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誤會 (兩章合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京兆府這邊也不希望事情鬧得沸沸揚揚,採花賊大鬧京城,他們沒抓到人,顯得他們京兆府十足十的無能,哪裡還願意再掀起議論?

  曲家其實也不想自家小姐的事多生波瀾,只是擔心放跑了採花賊,會招來報復。

  京兆尹乾脆就把雙方都召集到後衙,也不必升堂,先私底下對峙一番。

  方若華答應了無塵做說客,便與睿親王妃商量了下,睿親王妃也是好熱鬧的,便答應一起旁聽。

  結果,京兆尹看著眼前這陣仗,腦門上冷汗之流,睿親王妃來了,睿親王跟著。

  康親王妃來了,康王也跟著。

  兩個王爺加上兩個王妃,在上首椅子上一坐,場面登時顯得高了一個檔次。

  曲老爺臉色很難看,把自家女兒牢牢護在身後,曲家小姐低著頭,似乎還有些虛弱,全靠身邊的貼身丫鬟死死托著身子,這才能站得住。

  丫鬟臉上還帶著傷,嘴角青紫,顯然是挨了巴掌,不過,讓自家小姐發生那等事,丫頭沒被提腳賣了去,在當下這時代,已經算是主家厚道。

  洛風今日卻是不復當日遊街時的狼狽,錦衣華服,頭戴玉冠,越發襯得他丰神俊朗。

  只是顯然人家苦主一點也不能欣賞。

  「……那夜,三更時分,老漢起夜,就聽見後院角門那兒有窸窸窣窣的動靜,曲老爺特意交代過,這幾日京里不太平,所以就把角門給鎖了,下人們出入,也都走東側門,老漢覺得不對,便過去一看,沒想到正看見一個黑影背著小姐,匆匆出了角門。」

  「老漢嚇了一跳,連忙呼喊府中家丁,幸而王大他們都還警醒,大家便追了出去,追到不遠處,正見到小姐和那人廝打在一處,哭喊得厲害,巡檢司的軍爺們也到了,這才將此賊擒住。」

  曲老爺聽老漢說完,越發氣憤,怒道:「此賊裹挾我女兒,還搜羅走了她好些金銀首飾,真是又要人,又要財,可惡,可恨至極!」

  孫府尹咳嗽了聲,看向洛風。

  洛風到是面色不改,只道:「是個誤會。」

  他也只這一句話,卻是絲毫不想解釋的模樣。

  曲老爺登時氣得熱血上頭,牙齒咯吱響:「大人,王爺,你們聽聽,你們聽聽,他說是誤會是完了不成!」

  孫府尹一時也無措,皺了皺眉,心裡對這個洛風也是很看不上眼。

  你好歹多解釋幾句,比如說大半夜的,你在街面上溜達什麼?

  雖然江湖人無視宵禁的多了去,你也不能太光明正大了。

  這種態度,著實找揍!

  曲老爺見眾人都不說話,悲憤異常,女兒又不停地哭,心中大痛:「我家女兒受了驚嚇,病了好幾日,如今才剛剛好些,若是這等惡徒還逍遙法外,天理何在,王法何在!」

  「咳!」

  方若華手裡捧著京兆尹特意送來的關於這個案子的卷宗。

  這卷宗未免有點凌亂,不成系統,方若華上一次沒少和警察打交道,對於警方用的案卷的檔案資料比較熟悉,論起條理性,眼前這一份和現代社會的比,真是差得遠了,完全沒有可比性。

  那邊吵吵嚷嚷也沒個結果,方若華看完卷宗,四下看了眼,咳嗽一聲笑道,「曲老爺,請借一步說話。唔,曲小姐也來。」

  曲老爺一愣。

  他知道這位是康親王妃,乃是種將軍愛女,最近大出風頭,只看康親王對她的態度,也知道這位王妃不容小覷,雖說一頭霧水,但還是老老實實,恭恭敬敬地帶著女兒隨方若華走了幾步,到屏風後面。

  方若華看了看曲小姐,笑道:「聽聞曲老爺最近給令愛說了一門親事。」

  曲老爺點頭:「正是如此,對方是糧商李家的公子,與我家門當戶對,親事差不多算定了,沒成想卻發生這等事,哎。」

  方若華笑了笑:「卷宗里說,小姐的閨房並未被翻檢過,很是乾淨齊整。」

  曲老爺愣了愣:「呃,好像是,大概是那賊人手腳輕便。」

  方若華吐出口氣:「與令愛一起在門口找到的金銀首飾,都是令愛這些年自己積攢的,當時令愛閨房裡擺放的名貴擺件,還有你們家表小姐借給令愛配衣服的瑪瑙鐲子,對方都不曾拿走?」

  「……是。」

  曲老爺這下也覺得有些奇怪,「那賊人果然眼尖,一眼便知什麼更值錢,更好變現。我祖母曾與宮裡太妃娘娘有親,家裡的擺件里還有宮裡出來的物件,他便是取走,怕也賣不出去。」

  方若華看了眼曲家小姐,那姑娘顯得有些心不在焉,神思昏沉,心事重重,她不禁一嘆,壓低聲音,直截了當地開口:「那晚沒有採花賊,曲老爺也不要再追究了。」

  「什麼!」

  曲老爺大怒。

  曲小姐身體微微顫抖,捂住臉嗚嗚咽咽地哭出聲來。

  方若華連忙安撫,低聲道:「小聲點,別喊。」

  她略微一沉吟,就小聲給曲老爺解釋:「您老想想,所謂的『採花賊』不驚動任何人,就把曲小姐從房間裡帶出來,一路穿過後院,要不是臨出門讓人察覺,他就得手了,此人想必對你們家非常了解。」

  曲老爺一顆暴怒躁動的心沉下,也能聽得進話去,到覺得這位王妃所言不差。

  「還有,抓住『採花賊』時,周圍散落的金銀首飾不少,曲小姐的房間卻乾乾淨淨,並沒有被翻找過的痕跡,就連裝首飾的包袱,也是小姐常用的東西。」

  她頓了頓,並不去看瑟瑟發抖的曲小姐,只嘆了口氣,對臉色同樣不好的曲老爺道,「這怎麼看,曲小姐都是自己收拾行囊要與人出門,而不是被採花賊劫走。」

  曲老爺猛地轉頭盯著自家女兒,見自家女兒訥訥無語,怒道:「你,你……」

  方若華順手替曲老爺順了順氣:「洛風是有名的江湖少俠,武功極好,輕功也不壞,他若是真的採花賊,一心想脫身,又豈是你們幾個家丁能攔得住的?」

  這些道理,康親王不會不知道。

  京兆府那些官員們,也不可能看不出來,都是老狐狸了,便是想裝蠢兔子,那也裝不像。

  「大家是為了曲老爺的顏面著想,為了曲小姐的名聲著想……她年紀還小,曲老爺要耐心些,好好教導才是。」

  方若華話音未落,曲老爺就羞愧得不行,若非此事涉及女兒名聲,他怕是片刻也不想在此地多待。

  曲老爺偃旗息鼓,這事就悄無聲息地了結。

  隔日,康親王還收到曲老爺送來的一份厚禮,他看了眼禮單,也沒推辭,直接讓人給方若華送去。

  「哎喲,有好多扇子,我記得賈赦為了幾把古扇,弄得石呆子家破人亡,是不是就是這種扇子?」

  「上面不提,我都忘了原著是紅樓同人,三妹,什麼時候讓我們看看林妹妹?」

  「沒有林妹妹,讓我們瞧瞧寶釵也好,看看是不是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

  「我很懷疑這次咱們三妹可能要玩崩了,畢竟,林黛玉,薛寶釵都是經典形象,挑選神似的演員,可不是那麼容易。」

  方若華莞爾,到也被水友們勾起了一絲好奇。

  她便是不怎麼愛讀紅樓,可又怎麼會不想見一見鍾靈毓秀的紅樓女兒們。

  好在,以後恐怕不缺機會,尤其是父母仍在林家,恐怕少不了有些牽扯。

  不過,目前連方肖和夏芬都沒見過林如海與賈敏。

  他們兩個占據的這個身份,是林家老太太的人,在林家的地位並不高,恐怕林如海都不記得他們,如今早被打發到莊子上有好幾年,哪那麼容易見到主家?

  方若華點了點曲家送來的東西,都是些綾羅綢緞,古董擺件,新鮮玩物,東西全是好東西,能看得出,曲家是真有錢。

  康親王還難得八卦了一回,不得不說,在眼下這個時代,上位者想知道底下人的隱私,是半點也不難。

  其實此事非常簡單,那曲家的小姐不知是看話本看多了,還是當真是個傻大膽,她與曲家帳房的兒子竟有了私情,因為曲老爺要給她定親,她不樂意,卻不敢和自家親爹說她與人有私,於是思前想後,決定私奔。

  可沒想到,還沒離開曲家大門就讓人撞破,曲家小姐見人誤會她是差點遭採花賊劫持,一時害怕,又是羞慚,就閉口不言。

  康親王心下覺得不可思議:「天底下怎有洛風這樣的人?都被當做採花賊抓了,竟也不仔細解釋,我看他不是傻子,當時的情況,他都被曲小姐死死攔住,難道還不知道內情?」

  洛風可是個高手,耳聰目明,他不可能不知道始末?

  方若華也笑:「是個有趣的人。」

  無塵道長也攜來美酒道謝,酒水極香醇可口,便是方若華這個不貪杯的,也不自禁多飲了幾杯。

  「喝吧,本來都是給洛風那小子準備的,現在用來還你的人情,再好不過,咱們都喝了,一滴也不留,讓那小子鬱悶去。」

  無塵道長嘴裡嫌棄,看表現,到像是對他這個忘年交很是關切。

  方若華做了回好人,管了回閒事,到有一多半是看在洛風那張酷似許默的臉上,所以便不求回報,有酒喝,那是白得來的,已是極好。

  酒過三巡,無塵道長興盡而歸。

  「我還得給洛風那小子找個住處,他不甘寂寞,在我那破道觀里呆不住,可這採花大盜一日不落網,他恐怕也是不肯走的。」

  採花大盜的案子依然急迫,但普通老百姓們更關注的卻是旱情狀況。

  這幾年大殷各地災害頻發,水澇乾旱輪番而至,雖是盛世,可百姓們的日子依舊不好過,朝廷為了賑災的事情也是焦頭爛額,大筆大筆的賑災款發下去,也不過是救急一時。

  因為這些災害,各地邪教反賊都有冒頭的傾向。

  前陣子,南邊的牟尼教有大批教眾進京,這些人武功高強,意志堅定,能言善辯,非常擅長蠱惑人心,趁著災情聚斂民眾,暗地裡活動頻繁。

  朝廷對他們也是十分警惕,康親王就受命負責監控這些人,有過數次交手,還控制了他們教中一個很有地位的人物。

  最近牟尼教大概又有什麼動作,鼓吹大難降至什麼的,偏偏入春以來,一滴雨水都不下,眼看著附近州縣,方圓千里,民心惶恐,朝野上下也是頗為憂心。

  皇帝數次令欽天監測算,看看什麼時候下雨,得到的消息都不是特別好。

  京城裡的勛貴們到沒覺得怎麼樣,這天下旱也好,澇也罷,總歸是渴不到他們,也餓不到他們,平日裡茶餘飯後,說說這些,也不過是表明自己有憂國憂民之心,但老百姓們卻是隱隱躁動不安。

  好多村子,寨子,都開始祈福求雨,龍王,河神也都被供奉起來。

  「娘娘,最近宮裡有傳言,說是太上皇決定請一些得道高人,法師,做法求雨,咱們京城好多法師都被點了名號,還有一些被請進宮去。」

  方若華對這些也有點了解,無塵因此還閉關,只說要體悟天意,大約是擔心皇帝找到他頭上。

  求雨這種事不難,歷朝歷代,但凡皇帝祭天求雨,少有求不下來的道理。

  可是,那都是欽天監早就看好,確定當時會下雨,才敢讓皇帝去求。

  至於現在,便是再精通天象的,老天爺不肯下雨,求又有什麼用。

  如果換成後世到容易,人工下雨技術很成熟,不難,可現在還是看天吃飯的年代,求雨這種技術活,不靠譜。

  方若華本也只是旁觀一下,她到不怎麼擔心旱情,她對於天象也有點研究,看雲層,看風力,風向,最近應該能下雨。

  而且大殷的國力還強盛,朝廷應對災害的能力不弱,哪怕局部乾旱,也絕到不了民不聊生的地步。

  主要是,她擔心也沒用,歷經了好幾次古代時空,即便看不慣,也早就習慣。

  方若華本來跟乾旱這等事一點關係也沒有,卻萬萬沒想到,一轉眼的工夫,她居然就被牽扯進去。

  沖虛道長在太上皇面前進言,說他元神出竅,但功力不夠,無法與天上的雨師溝通,據他所知,京中有此功力的,恐怕也只有那位能煉出神藥,鎮服靈蛇的康親王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