燁意已絕,再難回天。

  ******

  從硯慧齋出來,雨仍舊在下,像斷了串的珠子,不甚猛烈卻也不算細膩。

  他轉過抱廈上宮道,撐傘等了多時的桂嶸立時迎了上去,見他淋著雨,桂嶸面航悻悻的,收了傘朝他恭謹地揖手,又道,“師父,您要徒弟找的兩個人徒弟都找著了,接下來的事還請師父示下。”

  嚴 燁腳下的步子不做停頓,只是半眯起眼,緩緩說:“前些日子我便放出了話,蕭太妃神智不清明了,這幾日咱們再加幾把火,就說老娘娘的癔症已經病入膏肓,著了 魔障。”他說著微頓,眼底的神色諱莫如深,“等時候差不多了,咱們便做一場戲,將尋好的替死的那人沉入太液池,對外便說太妃撒了瘋,失足落水。”

  經他這麼一提點,小桂子的靈台乍然清明,他恍然大悟。難怪他師父指派他四處搜羅身形體貌同貴妃和太妃相似的女人,原來是這麼回事!因試探著續道,“接著咱們再將娘娘的替死鬼也扔下去,就說貴妃娘娘原是要跳下去救太妃,自己也一道沉了下去。”

  嚴燁側目看桂嶸一眼,薄唇極緩慢地揚起來,“你腦子還是靈光。”

  小桂子滿面都堆起笑,朝他深深揖手,“師父這招真是高明。沉入水中,待撈起來時早已泡得面目全非,便是死無對證,加上太妃患癔症之事宮中人盡皆知,順理成章,誰也不會起疑心的。到時候咱們便能將太妃送出宮,也能將娘娘帶著一同離去。”

  他笑容淡漠,伸手撫著腕上的佛串,忽地一聲嗟嘆,朝桂嶸問道,“那兩個替死的是怎麼尋來的?”

  桂嶸應道:“回師父,那兩人都是徒弟從死牢里找出來的,徒弟許了她們好處,事成之後必會厚待她們家中人。”說罷微微一頓,“也算是上輩子修來的造化了,替太妃同貴妃赴死,風光大葬,入妃陵,天大的福分麼。”

  嚴燁面上木木的,沒什麼神態,沉聲道,“人都死了,什麼排場都是做給活人看,算什麼福分。這樁事知內情的人,除了咱們,其餘的一概處置了,切莫留下什麼罪狀來教人捉我的小辮兒。”

  小桂子不敢吱聲了,應了個是便沉默地跟在他身後走,甚至臉眼神都不敢亂瞧,只定定地盯著他披風的下擺。

  皂靴塔在宮道上,聲響沉悶悶的,教人感動幾分壓抑。他下巴微仰著,神情帶著天生的倨傲,雨珠子打下來,順著精緻無瑕的面容滑落,渾身透出一股難以言喻的氣度風華。

  兩人一路無言地往前走著,當桂嶸再抬頭時卻見已經到了永和宮的宮門口。嚴燁提起曳撒進宮門,門口的內監甚至不用通傳,只是跪下去給他行禮,恭聲請了個安。

  嚴燁隨口嗯一聲,逕自往裡走,往寢殿的半道上將好碰上妍笙緩緩走過來,她長長地呀了一聲,提起裙擺小跑過來,立在他身前上下打量,只見平素里風華絕代不食人間煙火的督主渾身上下都是濕的,發梢甚至還淌著水珠,看上去甚至有積分狼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