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變化(兩章合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白玉城的人根本不回頭。

  到是那些被天空吸引住視線的老大臣們回首,看到地上落的匕首,還有三皇子猙獰的臉,不甘心的眼睛,登時不敢置信。

  「陛下,護駕,快護駕!」

  老大臣們連滾帶爬地撲過去護駕。

  他們實在不敢置信,這等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皇家竟然內鬥。

  皇帝的臉色也不大好,剛才所有人的精力都放在上面,要不是方真人,這孽子刺過來的一刀,說不定真能成功,應該說,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他一時氣得說不出話,此等時候,也不是處置兒子的時候。

  三皇子死死地盯著地面,一言不發。

  他身邊一直跟隨他的那些大臣們個個哭喊:「陛下,三皇子這是被妖邪所惑,被妖邪所惑啊!」

  方若華吐出口氣,聲音洪亮:「去保護其他皇子,每一個都保護,快。」

  大臣們一時回不過神,但是她的聲音傳開很遠,所有人都聽得很清楚。

  一時間,皇子皇孫,連公主們都提高警惕,竟接連有皇子遇刺。

  這等緊要關頭,方若華也不禁冒出個念頭,人家為芸芸眾生的生命拼命呢,她在底下處理皇室這亂七八糟的爛攤子,不知道直播間那幫圍觀群眾會怎麼吐槽她了。

  轟!

  上方忽傳來一聲悶響。

  方若華胸腔鼓動了一下,耳廓炙熱,其他人也紛紛捂住耳朵。

  悶響過後,雲層消散,天空碧藍,白雲舒展,大地也恢復了平靜。

  皇宮中安靜得落針可聞。

  良久,天上一閃,玄微從天而落,外表看不出有受什麼傷。

  白玉城的長老們重重跪下。

  玄微揮揮袖子,托他們起身:「回白玉城去,需認真修行,不可懈怠。」

  一行人應了聲是。

  皇帝張了張口,想問什麼,一時又不知該怎麼問。

  別看皇帝也是從頭看到尾,算是親身經歷者,但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玄微此時到守禮起來,拱手為禮,輕聲道:「黑龍章和本欲汲取大殷龍氣,破壞封印,控制鎖妖塔將落凡間,如今我已把鎖妖塔封禁在歸墟,還請陛下安心。」

  「多謝仙師。」

  皇帝略有些迷茫。

  玄微只是一笑,回頭看了看方若華,伸了一下手,卻只是虛虛地在她耳邊碰了碰,便轉頭走向白玉城弟子中央,面色青白,幾無氣息的雲飛。

  他俯下身略作檢查,便有些遺憾地嘆息道:「筋脈全斷,內臟破裂,血氣枯竭,千刀萬剮也不過如此了,是不是很疼?」

  雲飛沉默半晌,慢慢睜開眼,又閉上,輕聲道:「他害怕嗎?」

  玄微想了想,也只是道:「當時的情形你也知道,緊迫萬分,輪迴大陣能否成功還不一定,又有你在一邊擾亂,洛風只顧得緊張,哪裡還有心情害怕。」

  雲飛輕輕一笑。

  玄微在他眼前坐下,身體漸漸變得虛無,幽幽長嘆:「對不起。」

  清風吹過,玄微已無痕跡留存,這句對不起,也不知是說給雲飛,還是說給方若華聽。

  白玉城眾人叩首道別。

  雲飛閉上眼睛,放縱自己的生命流逝,他向來不愛說話,臨死也什麼都沒說。

  到是白玉城的老長老嘆氣,湊過去對雲飛道:「你的罪過一定是贖了,若是洛風有靈,必能與你在黃泉路上重逢,有什麼話,當面去與他說吧。」

  ……

  京城大亂方止。

  滿城掛了白,死難者無數。

  方若華的幻真觀內,短短數日水陸道場就做了不知多少次,超度法會更是數不勝數。

  林黛玉隨著自家師姐一盞一盞把燈點起來,卻忍不住偷窺自家師姐。

  師姐雖然從沒有說過,可黛玉年歲不小了,她隱約猜測,那位洛風洛少俠,應該是姐姐的心上人。

  她見過洛少俠幾次,那是個俠義心腸,又很有趣的人,雖說男女有別,二人沒有怎麼相處過,可幻真觀里上上下下,都很喜歡他。

  黛玉在觀內小住,沒少聽丫鬟們提起,連夏蕊和桂荷也說,她們算不上見多識廣,可但凡見過的爺們兒,真沒有一個能比洛少俠更心胸寬廣,為人更不俗。

  她偶爾也想,師姐從不言婚配之事,是因著這世間沒有人能懂師姐,但若是洛少俠,兩個人或者很合得來,也許有朝一日,她能聽到喜訊。

  多少盼望,一下子都成了空,也是徒呼奈何!

  那些神仙們的紛爭,過去也就過去了,可皇家的亂,才剛剛開始。

  皇帝一連在朝堂上發落了不少人。

  三皇子行刺之事,發生於眾目睽睽之下,雖說皇家向來沒有殺兒子的習慣,可是三皇子身邊跟著的那些人,姻親故舊,親信大臣卻是個個入罪。

  偏偏不查便罷了,一查可是拔出蘿蔔帶出泥,從京城到江南,無數官員被抄家的抄家,殺頭的殺頭。

  三皇子這人黨羽眾多,涉事的官員多大三十餘人,其它被牽連的也不少。

  尤其是江南,江南屬於重災區,官位竟空了三分之一。

  一時間風聲鶴唳,滿京城從上到下都變得安安靜靜。

  黛玉在幻真觀呆了小半日,眼看就是晌午,方若華從靜室出來,親自把黛玉送回林家,林如海這幾日稱病,閉門謝客,到擋去了不少麻煩。

  方若華剛把黛玉放下,便聽林家的管事說,王熙鳳剛才來了一趟,說是老太太病了,想接外孫女過去看看。

  林如海親自給方若華上茶,苦笑:「前幾日江南甄家被抄沒,押赴京城治罪,甄家和賈家是老親,老太君找我說了好幾次此事,都讓我四兩撥千斤打發了回去。」

  提起這些,林如海一向端方,今日卻難得冷漠了神色,略帶出幾分嘲諷。

  現在卻藉口生病,要拿捏他的黛玉。

  偏偏那是黛玉的外祖母,嫡親的,黛玉還真躲不開,也不能躲。

  方若華也蹙眉。

  江南之事她沒怎麼關心,可有自家父母在那邊,對各種情況也略知一二。

  甄家在江南是土皇帝,林如海要整頓江南鹽政,跟他們交手了無數次,最危險的時候差點就丟掉了性命,不說別的,就說他從江南入京的路上,一路就不知遇到過幾次『天災人禍』。

  說與甄家無關,誰又能信?

  這種時候找林如海作甚,還想讓他幫甄家脫罪不成?

  不過,甄家被抄沒的時間提前了,在原作中,是兩年之後才被抄家。

  原作中關鍵劇情,朝廷向大臣們追索欠銀的事,今年年初也才透出一點風聲,如今京城裡的勛貴們根本就沒怎麼當一回事。

  當然,提前一點,拖後一點的,那也無關緊要。

  方若華想了想,道:「林家有沒有欠戶部銀子?」

  林如海一怔,隨即心驚,蹙眉道:「祖上確實欠了些,也不多,大約有十七八萬兩。」

  其實林家子嗣單薄,家產卻豐厚,祖上也沒怎麼缺錢,但當時自以為有體面的官員都會欠些,那代表的是上面的恩寵。

  林家也就隨大流欠了點。

  方若華笑道:「林家應是無礙,可陛下既有心追繳欠銀,該還還是還了。」

  林如海略微猶豫。

  方若華自是知道他什麼心思。

  以林家的家底,那點欠銀肯定是還得起,根本不當一回事。

  但這銀子怎麼還,什麼時間去還,都很有講究,不是隨口一張,把銀子搬去戶部就算完了的。

  方若華輕笑:「林大人不用憂煩,我猜現在差不多就是時機,康親王和幾位王爺,還有皇子們這就要還銀子了,到時候您看著辦。」

  林如海登時瞭然。

  這等時候,林家自是要低調,等王爺們一透意思,隨大流悄悄還了便是。

  林如海只求一個無功無過,並不為這些憂心。

  他現在看得最重的,唯有黛玉,聽說賈家相邀,也不好阻著女兒不讓去,他甚至不想把自己對賈府的那些忌憚和懷疑,告訴女兒知道。

  賈府在他眼中再是不好,黛玉也在賈府住了好幾年,和那個門裡的女孩子們情如親姐妹,老太君是她的親祖母,的確是疼惜她,憐愛她,這份心,不是假的。

  只是比起黛玉,賈家在老太君眼中更重要,這純屬人之常情。

  林如海唯有這一女,全部的心思都在愛女身上,哪裡捨得這孩子有半點為難?

  方若華從林家出來,輕輕一笑,對一干水友們道:「如今劇情混亂,就是我想,也不知道該怎麼去找你們想要的場面了。」

  水友們哼哼唧唧半天,也只能作罷。

  好幾個人都道:「趕緊去看大觀園要緊。」

  「就是,這神仙妖怪們一繽紛出場,我就深感不妙,快再去看看大觀園,說不得以後要看不到了。」

  方若華莞爾:「行。」

  這一點到沒什麼問題,水友們這麼乖,這麼好打發,方若華深感幸運。

  一路插科打諢回到幻真觀,剛進門就見康親王一臉肅穆地在拜神。

  方若華等他拜完了祖師爺,又去拜了在那場神仙之亂中犧牲的眾將士,這才引著他到客房坐下喝茶。

  康親王一坐好,就嘆了口氣:「我打算離京躲一躲,這段時間若是真人有什麼需要,儘管去找府上的黃英便是。」

  方若華失笑:「在京里,王爺不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差不太多,怎麼還需要躲了?」

  康親王平時都是端正斯文,略見冷傲的人設,在方若華面前卻是不怎麼端架子,便是皇室醜聞,在她這位親歷者面前,也是沒什麼不可說。

  「還不是老三鬧出來的那事,牽連甚廣,他那幾個兄弟……」

  康親王連連搖頭,「老大,老二還好,老五竟也被牽連進去,如今皇兄焦頭爛額,我的門口也是一堆跪門檻的,還是走吧,躲一躲清淨。」

  「五皇子?」

  方若華一驚,五皇子雖有些驕橫,卻頗得寵愛。

  那日生事之時,他表現並不壞,一直護衛在皇帝身邊,很是當了一回孝子。

  康親王冷著臉:「陛下查出來,老三身邊一個親信,還有一個跟了老三十幾年的老嬤嬤,竟是老五的人,這回老三作亂,老五一早就知道,還準備下後手……我皇兄又不是傻子,能看不出他那點小心思!」

  一想起這個,康親王就生氣。

  「老五不知什麼時候和甄家搭上了關係,哎,根本是讓甄家利用了,那群不知足的混蛋,還敢打著拿捏皇子的主意,什麼東西!」

  康親王搖了搖頭,「沒一個機靈的,做點事,還留一堆把柄給人家。」

  方若華莞爾,也不怪康親王生氣,別看皇帝年輕的時候又是裝孝子,又是裝老實,裝得無害得很,可生在皇家,還成為最終勝利者,哪裡能沒有一點能耐?

  底下那些小皇子們羽翼未豐,所有小動作在這群老狐狸眼裡那被瞧得真真的。

  五皇子如果真是梟雄本色,手段玩得嫻熟,那還能得皇帝高看一眼,但看樣子,他這手腳做得太幼稚,皇帝根本看不下去了。

  「怪不得甄家這麼早就被抄了家。」

  如果甄家只是貪婪,看在太上皇還在的份上,皇帝也許會忍著,可是他們把心思動到皇子們身上去,皇帝怎麼肯忍?

  康親王灌了口茶,壓下心裡的怨念,吐槽幾句也就住口,起身準備告辭。

  方若華親自送客,順口笑道:「王爺還戶部銀子的時候,別忘了跟我說一聲,林家也想借一借王爺的東鳳。」

  康親王:「……」

  半晌他才忍不住道:「真人果然能掐會算。」

  國庫空虛,最近出事特別多,天災人禍不斷,京城還被破壞得不成樣子,他皇兄還想擠出銀子來修一修皇宮。

  宮裡和鬼屋都差不多了,還能不修?

  可是銀子從哪裡來?

  再看看朝中官員還有勛貴們那窮奢極欲的生活,皇帝心裡能沒想法?

  這些人個個哭窮,欠著戶部不知道多少銀子,這筆錢皇帝不知道盤算了多少回,現在終於忍不了。

  康親王作為皇帝最信任的弟弟,又是親王,位高權重,正好出頭做個表率。

  此事已經提上了日程,但他們兄弟自己商量過,並沒有透露給別人知道。

  康親王想了想,又覺得方若華知道這些,挺正常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