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且她覺得她的這種爭辯,他根本就沒信。

  《訴風月》殺青時,二人又回到橫店,參加殺青儀式。

  這天來了很多媒體,謝青作為原著作者得到了很多關注,一度被媒體包圍。

  習慣於待在幕後的陸誠抱臂站在一邊看著她,看她在鏡頭前談笑自如,他很有成就感。

  殺青在網上獲得的評論很正面,無論是媒體自己發出的稿子還是他們給出的通稿,得到的反響都很不錯。

  但在這之後,又出現了一點兒奇怪的話題。

  ——微博上突然開始八卦作家經紀人和代理平台的收入有多高的問題。

  這很奇怪。

  雖然這些年網文行業的發展如火如荼,但每每聊到收入,大家所矚目的都是作家們的收入。平台和經紀人都屬於幕後工作的角色,不與大眾直接接觸,通常也引不起關注。

  但這回,這場討論竟十分熱烈。

  話題的起點是始初中文網和近年來以影視簽約能力叱吒江湖的玉江文學城,一步步聊下去,波及到各個平台的情況。

  很多抽成太狠的平台因此引起口誅筆伐,尤其是一紙合約把作品全版權買斷到作者死後五十年的幾個網站,紛紛陷入公關危機。

  然後再進一步,陸誠這樣並不開設網站的公司,也終於進入了網友視野。

  不知道是什麼人在興風作浪,爆料說單是謝青的版權,陸誠都有幾百萬的抽成可以拿。

  如果不看簽約總額有多高,單看這個數字,這個數額確實非常巨大,讓他一度被貼上了“無良奸商”的標籤。又因為兩個人早已公開的關係,許多陰謀論隨之掀起,認為是他給謝青洗了腦,而謝青辛辛苦苦寫文卻為他人作嫁衣,被坑得很慘還幫別人數錢。

  就連謝青都覺得,這個走向太奇怪了。

  而對陸誠來言,這種事倒有跡可循。

  圈內各平台互黑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把友商掐成黑作坊很容易引起眾怒,每年都能發生好幾回。

  網友和讀者義憤填膺,為了維護自己喜歡的作者,自然會跟著罵。但其實,每次事件里,總有那麼幾個聲音很大的博主看似正義,其實自己也在開網站,大多還比正在挨掐的更黑。

  網友和讀者不會去深扒,也就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罵得到底對不對。

  但業內相關從業者和歷事足夠多的老作者,對此門兒清。

  所以這種事,他見慣不怪。

  只是,這回突然跳出來掐他的是誰呢?

  他想了一圈,不僅想過綺文這種大仇家,還連陶然這種有私仇的“個人”都想到了,但哪個都做不到完全說得通。

  以往的先例已足夠證明,這種輿論對於平台來說,總是能渡過去的。

  作者總還要依附平台才能活。

  連真正惡劣的平台都沒受什麼影響,他不需要太擔心。

  ——綺文應該也清楚這一點。

  綺文出版在接連敗訴和違約後,已經面臨解散。僅剩的錢,是個人都會花在刀刃上。

  至於上面的綺文傳媒,其實沒什麼立場為了一個已經沒救的子公司和他這樣較勁。

  綺文傳媒的總裁他也見過,說不上是好是壞,但至少是個清醒的人。

  而陶然,面臨十年的雪藏。

  這十年裡她可以賺到應有的保底稿費,但除非他點頭,否則不會有什麼資源大力推她,影視之類的項目也和她無緣。

  她先前賺到的錢也有限,不會這樣不管不顧地砸錢跟他叫板。

  所以,會是誰呢?

  第54章

  網上掐得轟轟烈烈, 但想不到是誰也沒什麼辦法。

  陸誠只能跟先前挨掐的大多數公司一樣, 選擇沉默以對。

  謝青想用個人帳號去微博上解釋一下, 也被他攔住了, 他覺得這個時候她出面說話會起反效果。

  謝青只安心想新文, 列了個大綱, 拿去跟陸誠討論:“我想寫個現實題材。”

  陸誠伸手接過:“《那年春光下》那種?”

  她搖搖頭:“更現實一點。”

  她現在名氣很大了, 錢也賺得不少,想為家鄉做一些事情。

  她的家在湖南永州。小時候, 永州的經濟情況真的很糟糕。省里每每頒布新的扶貧政策,永州都是重點扶貧對象。

  其實直到現在, 這個不大的城市裡都還有九百多個貧困村被列在國家名單上,但比起當年, 真的好多了。

  作為土生土長的永州人, 謝青是看著這些變化長大的。

  很小的時候, 她看到土路慢慢變成柏油路,路邊又慢慢有了路燈。

  到了十幾歲, 看到市里開了第一家國際連鎖快餐——她永遠都會記得那家肯德基。

  在謝青看來, 這些都應該被記錄下來。

  人類文化之所以輝煌燦爛,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那些文字記錄。不論是翔實可靠的史料記載,還是經過藝術加工的文學作品,都不可或缺。

  因為那些文字, 今人才得以更好地了解古羅馬戰士的驕傲、古希臘眾神的廝殺, 還有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曾經盛極一時的古巴比倫。

  但永州和它們比起來, 實在太小了。

  小到很多國人對它的印象,都只有柳宗元的那句“永州之野產異蛇”。

  小到謝青休學那時沒日沒夜地讀書,都沒讀到過幾頁關於它的故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