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陸誠點點頭:“我們現在想努力把首印量談到30000冊——不過這不是重點。”說著合上電腦,放到一邊。目光又看向她,神情懇切,“我希望這個合同能幫你拿回《青珠錄》的版權。”

  “什麼?”謝青愕然,心裡試圖把二者聯繫上,但是沒找到任何邏輯關係。

  陸誠斟酌著,邊想邊說:“《青珠錄》以極低的價格賣給綺文,而且是永久買斷,這個合同顯失公平,我想官司是可以打的。但是——”

  他話鋒一轉:“你我都清楚,被這種合同坑到的作者絕不止你一個。我們認為這個合同顯失公平,但綺文大概能拿出成百上千份合同來證明這就是市場價。”

  被忽悠著廉價賣版權的作者有多少?多到圈外人難以想像。

  很多人覺得相關信息唾手可得,但事實上,作家圈有一個特殊性,就是在這個大圈子內,其實是一個個很小很小的朋友圈。

  ? ? ——老作者雖然在這方面很有經驗,但早已有了固定的基友,不太會去認識新進來的新人;新作者需要經驗,可身邊的人也都和自己資歷差不多。讓二者強行相識也不現實,不是開不開得了口的問題,而是交朋友本來也只能隨緣。

  許多消息在這個圈子裡,很容易形成閉環。

  再加上新人大多對出版這件事頗有“情懷”,一有出版社聯繫過來就熱血上頭,主觀上根本不會懷疑對方不是好人,也就不會想辦法去查價位到底如何,受騙上當再正常不過。

  若把傳統作家也划進來,事情大概還要更糟糕一點。

  不同於網絡作家樂得拿收入水平作為自己奮鬥的標杆,很多傳統作家認為這個行業應該安於清貧,是羞於提錢的。別人知道你羞於提錢,給的價位自然也高不到哪兒去。

  所以,雖然在很多問題上,傳統作家與網絡作家針鋒相對、互看不爽,但從被坑這一點來看,兩邊真是不分你我一家親,誰也別笑話誰!

  “法律不是我的專業,但我覺得,如果你手裡有一份同樣出自綺文卻價格公正的合同,應該可以給法官提供一個參考。”陸誠道。

  謝青沉默了一會兒,沒有貿然說這個辦法好不好,只說:“但綺文怎麼會再跟我簽合同?”

  她先前與綺文簽出版的時候,綺文就有她的身份證複印件了,這次應該也同樣要提供。

  兩邊先前鬧得不歡而散,綺文這回應該一看到她的證件就不幹了吧。

  陸誠卻笑起來,眉頭挑起,意有所指:“你是我們的‘神秘人’。”

  謝青:“……所以?”

  “所以我們不願意告訴綺文你是誰,按邏輯來說很正常。”他道。

  站在合作方的角度,我們談出版就談出版。告訴你誰是“神秘人”,萬一你給我昭告天下了呢?會影響整個項目。

  “至於合同。”他的笑意胸有成竹,“可以只走雙方合同,誠書文化和綺文傳媒去簽。你和誠書文化之間,有先前的簽約合同,另外我們還可以為這次出版擬一個補充協議。”

  謝青下頜微抬,立刻聲明:“那我要自己找個律師看。”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陸誠心底想笑,不在意地輕聳肩頭:“你找十個律師都行。”

  謝青被他調侃得臉上發燙,薄唇抿住,不再說話。

  陸誠含著笑,視線落在她低垂的羽睫上,溫聲又說:“你如果沒意見,等法務擬完協議,我拿給你簽?”

  謝青深呼吸,心底幾番矛盾,最終決定接受與綺文的再次合作:“好。”

  頓了一頓,她又說:“我請您吃飯?”

  陸誠一愣:“嗯?”

  她很認真地說:“拿回版權的事,多謝。”

  “哦……”他忽而侷促,目光飄忽不定地在空氣中劃拉,“別客氣,應該的。”

  縱使對她沒有那些難以言述的感覺,他也不願意看到她這樣有才氣的作者吃這種虧。

  《赤玉錄》抄襲的事,考慮到輿論戰的問題,不得不等。但《青珠錄》的版權糾紛並不牽扯那麼多,他迫不及待地想幫她打一場翻身仗。

  侷促感淡去一些,他說:“吃飯不急。等法院受理了,我請你吃飯。”

  不是他不想跟她吃,而是智慧財產權的官司太難打了。

  請客吃飯又是一件或多或少有儀式感的事情,會提高她心裡對這件事的期待值。可如果她滿心期待,最後法院卻連受理都沒有呢?

  他不想給她造成那種巨大的心理落差。那對於一個創作者來說,太難受了。

  所以他寧可等一等。

  即便受理離勝訴還有很遠,但至少是真正往前邁了一步。

  正事談妥,謝青沒有在他的辦公室里多留。

  她離開後,陸誠拿起手機。

  他點開微信,翻出一個已屏蔽消息很久的群——B大文學院2014級大本營。

  發了兩條消息,群里小小地熱鬧了一陣。

  幾分鐘後,陸誠拿到一個微信名片的推送,名稱是Mia Zhang。

  他想想,又問:“有手機號嗎?”

  有人說:“稍等,我去問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