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謝何臻驚訝抬頭:“娘娘如何——”
皇后笑著道:“本宮如何知道?哥哥,若是昨天晚上我沒有打斷你的話,哥哥是不是就準備當場跟陛下推拒這門親事了?”
謝何臻苦笑:“原來娘娘早就知道。”
“哥哥來之前,妹妹心裡也只是隱隱有個猜測。”皇后緩緩道,“來之後,這猜測就被證實了。”
謝何臻猶豫了會兒,嘆著氣承認了:“不錯,微臣是想推拒這門親事。並非微臣嫌棄公主,只是咱們謝家如今的情況是步步都得謹小慎微地走著,半點差錯也不能出,又怎麼好在這種關頭娶公主呢?”
皇后道:“哥哥若是為此擔憂,那大可不必。陛下一直都有親上加親的意思,早些年哥哥還在長安時,陛下就想給他們定下娃娃親了,只是被我勸住了,說是還要看兩個孩子的意思才好,這才沒有定下。之前……我和陛下都以為令兒那孩子喜歡別人,這才沒有再起親上加親的心思,沒想到這兩個孩子卻自己走到了一塊,陛下為此高興還來不及,又怎麼會不滿呢?”
她想起皇帝在提及此事時怎麼也忍不住的得意神態以及那一句“朕就說朕的眼光准吧”,忍不住低頭一笑。
謝何臻卻是憂心忡忡:“陛下或許會樂見其成,可其他人就不一定了。之前御林軍逼宮,被我和初兒共同擊退,按理來說,陛下本該分賞此功,可最後卻只賞了初兒一人,娘娘可知這是何意?”
“哥哥的意思,是說陛下已經覺得哥哥賞無可賞,這才只賞了初兒一人嗎?”
謝何臻臉色沉重地點了點頭。
皇后微微笑了:“哥哥多慮了,哥哥的兵權是陛下給的,陛下若想收回也只是一句話的事,如何就會這麼想呢?依妹妹看,陛下只封賞初兒一人,一是因為他曾經在天牢里被關了半個月,封賞的同時也是安撫,二是為將來打算,哥哥還不知道吧,陛下已經選定了一處地方,要作為賜給初兒的將軍府呢。”
她這話本是安慰之意,可謝何臻看上去卻更憂心了:“娘娘有所不知,陛下對初兒太過厚愛,初兒又是那麼個乖張的性子,現在朝中雖然無人敢面其鋒芒,可暗地裡卻是頗有微詞,一旦有朝一日陛下對初兒不再偏愛,那——”
皇后道:“哥哥此慮更是不必,陛下很欣賞初兒,成親之後更有令兒在,哥哥不必擔心。”
謝何臻緊皺著眉:“娘娘,這門親事不僅對謝家無益,於娘娘和太子也是無益,如今太子勢微,正是需要朝中人手的時刻,謝家無論如何也是永遠站在娘娘這一邊的,可旁人卻是未必,倘若三公主嫁給別人——”
皇后猛地沉了臉,厲聲打斷了他的話:“哥哥!我生令兒下來不是為了讓她給我們母子謀富貴的,更不會用她的終身大事來換取太子的前程!”
“你不能意氣用事!”謝何臻也激動了起來,他的眉心打成了一個結,甚至連敬稱都不再用,拍案而起道,“你明明知道初兒和令兒成親弊遠大於利——”
“什麼是弊,什麼又是利?是富貴,還是權勢?”皇后再次打斷了他的話,“妹妹知道,哥哥自小便行事穩重,一直都小心翼翼、穩打穩紮地一步步走著,這才有了如今的謝家和妹妹,可穩重不代表謹小慎微,求穩也不全是上策!哥哥,這十幾年來,為了求穩,咱們犧牲了多少東西?是哥哥遠赴邊關十年不回長安,還是妹妹親自去勸陛下納了顧媛,納一個又一個的嬪妃?如今,你又要為了求穩而犧牲自己孩子的幸福嗎?你於心何忍?!”
謝何臻被她的話驚到了,直愣愣地看著她,半天才道:“這——這怎麼能算是犧牲呢?他們兩個年紀還小,能懂什麼情愛?多半是一時的心動罷了,只要分開一段時間,感情自然會淡下來,能是什麼大事?便是犧牲,那也是應該的。謝家正處於風口浪尖,正是該韜光養晦的時候,實在不該沾這門親事,陛下現在樂見其成,朝臣也沒什麼話說,可一旦有朝一日陛下變了態度,那就什麼都來不及了。娘娘,想想太子,想想我們過去忍下的苦,不都是為了將來嗎——”
皇后深吸了口氣,平復了一下過於激動的心情,緩和了語氣道:“哥哥的擔心,妹妹都清楚,只是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就算妹妹不阻止,哥哥又預備如何跟陛下推拒這門親事?不能高攀,還是什麼別的理由和藉口?難道就不怕陛下誤會哥哥是在嫌棄令兒嗎?這樣做對謝家又有何益?哥哥,聽妹妹一句勸,既然兩個孩子都互相喜歡,就別做這棒打鴛鴦的惡人了,咱們養育孩子,不就是為了能讓他們快快樂樂地長大、活得開心幸福嗎?”
“可是……”
“哥哥,”見謝何臻仍在猶豫,皇后只能把話說得更開,壓低了聲音道,“不瞞你說,陛下現在對太子很不滿,若是依照哥哥的想法,以令兒的親事作為籌碼來籠絡他人,以此來給太子積攢人脈,你覺得陛下會高興嗎?還是會對太子更加不滿,認為他毫無用處,是個只能靠著妹妹的軟腳蝦?”
謝何臻啞口無言。
半晌,他才緩緩坐下,嘆息一聲:“既然娘娘都這麼說了,微臣也不能再堅持己見,只是……”
見終於說動了一點,皇后心頭一松,繼續道:“初兒聰敏機警,便是只看此次風波只有他一人安然度過這一點,哥哥就該知道他是個有本事的孩子,妹妹放心把令兒交給他,哥哥也該放寬點心才是。”
謝何臻看上去依舊思慮重重,但到底還是點了點頭:“微臣謹記娘娘之言。”
一聽這話,皇后就知道他並沒有完全認同她的話,是迫於無奈才應下的,但也不在意,只要答應就好,她很看好謝初,也相信那孩子會在日後用行動來消除她兄長的疑慮,讓事情變得皆大歡喜。
商量完了事情,謝何臻也沒有多待,很快就告辭回了軍營,他一向嚴於律己,散值後還留在營里處理了不少事才回府,饒是如此,謝初也還沒有回來,直到下晚時分,晚膳都擺上了桌子,他才慢吞吞地回了府,並且言明自己已經在軍營里吃過了,不再用飯。
他說完就掉頭準備離開,氣得謝何臻把筷子一摔:“站住!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你把這裡當成什麼地方了?還有沒有一點規矩!”
謝初在門口停下,背對著他道:“規矩?這府里有什麼規矩嗎,我怎麼不知道?”
“你——”謝何臻氣得就要拍桌而起,被張氏手疾眼快地拉住勸解,“老爺。”
謝何臻這才勉強忍下了怒火,沉著臉道:“你以後是不是都準備這樣了,一早就離開,下晚了才磨磨蹭蹭地回來?那我看你乾脆就不要回來了,直接住在章武營里更好!”
“好啊,這主意不錯,那我回房去收拾衣服,收拾好了就離開,不再來礙您老的眼。”
皇后笑著道:“本宮如何知道?哥哥,若是昨天晚上我沒有打斷你的話,哥哥是不是就準備當場跟陛下推拒這門親事了?”
謝何臻苦笑:“原來娘娘早就知道。”
“哥哥來之前,妹妹心裡也只是隱隱有個猜測。”皇后緩緩道,“來之後,這猜測就被證實了。”
謝何臻猶豫了會兒,嘆著氣承認了:“不錯,微臣是想推拒這門親事。並非微臣嫌棄公主,只是咱們謝家如今的情況是步步都得謹小慎微地走著,半點差錯也不能出,又怎麼好在這種關頭娶公主呢?”
皇后道:“哥哥若是為此擔憂,那大可不必。陛下一直都有親上加親的意思,早些年哥哥還在長安時,陛下就想給他們定下娃娃親了,只是被我勸住了,說是還要看兩個孩子的意思才好,這才沒有定下。之前……我和陛下都以為令兒那孩子喜歡別人,這才沒有再起親上加親的心思,沒想到這兩個孩子卻自己走到了一塊,陛下為此高興還來不及,又怎麼會不滿呢?”
她想起皇帝在提及此事時怎麼也忍不住的得意神態以及那一句“朕就說朕的眼光准吧”,忍不住低頭一笑。
謝何臻卻是憂心忡忡:“陛下或許會樂見其成,可其他人就不一定了。之前御林軍逼宮,被我和初兒共同擊退,按理來說,陛下本該分賞此功,可最後卻只賞了初兒一人,娘娘可知這是何意?”
“哥哥的意思,是說陛下已經覺得哥哥賞無可賞,這才只賞了初兒一人嗎?”
謝何臻臉色沉重地點了點頭。
皇后微微笑了:“哥哥多慮了,哥哥的兵權是陛下給的,陛下若想收回也只是一句話的事,如何就會這麼想呢?依妹妹看,陛下只封賞初兒一人,一是因為他曾經在天牢里被關了半個月,封賞的同時也是安撫,二是為將來打算,哥哥還不知道吧,陛下已經選定了一處地方,要作為賜給初兒的將軍府呢。”
她這話本是安慰之意,可謝何臻看上去卻更憂心了:“娘娘有所不知,陛下對初兒太過厚愛,初兒又是那麼個乖張的性子,現在朝中雖然無人敢面其鋒芒,可暗地裡卻是頗有微詞,一旦有朝一日陛下對初兒不再偏愛,那——”
皇后道:“哥哥此慮更是不必,陛下很欣賞初兒,成親之後更有令兒在,哥哥不必擔心。”
謝何臻緊皺著眉:“娘娘,這門親事不僅對謝家無益,於娘娘和太子也是無益,如今太子勢微,正是需要朝中人手的時刻,謝家無論如何也是永遠站在娘娘這一邊的,可旁人卻是未必,倘若三公主嫁給別人——”
皇后猛地沉了臉,厲聲打斷了他的話:“哥哥!我生令兒下來不是為了讓她給我們母子謀富貴的,更不會用她的終身大事來換取太子的前程!”
“你不能意氣用事!”謝何臻也激動了起來,他的眉心打成了一個結,甚至連敬稱都不再用,拍案而起道,“你明明知道初兒和令兒成親弊遠大於利——”
“什麼是弊,什麼又是利?是富貴,還是權勢?”皇后再次打斷了他的話,“妹妹知道,哥哥自小便行事穩重,一直都小心翼翼、穩打穩紮地一步步走著,這才有了如今的謝家和妹妹,可穩重不代表謹小慎微,求穩也不全是上策!哥哥,這十幾年來,為了求穩,咱們犧牲了多少東西?是哥哥遠赴邊關十年不回長安,還是妹妹親自去勸陛下納了顧媛,納一個又一個的嬪妃?如今,你又要為了求穩而犧牲自己孩子的幸福嗎?你於心何忍?!”
謝何臻被她的話驚到了,直愣愣地看著她,半天才道:“這——這怎麼能算是犧牲呢?他們兩個年紀還小,能懂什麼情愛?多半是一時的心動罷了,只要分開一段時間,感情自然會淡下來,能是什麼大事?便是犧牲,那也是應該的。謝家正處於風口浪尖,正是該韜光養晦的時候,實在不該沾這門親事,陛下現在樂見其成,朝臣也沒什麼話說,可一旦有朝一日陛下變了態度,那就什麼都來不及了。娘娘,想想太子,想想我們過去忍下的苦,不都是為了將來嗎——”
皇后深吸了口氣,平復了一下過於激動的心情,緩和了語氣道:“哥哥的擔心,妹妹都清楚,只是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就算妹妹不阻止,哥哥又預備如何跟陛下推拒這門親事?不能高攀,還是什麼別的理由和藉口?難道就不怕陛下誤會哥哥是在嫌棄令兒嗎?這樣做對謝家又有何益?哥哥,聽妹妹一句勸,既然兩個孩子都互相喜歡,就別做這棒打鴛鴦的惡人了,咱們養育孩子,不就是為了能讓他們快快樂樂地長大、活得開心幸福嗎?”
“可是……”
“哥哥,”見謝何臻仍在猶豫,皇后只能把話說得更開,壓低了聲音道,“不瞞你說,陛下現在對太子很不滿,若是依照哥哥的想法,以令兒的親事作為籌碼來籠絡他人,以此來給太子積攢人脈,你覺得陛下會高興嗎?還是會對太子更加不滿,認為他毫無用處,是個只能靠著妹妹的軟腳蝦?”
謝何臻啞口無言。
半晌,他才緩緩坐下,嘆息一聲:“既然娘娘都這麼說了,微臣也不能再堅持己見,只是……”
見終於說動了一點,皇后心頭一松,繼續道:“初兒聰敏機警,便是只看此次風波只有他一人安然度過這一點,哥哥就該知道他是個有本事的孩子,妹妹放心把令兒交給他,哥哥也該放寬點心才是。”
謝何臻看上去依舊思慮重重,但到底還是點了點頭:“微臣謹記娘娘之言。”
一聽這話,皇后就知道他並沒有完全認同她的話,是迫於無奈才應下的,但也不在意,只要答應就好,她很看好謝初,也相信那孩子會在日後用行動來消除她兄長的疑慮,讓事情變得皆大歡喜。
商量完了事情,謝何臻也沒有多待,很快就告辭回了軍營,他一向嚴於律己,散值後還留在營里處理了不少事才回府,饒是如此,謝初也還沒有回來,直到下晚時分,晚膳都擺上了桌子,他才慢吞吞地回了府,並且言明自己已經在軍營里吃過了,不再用飯。
他說完就掉頭準備離開,氣得謝何臻把筷子一摔:“站住!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你把這裡當成什麼地方了?還有沒有一點規矩!”
謝初在門口停下,背對著他道:“規矩?這府里有什麼規矩嗎,我怎麼不知道?”
“你——”謝何臻氣得就要拍桌而起,被張氏手疾眼快地拉住勸解,“老爺。”
謝何臻這才勉強忍下了怒火,沉著臉道:“你以後是不是都準備這樣了,一早就離開,下晚了才磨磨蹭蹭地回來?那我看你乾脆就不要回來了,直接住在章武營里更好!”
“好啊,這主意不錯,那我回房去收拾衣服,收拾好了就離開,不再來礙您老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