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點點頭,和他握手:“您好。”

  “你的簡歷上沒有提過寫作經歷。”陸誠含著饒有興味的笑意打量了她一番,“但以你的構思能力,我覺得你應該自己寫過東西。筆名叫什麼?”

  話音剛落,她的秀眉就蹙了起來,覺得第一次見面就這樣發問太不客氣。

  陸誠卻不在意,笑了聲,又說:“跟工作沒關係,只是出於讀者角度很好奇。謝小姐如果不想讓其他人知道,我也不會說出去的。當然,站在工作角度我也很欣賞謝小姐的才華,如果謝小姐給個機會,我們可以嘗試合作。”

  在誠書文化爆了幾個IP之後,在業界的名聲就大了起來,想來簽約的作者不在少數。陸誠這樣在謝青面前開口雖看似漫不經心,心裡其實已算準了能把她挖到手。

  沒想到謝青只是抬眼認真地看了看他,接著便誠懇要求:“那還是請陸總不要告訴別人了,好不容易才找到這個代筆的工作。”

  被拒絕的陸誠稍稍一怔,很快倒又平靜了下來,點了點頭。

  謝青從容地開口:“玉籬。”

  “瓊樓玉宇的玉,籬落疏疏的籬。”

  作者有話要說:  啦啦啦啦開坑啦!大家久等!

  ~\(≧▽≦)/~本章前100條評送紅包哦!

  -

  明天也是晚20:00更新~~

  第2章

  陸誠伸到謝青面前的手頓了一下,輕微而明顯。謝青似乎察覺到他的情緒,眼帘低了低,冷淡地沒同他握手。

  這好像正合陸誠的意,他平靜地將手收回去,頷了頷首,客氣又疏遠地說了句“幸會,有空再聯繫”作為收場,一掃方才的熱情。

  謝青點點頭算作回應,他便轉身回到車上,一腳油門,亮黑的保時捷平穩地駛了出去。

  謝青也沒有為他多做停留,繼續往小區北門走。她知道他前後的態度反差是因為什麼,但從無交集的路人並不值得她在意和解釋。

  如果每碰到一個人都要解釋,她是解釋不過來的。畢竟,關於她抄襲的話題在熱搜上來來去去地掛了半個月,認為她抄襲的人少說也有幾十萬。

  通往小區北門的車道上,陸誠下意識地從後視鏡中看了看謝青已然很遠的清瘦背影。

  陸誠想宋墨一定不知道謝青是玉籬,否則以他的性格,一定不會讓招謝青當代筆。

  陸誠和宋墨早年在B大讀書時,是文學系的兩個“奇葩”。

  那時網絡文學產業剛剛進入上升期,在各大媒體轟亂炸般的報導下氣勢如虹地殺入了公眾視野。上海某大學宣布甚至開設了網絡文學專業,還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擔任了名譽院長,在圈內引起了很大震盪。

  那個時候,大概每個文學圈內的人都注意到了這個新興行業的存在,只不過大多“正統”的從業者都對這個圈子並不看好。

  很多人認為網文圈沒深度沒品位沒情懷,網絡作家一味追求訂閱和收入,褻瀆了文學本身的意義。

  文學圈內嘲諷網文甚至成了一種政治正確,好像不嘲諷網文幾句就無法證明自己是搞文學的似的。

  但陸誠和宋墨作為網絡文學的早期讀者並不這樣看。

  他們在網文作品中真真切切地感受過網絡作者旺盛的表達欲和情懷,而且在他們看來追求收入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憑什麼文人就一定要安於清貧?覺得追求收入的人就沒品沒情懷是哪個流氓提出來的?

  後來,是宋墨提了個影響兩個人發展方向至今的概念。

  當時陸誠正在學院論壇里就對網絡文學的看法舌戰群儒,戰得氣血上頭時,對著屏幕一聲冷笑:“呵,這貨還敢出來嘲網絡作家俗?他的大作我可看過,自稱鄉土文學,其實三句不離奶|子,敢發網文平台他早進局子了。”

  然後他就聽見仰在上鋪嚼薯片的宋墨說:“我覺得吧……追求情懷和追求收入,可以達成一個平衡。”

  陸誠認同這個觀點,之後的這幾年,他們都在努力達成這個平衡。

  陸誠在本科畢業後去英國拿下了公共關係的碩士學位,回國後又考了個經紀人資格證,進入行業上游做全版權開發。

  “追求情懷和追求收入可以達成一個平衡”。

  幾年來,誠書文化一直致力於尋找真正有質量的作品,相對而言,當下人人掛在嘴邊的“數據”“流量”對他們而言並不重要。

  宋墨則在畢業後選擇了“以身試法”,自己跑去當時在圈內占據半壁江山的始初中文網註冊筆名當了作者,憑藉過硬的文學功底迅速封神。腰包鼓了之後他就開了靈墨工作室,陸誠起初對此嗤之以鼻:“代筆工作室?你的情懷被錢淹死了嗎?”

  宋墨卻說:“我也覺得代筆可恥,可你想想,代筆這種錦衣夜行的邊緣處境,能自己混出頭的有幾個願意干啊?十個里有八個都是自己熬不出來又不願放棄寫作夢想的。與其指責這個領域的存在,還不如想辦法給他們搭個橋,慢慢都寫自己的東西去。”

  兩個人的發展方向不同,但誰也沒忘記初衷。所以在陸誠看來,宋墨絕不會接受“抄襲前科”這種事。

  他一時很想把謝青是玉籬的事告訴宋墨,但轉念又覺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