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②【研究當代文學的老師,現在也專門研究網絡文學】人物原型是北大文學系的邵燕君教授。邵教授研究網絡文學的時間好像蠻長的了,認為晉江引領女頻潮流的話也是她在講課的時候公開說的(港真,當時台下坐著一片各站作者,晉江的就我和懷愫,我倆默默地捂住了臉,有點與有榮焉,又有點不好意思……)。其實這位教授的觀點我並不完全認同,但怎麼說呢,網絡文學作為一個曾經不被主流看好的新興領域,現在有主流學者願意來以學術角度進行研究,作為一個十八線作者我覺得還蠻感動的,所以在這裡向她致敬一下。

  ③【關於推文號】我知道肯定有人要好奇哪些推文號是資本運作出來的。別問……絕大部分我真的看不出來,看出來的幾個我也不能說,說了也沒啥意義……

  而且資本運作不代表推的文不好,大家看文該怎麼看怎麼看吧,市場上游的運作方式跟你我的直接關係都不大。

  第20章

  之後的一個月過得平平無奇。謝青悶頭碼字, 進入“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標準狀態。即便身在誠書文化的辦公室里,也經常一整天都跟別人說不上兩句話。

  陸誠照樣有他的事在忙。兩個人唯一一次好好交談,是在會議過去半個月後,謝青發現自己沒能按時寫完三萬字的時候。

  雖然陸誠說了不催她,但出於禮貌,她還是去跟陸誠打了個招呼。

  陸誠沒聽完就笑了:“我就知道你寫不完。”

  “……我沒犯拖延症。”謝青辯解。

  陸誠點點頭:“我知道, 開頭寫得慢的作者很多。”

  確實是這樣。

  在這之後, 她又用了一個半星期才又寫出兩章, 再然後,思路突然就順了。

  頃刻之間, 文思如泉湧。

  那個晚上, 謝青回到住處, 覺得手頭的劇情不寫完實在難受, 就拿出稿紙又寫了起來。不知不覺, 竟然寫到了凌晨三點半。

  八千字。

  三萬字的目標突然就達成了。

  第二天,她去把稿子交給陸誠。陸誠正忙著,順手接過,又想了會兒事才反應過來,抬頭看她。

  ——被她的黑眼圈嚇了一跳。

  “熬夜了?”他眯眼, 說著拿起稿子, 就勢要撕, “說好的晚上回去再寫不作數。”

  “別——!”謝青一掌拍住稿子,趕忙解釋,“就這一次。我昨天思路很順, 不寫出來我睡不著。”

  繃了兩秒,他噗嗤一聲。

  哪能真撕她的稿子。

  好像還是第一次看到她這麼急。

  斂住笑容,他推給她筆和印泥,照例讓她簽字按指印,又讓吳敏整理了複印件給她。

  整個過程里,她的神情一直繃著,雙頰有點紅,顯然覺得自己方才的舉動丟人。

  陸誠看得想繼續逗她,可忍住了。輕聲一咳,他告訴吳敏:“請魏萍來一下。”

  魏萍的辦公室就在陸誠隔壁,一轉眼就來了。

  陸誠把手稿遞給她:“可以排期準備連載了。”

  “好。”魏萍接過去,陸誠問,“什麼時候開始?”

  魏萍說:“明天發預告預熱一下,後天就可以發第一章了。”

  陸誠看了眼手機上的日曆,明天周五,後天周六。

  想了想,他說:“那下周二預熱,周三開始連載。”

  魏萍旋即領會,點點頭,打開手機日曆上做標註。

  謝青沒懂:“為什麼?周末不好嗎?”

  “不是,是周末太好了。”魏萍一笑,“周六周日是網絡流量最好的時候。如果周三開始連載,到周末時已經有了一萬多字,有空看文的讀者會更願意點進來看看。”

  但如果周末才開坑,文就太瘦了,可能白費了周末的好流量。

  謝青恍悟,若有所思地點頭,魏萍繼續在手機上記日程。

  ? ? 手指突然一頓。

  她抬頭看向陸誠:“還有篇文剛好也是下周三開。”

  陸誠:“誰的?”

  魏萍看了眼筆名:“桃葉。”

  陸誠一臉的“那是誰?”,魏萍補充解釋:“從靈墨簽來的那個……”

  “陶然?”謝青首先反應過來,魏萍:“對對對,是叫這個。”

  冤家路窄。

  謝青心裡暗自嘆氣,然後說:“那我再往後推推吧。”

  她犯不著躲著,但這回她推遲了交稿日期,總沒道理讓陶然讓。

  魏萍有點為難:“新文至少給連續排三天大圖推送,你再往後推三天……”就又是周六了。

  “我可以多推幾天。”謝青問,“再下周三有人嗎?”

  魏萍手指往下一划:“還沒有,我先給你占上。”

  幾天時間沒什麼可爭,陸誠也沒有什麼異議,等魏萍做完記錄,他才又開口:“所有文風合適的公眾號,未來半個月的大圖都先不要排別的了。”

  每天都把她的更新放在推送首欄。

  魏萍是公司里少數知道謝青到底是誰的人之一,面對這個安排也很冷靜:“好。”

  見專業人士都覺得靠譜,謝青就沒意見,只問魏萍:“有什麼需要我做的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