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發截圖就要打開相冊,陸誠的目光滯了滯。

  聊完工作,他索性點開相冊翻了起來。

  這次在三峽,他拍了近百張照片,草草一翻,整屏整屏占了好多頁。

  都是她的背影。

  沿著石階小跑上山的背影、在陡峭之處遲疑不敢邁步的背影。

  伸手觸摸石牆藤蔓的背影、站在峭壁邊不知在思量什麼的背影。

  一路上,他偷拍的次數多到能轉行當狗仔。

  只有一張是正面的。上山時有一段山路石階修 得很高,他走起來都覺得累,她走得更慢。

  他想去扶她,轉念又先加快了幾步,跑上離她有十幾級的位置,拿出手機照相。

  她看到他拍照了,但她以為他在拍遠處的風景。

  在按下快門的剎那,他穩穩地將手機下移了兩寸。

  捕捉到的是她正抬手擦額上細汗的樣子。

  得逞地暗暗一笑,他收起手機折下去扶她,又有些心虛,欲蓋彌彰地跟她聊天:“餓不餓?”

  她搖頭:“不餓。”

  他又說:“那喝水嗎?”

  她想想,點頭:“喝一點。”

  他便摘下背包拿水給她,低頭翻找時他很有種她在盯著他看的錯覺。

  但擰開水遞給她的時候,她分明在認認真真地看旁邊古樹上的介紹牌。

  他想太多。

  無聲嘖嘴,陸誠心裡有一股“我還不如樹”的低落。

  兩天後,陸誠把《那年春光下》的出版合同拿給了謝青,謝青看了看合同上的名稱,真的是個赫赫有名的大社。

  所以即便版稅和首印量都不如《訴風月》,她還是痛快地簽了。很多作者都會對一些自己眼熟的出版社有執念,她也一樣,這家出版的傳統文學她小時候就看過很多本。

  可是簽完合同,她就卡文了。

  卡在了大結局部分。

  在全書的後三分之一部分,女主已經在讀大學。她原本的設想是讓女主在大學裡走出陰影,變得自信優秀,大結局安排在她回老家參加高中同學會,變得不在意曾經的經歷,而同學們也成長了,向女主表達歉意,大家笑泯恩仇。

  這是個傳統的大團圓式結局,在書里本身也沒有誰能稱得上真正的“惡人”的前提下,邏輯看上去很正常。

  但寫到此處,她發現她寫不下去。

  哪怕有過硬的文筆支撐,她也無法把這個劇情按照預想寫出來。

  卡文卡得毫無道理。

  整整兩個星期,謝青沒再寫出一個字。

  編輯起初催過她,後來又跟她說:“你慢慢寫吧,陸總說不著急。”

  但是她著急。這種止步不前太痛苦了,而且,她因此不得不反覆回憶曾經。

  終於,她去找了陸誠,問他:“我能改個結局麼?”

  “改結局?”他抬頭看向她,“你想怎麼寫?”

  “開放式結局。”她道。

  讓結局停在女主步入大學時,生活即將出現變化,令讀者懷有希望,同時她又不必非寫下去。

  陸誠皺了皺眉。

  回想原本大綱上的構思,他覺得那個大團圓結尾很好。

  而且他把它解讀為謝青的情緒釋放,是她和自己達成和解的一種過程。他看大綱的時候,認為她是要藉助這篇文走出曾經的不幸。

  但現在,她卻想寫成開放式結局了。

  為什麼?是因為覺得將來充滿不確定性?

  不像。

  她的生活已經過得很好,帳上的上千萬存款已經足以超過絕大多數人,而她的才華註定她還有無限的上升空間。

  說她是會在當代文學史上留下一筆的人,陸誠都不會覺得誇張。

  那是為什麼?

  他睇視她良久,把這個問題問了出來。

  謝青嘆氣,拉過張椅子,頹然坐下:“我不知道,就是寫不下去了。”

  “我的思路是順的,情節也都安排好了,就是寫不出來。”她道,“總覺得情緒是擰著的。”

  陸誠靜默半晌:“我覺得開放性結局不太好,但我可以幫你構思。”

  她抬眸看他,他卻沒直說,勾起嘴角笑了下,問她:“你願意信任我麼?”

  第41章

  謝青怔怔地看了他一會兒,點頭:“信任。”

  陸誠二話不說, 拿起鑰匙就出門。

  她趕忙跟上, 追著他進了電梯,下到地下二層, 看到他徑直走向車邊。

  他遠程將車子解鎖,拉開后座的門請她上車。

  謝青坐上車,終於顧上問他:“去哪兒?”

  陸誠一哂:“一會兒你就知道了。”

  而後他也上車, 車子很快發動起來, 駛出地庫, 然後一路向南開去。

  要去的地方離的不遠, 只有10分鐘的車程。

  但陸誠一路都沒有說話,也沒有像以前一樣總是忍不住地往後視鏡偷看, 只是安靜的開車。

  複雜的情緒占據了他的全部心情, 他興奮又心虛緊張。他不停地揶揄自己, 感覺自己不像個男人在追喜歡的姑娘, 倒像什麼動物在求偶,只會笨拙地上前,做出笨拙地試探,每走一步都緊張地等待她的反應。

  很快, 車子停在了一幢大樓樓下,陸城拉開車門請謝青下車,將眼前大樓的門禁刷開, 又請她進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