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令月笑著點點頭,帶著一點玩笑似的不滿:“表哥,你也太悶葫蘆了,今兒是你的生辰都不告訴我。要不是我之前特意問過母后,在心裡記下了日子,這一個生辰豈不就錯過了?這上面的畫可是費了我許多時日才畫好的,普天之下獨此一家,你可別再弄壞了,要不然我一輩子都不理你了。”

  謝初笑道:“好,我一定好好收著它。”

  沈令月卻道:“收著幹什麼?宮燈就是拿來用的,你以後出門都得用這個宮燈,這樣你只要一看見它就能想起我,不許不用它。”

  “……你既然這麼想讓我睹物思人,為什麼不乾脆送個玉佩或是香囊給我?”

  “玉佩你已經送過我一個了,再添一對反倒累贅;至於香囊麼,我不會做這些針線活,想送也送不來。”沈令月答得理直氣壯。

  謝初有些哭笑不得:“那我是不是該叩謝公主殿下隆恩?”

  沈令月還真點了點頭,故作正經道:“嗯,叩吧。”

  話才落下,她就忍不住自己笑了,上前一步撲進謝初的懷裡,被大雪的冷意與梅花冷香繞了個滿懷。

  第二年的開春三月,桃花朵朵綻放,便是在這麼個繁花盛開的時節,沈令月迎來了她出嫁的日子。

  這是帝後二人唯一的嫡女出嫁,排場盛大,就是十里紅妝都不足以形容,皇帝給沈令月準備的嫁妝早就超過了禮制所定的規格,但因為有她的及笄大典在前,也沒幾個人再反對這件事了,反正倉廩實足國泰民安,只要陛下平日裡不奢靡無度,那這唯一一次的嫁女也就隨他去吧,更何況反對了也不會有什麼用,有點腦子的都知道在這個時候唱反調絕對會被陛下記恨,誰閒的沒事幹去做這些,就是胡威武,也破天荒地沒有對此一事置過一詞。

  三月十三,宜納采、宜訂盟、宜嫁娶,是為黃道吉日,也是沈令月的出嫁之日。

  一大早,幾個貼身宮女就小聲喚醒了沈令月,伺候著她沐浴更衣,而等她的長髮半干時,皇后也帶著六位喜娘入了殿,開始給她淨面盤發起來。

  將最後一枝九鳳銜珠的金釵步搖簪進沈令月的發間,皇后終是忍不住紅了眼,望著銅鏡中描眉點唇的愛女顫抖了嘴唇:“你在母后身邊陪了十六載,現如今……也終是要出嫁了……”

  沈令月便握住了皇后的手,柔聲安慰道:“女兒只是出嫁,不是不回來了,將軍府離宮也沒有多遠,母后想見女兒,說一聲,女兒就能出現在母后跟前,何必如此感傷?要是母后實在捨不得女兒,那女兒就半個月住宮裡,半個月住表哥家,絕不讓母后傷懷一星半點。”

  皇后被她這話說得破涕為笑:“你這是什麼話,哪有出嫁的女兒家天天回娘家的,而且那也不僅僅是你表哥家,從今天開始,就是你和你表哥兩人共同的家了。”

  沈令月道:“可宮裡也是女兒的家啊。”

  “是,”皇后的笑容更加溫柔起來,“這兒永遠都是你的家,你想什麼時候回來,就什麼時候回來。”

  不多時,便有宮人來報小吉已到,沈令月就在皇后的攙扶下起了身,坐著鑾駕鳳儀去了紫宸宮,給皇帝行了一個跪拜大禮。

  回到鳴軒殿時,以四公主為首的貴女都已經在殿內等著了,而很快,滴滴答答的嗩吶聲就由遠及近地傳了過來,沈令月才垂下鳳冠珠簾,就被眾女簇擁著躲到了屏風後。緊接著就是禮官的唱喏與喜炮聲,待喜樂停止後,又接連響起了幾陣琴音,歌謠詩詞輪番而上,外面的動靜越來越熱鬧,沈令月也越來越緊張,忍不住地想咬唇,又顧及到唇上的胭脂而生生忍住了,直到外面猛地爆發出一陣“謝將軍!”“謝將軍進來了!”的吵嚷聲,她才一下坐正了身子,一顆心咚咚咚地跳起來。

  謝初進來之後,鳴軒殿裡很快就安靜下來了,直到他念了一首求女詩,周圍才又響起了嗩吶喜樂聲,夾雜著眾人的歡笑與叫嚷。

  喜樂一起,沈令月就站起了身,被留香知意一左一右地攙扶出了屏風,鳳冠上的珠簾隨著她的步伐而微微晃動,喜服很是繁複,裙擺曳地,她得一小步一小步地走著才能展現出最優雅的姿態。

  在離謝初還有三步遠的時候,她停下了步伐。

  下一刻,謝初就朝著她伸出了手。

  沈令月緩緩伸出手去,指尖才觸及他的掌心,就被他反手牢牢握住,暖意順著指尖一直傳遞到她的心裡。

  沈令月微笑起來。

  她想起了一句話。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第100章 番外·二

  接下來就是乘轎了, 沈令月搭著謝初的手上了鑾駕鳳儀,吹吹打打的嗩吶曲調一從百鳥朝鳳變成花好月圓,車架就開始緩緩動起來, 謝初騎著披紅掛彩的雲中駒在前頭慢慢帶著轎子,贊者、陪嫁宮人及花童等人跟隨在後,挑著提燈陪嫁一起慢悠悠地走了起來, 二十名花童邊走還邊撒著花瓣,如此一路撒到了麟德殿前。

  謝初下馬接沈令月下轎,在禮官的帶領下進殿叩拜帝後二人, 先是叩謝皇恩,又以高堂之禮拜了兩人,反反覆覆地折騰了好幾回, 本來還要再行幾個大禮的,但皇帝見沈令月頭戴珠冠、身披繁重嫁衣,不想讓愛女這麼折騰, 就擺手免了接下來的禮, 親自扶了沈令月起來。餘下的韓王等人見此,也都沒有讓他們過多行禮,如此一番見禮於皇室,等到文武百官吟詠祝福時, 午時已至, 麟德殿喜宴大開,謝初沈令月留下象徵性地用了一筷子,以示同牢共食之後, 就在贊者的引導下離開了宮殿,緊接著去往宮門之外。

  一出丹鳳門,章武營的士兵就在前頭給謝初開起了路,隔開了那些想要看公主出嫁的百姓。公主花轎以帷幕珠簾為屏障,沈令月只能模模糊糊地看見外面的大致情形,又因為嗩吶喜樂吹得震天響,也聽不清那些人在說些什麼,外面的人自然也看不清花轎裡頭坐著的她,不過不要緊,還有前頭騎著雲中駒的謝初呢,他本就生得俊朗,穿上喜服更是意氣風發,英姿不減,長安的百姓多是見過一年前謝家父子凱旋歸京的場面的,如今再見他娶公主,一個比一個興奮,場面空前熱鬧。

  沈令月出嫁,除謝初之外,最為激動的人非皇帝莫屬了,他不僅張貼皇榜把這事昭告了天下,還想過派二三十名善財童子一路撒銀子,讓所有長安百姓都沾沾喜氣,被胡威武怒而上折罵了一通“毫無天家之威”“獨商者行此”後才勉強作罷,但也為此又多塞了十幾旦的嫁妝,把隨親護送的人數從一百二十八名提到了一百八十八名,最後連沈令月都有些看不過去了,出面制止,這才罷了手,不再加塞各種東西。

  不過就這些也足夠讓整個長安城都沸騰了,長安繁華,百姓都安居樂業,平日也沒什麼大事,前兩次公主出嫁也都是不溫不火的,難得可以見一回這麼大的場面,自然能來的都來了,不少人甚至都跟著迎親隊伍繞了長安城一圈,一直跟到了將軍府,擠在兵卒後頭看熱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