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姑姑嚇壞了:“什麼事怎麼了?”

  謝青把聲音壓得更低:“我去年賺了一千多萬。”

  姑姑嚇懵,僵立半晌,發出顫音:“真的?”

  謝青點點頭:“不然我帶您去銀行查一下?”

  “……不用。”姑姑木然搖頭,好半晌才反應過來,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叮囑。

  叮囑她不要露財,不然不安全云云……

  謝青只笑吟吟地聽,姑姑對她這副漫不經心的樣子顯然不滿,掐了她一把:“你聽話,我認真的你知不知道?跟你說,這件事我連你姑父都不會告訴。”

  “行行行我知道了……”謝青連聲應下來。

  這點道理她本來也懂。

  之所以告訴姑姑,一是因為出於對至親的信任,二也是有點別的小算盤。

  ——果然,姑姑聽完這些之後,就如她所料把之前談好的相親全推了。

  自家小姑娘年紀輕輕賺了一千多萬,還相什麼親?

  她上哪找門當戶對的人給她相親去?

  趁著過年,謝青寫完了新文大綱,文名起得很文藝,叫《那年春光下》。

  大綱不長,她自己打了一份電子版,發給陸誠。順便抄送給魏萍、吳敏,還有幾位誠書文化的編輯。

  年初八,大家一上班,第一件事就是開會討論她的大綱。

  彼時謝青還在悠哉哉地休假,打算過完元宵再回北京,會上魏萍猶豫了一會兒,道:“謝小姐不在,我直說了啊……”

  陸誠凝視著手裡那頁a4紙,點頭:“嗯。”

  魏萍說:“我不質疑她對文章的掌控能力,但是我覺得這篇文……真的不行。”

  兩位參會的編輯附和著點頭。

  陸誠抬了下眼皮:“怎麼說?”

  “就是……它不適合網文環境。”魏萍神情複雜,“太深沉了。”

  她跟謝青說校園文的時候,意思是讓她寫一篇甜文。

  很多年前校園文紅過一波,那時流行的是青春疼痛。但近兩年市場不一樣了,甜文當道,成績好的校園文大多具有幾大特質:甜、寵、輕鬆、故事簡單、能讓讀者追憶青春。

  可從謝青這個大綱來看……

  不光是不甜,它甚至不是青春疼痛,而是非常真實的現實題材。

  讀者想看的是少男少女的青春洋溢,和雖然得不到支持但單純不摻雜的懵懂愛情。

  可在她的大綱里有的,是學習壓力、校園霸凌,青春期的茫然痛苦,還有主角並不幸福的家庭。

  “這都不是個言情啊。”魏萍搖著頭,“《訴風月》雖然也可以不歸類為言情,但至少還有愛情在裡面,而且玄幻題材本身熱血大氣,感情線少一點無傷大雅。”

  校園題材不一樣,奔著甜文來的讀者,誰想看你寫校園霸凌?

  陸誠凝視手裡的大綱,沉吟不語。

  魏萍的分析是對的,站在網文市場的角度考慮,這篇文不可能受歡迎。

  但是,他不想斃了她的設定。

  或者說,他沒勇氣斃了她這個設定。

  他在想,做出這樣的設定,會不會跟她自己的成長經歷有關。

  他其實早就在好奇她的經歷了。她比他小几歲,但行事風格比他更乾脆,說一句斷舍離,就能無情地一斷到底。

  綺文帶給她的打擊很大,但這種性格,不像是因為一次受挫就能形成的。

  如果這份設定真的是出於她的成長經歷,她把它這樣寫出來,說明她對此有傾訴欲,哪怕她在生活中對此隻字不提。

  寫作者常是這樣的,因為有寫作這一傾訴口,許多人都會把負面情緒落在筆頭上,以各式各樣或相關或不相關的文字宣洩內心。他出國留學之初就曾有過這樣的經歷,環境的突然變化讓他不太適應,他那陣子瘋狂寫英文詩。

  若她這份大綱也是出於這樣的原因,他不能不讓她寫。

  但矛盾的是,他也不能讓她隨隨便便寫一篇撲街的作品,讓她浪費幾個月的時間。

  他浪費得起,她浪費不起。幾個月的時長會讓她的熱度下降很多,可她還有一場輿論戰要打。

  良久的沉吟,陸誠開口:“等她回來,我跟她談談吧。”

  在她回來之前,他也要想想,這件事該怎麼辦。

  和去年一樣,謝青正月十六回到北京,休息了一下午,正月十七去誠書開始寫稿。

  陸誠聽說她來了,直接拿著大綱進了她的辦公室。二人半個多月沒見,對視的瞬間都下意識地笑了下,而後謝青問:“有事嗎?”

  陸誠拿著大綱坐到沙發上:“跟你聊一下新文。”

  謝青哦了聲,便也坐過去。

  來之前,陸誠已經深思過好幾遍怎麼跟她說,但當下,他還是猶豫了半晌。

  終於開口:“你這個新文……是不是有很多個人經歷投注在裡面。”

  “什麼?”她一愣,旋即搖頭,“沒有。”

  但她的脊背都繃緊了,他看出了她的不自在。

  那種被看破心事的不自在。

  “我沒別的意思。”陸誠笑笑,開誠布公地先把問題說明,“就是我得先讓你心裡有數,站在市場角度分析,這篇文的成績不會太好,不可能跟《青珠錄》或《訴風月》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