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站在臥室門口,正猶疑著是睡床還是睡炕榻,卻被我推到了床上。

  “這大小姐的身子骨,可別再被炕給硌著嘍!”我揶揄了一句。

  “嘁,”她不滿地挑了挑眉,“這會又能耐了。”說完,自顧的倒在床上,準備睡了。“哎,聊聊唄!”

  我站在床前,笑看歪靠枕頭的慕薇,“那你就從實招來好了。”

  她撇撇嘴,躺下蓋好被子,只露著頭出來,眼睛向我眨了眨,“我馬上就睡了,睡了……”說完,作勢把眼睛閉上。

  我看著她,搖搖頭,關上房門,走出臥室。把碗筷收拾妥當,拿起桌上的木匣子,走進了西側的書房。

  窗外的雪更大了,厚厚地覆蓋著房頂屋檐,墜滿了樹梢枝頭。輕輕打開方方正正的匣子,一座輕巧簡潔的木雕宅院現在眼前。山亭樓閣,古樸的門窗,恬靜的庭院,處處透著清淡雅素。這不正是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麼。心細的他,自那年春節後,每年都會送塑真給我,或是他的模樣,或是我的模樣,不變的是人,變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的神情。第一次,送了這樣一座家的木雕,看得出是他親自雕刻的。不是深鎖緊閉的院門,而是通透敞開,這,又是為了什麼?目光深深地嵌入了宅院,隨之而入的是腦海深處久遠的記憶……

  第二卷 童年

  童年是午後的鞦韆,數白雲一片片,勾勾小指頭的相約,有多少沒實現……

  第八章 我是翦若然

  我是翦若然

  我生在江南被稱為天堂的城市,成長於這個江南水鄉。認識向懌寒那年我三歲,他六歲。我上小學之前,幾乎是在水鄉小鎮長大的,而他亦如此。那年,他在爺爺家度過暑假後就要回城上小學。

  他見到我的時候,我正蹲在河邊柳樹下哭泣。因為,我的小水桶和小鐵鏟被一個大我一歲的小朋友搶走了,我要不回來,也不敢回家。他問清情況後,牽著我的手,以一個小大人的姿態出現在那個小朋友家裡,幫我要回了玩具,又把我送回了家。此後經年,這件事常被向懌寒用來揶揄取笑。

  回家的路上,我們互報了家門。

  “我叫向懌寒。”

  “我是翦若然。”

  “我六歲。”

  “我三歲。”

  “我比你大,你應該叫我哥哥。”

  “嗯,向懌寒哥哥。”

  “哎,你是翦奶奶家的外孫女吧?”

  “我外婆姓佟。”

  “可你外公、媽媽和舅舅姓翦呀!所以我叫她翦奶奶。”

  “嗯。”

  “你不是應該隨爸爸的姓嗎?”

  “我不知道。”

  “哦,你還太小……”

  我是太小,小得只會說這些,再深一層的,關于姓氏的問題,那時我根本就不懂。

  小鎮不大,過了一座橋,走過一條長弄,轉個彎就到我家。當媽媽打開門,看到站在門口的我們,溫柔地笑了,抱起我,拉著向懌寒進了屋。原來,向家和翦家在我媽媽的爺爺那一輩就開始交往,在小鎮上是多年的世交。而向懌寒早已認識我們一家人,至於見沒見過向家的人,我太小,根本不會記得。向懌寒和外婆、媽媽說清了情況,惹得她們直夸向懌寒懂事,是個出息孩子,並留下吃了晚飯。媽媽還說,我沒有兄長姐妹,表弟才一歲,就讓向懌寒把我當作妹妹,以後多和我玩在一處,照顧我,向懌寒非常爽快的答應了。從此,我和向懌寒的兄弟情誼就此結下,沒錯,是兄弟,而不是兄妹。在向懌寒的眼裡,我從沒有女孩的樣子。

  那一年的夏天,晚風習習,金桂飄香,皎潔的月色照亮了庭院。

  我六歲上學的時候,是和向懌寒同一所學校,因為兩家在城裡的住所相距也很近,我們便一道上學下學,寒暑假也一同回水鄉。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向懌寒童年結束,開始上中學的時候。

  第九章 我是翦家人

  向懌寒說的對,我沒有隨爸爸的姓氏。我的爸爸,叫陳禮,媽媽叫翦靜逸。多年以後,我才明白為什麼我會隨媽媽的姓氏。

  我的外公家境殷實,家裡做著絲綢和茶葉的生意,但去世早,是外婆一個人帶大媽媽和舅舅。外婆姓佟,祖籍在京城,懂事記事後,我才知道外婆祖上是皇親貴戚,大戶人家。在外婆祖父母那一輩,就已經遷到江南生活,是鎮裡讓人敬重的書香之家。雖然外婆的父母只有外婆一個女兒,但很開明,也承繼了本族重女兒的習俗,將外婆視若珍寶,讀書教育,興趣所學,都一一滿足,把外婆培養成為了今日的知名教授。

  媽媽和舅舅是一對龍鳳胎,外婆對於她們的教育,一樣重視。雖然要求嚴格,但是尊重她們的專業選擇,媽媽搞絲綢研究;而舅舅——翦莫逸則曾經留學法國,自己開了一家國際貿易公司,也算繼承了外公的家業。舅媽高雅馨是媽媽多年的同學兼好友,從法國留學回來後,嫁給了小自己幾個月的舅舅,有了一個比我小兩歲的弟弟——翦若翾。

  而我爸爸這一邊,兄弟兩人。祖上是蘇城某個小鎮的大地主,在爺爺這一輩雖然家道中落,但在爸爸和叔叔的經營下,逐漸發展為城中有名的以房地產為主業的集團公司。爺爺奶奶重男輕女,他們不喜歡我,我從小就知道,和他們也不親近,所以,我一直認為這是我隨媽媽姓氏的原因。讓他們更遺憾的是,叔叔家也是女孩,在他們心中,陳家絕了後,斷了根,萬貫家產將無人繼承。“哼,誰稀罕!”這是我每每聽他們在數落我和妹妹所發出感慨後的不屑腹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