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佑安對清河王的觀感也不算糟糕,雖然不似自己的父親那樣博學睿智,可到底比起自己的哥哥來,卻也不差了。
所以佑安對於他還算是滿意,都說好男人是調養出來的,所以佑安為了自己的生活,也只能自己花費時間和精力來調、教他了。
兩人這次的出行對於夫妻雙方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彼此之間增進了解,嘗試著相互包容了。
駱辰逸對於清河王帶著女婿離開京城是滿意的,至少不用摻和進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中去。現在太子和皇帝之間已經越來越不對了。
京城帶著一股子風雨欲來的危機感,所以清河王和佑寧離開,倒真的是一件好事兒。
這幾年,太子越來越張狂,朝上自然也是勢大,駱辰逸按理來說,在某種意義上也算是太子黨,可他對於太子並不太感冒,太子對他自然也是沒啥好感的。
儘管太子為了自己的大業會擺出禮賢下士的姿態,可到底他高高在上的姿態擺的足了些,駱辰逸本就不待見他,所以他和太子之間的關係就微妙多了,彼此之間是有爭執,經常說不到一塊兒去,只要是駱辰逸支持的,我看到太子定然會反對,而且就是因反對而反對。
皇帝的心思也是有些奇怪,只要不過分,一般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不會為了兩人調解,所以這種矛盾便慢慢的累積的越來越多了。
太子如今已經不再想著拉攏駱辰逸,畢竟他是姓林的,可無法代表駱氏。
至於駱氏麼,他們更加地沒有什麼選擇,只能跟在自己身後。
太子想的明白了之後,和駱辰逸之間的關係就成為了如今這樣的樣子,不冷不熱也就算了,可明顯的這種敵對,倒也是令人驚訝。
不管是太子是個什麼態度,可相比於他,駱辰逸就有氣度的多了,他不驕不躁,該堅持的時候寸步不讓,該讓步的時候也絕對不會固執己見。
大家又不是瞎子聾子 ,所以太子在不少人眼裡簡直大大的失分,駱辰逸不管這些,只是等著便好了,耗到皇帝對於太子忍無可忍,這就足夠啦。
都不用自己落井下石,自然有看不過眼的皇帝出手會收拾了太子的,所以駱辰逸並不著急,慢悠悠地等待著這個過程。
當然,這期間,松鬆土,澆澆水,讓太子的城牆倒塌的更快些,如此做,問題可不大。
太子許是知道,許是不知道,反正他對於駱辰逸是一點兒的好感都沒有便是了,難免的駱婉瑜在後宮的日子就難過了些,可架不住駱婉瑜生了幾個牛哄哄的孩子,所以縱然如此,不稀罕丈夫的寵愛的駱婉瑜反倒是覺得自己的日子更加地清閒了。
她不爭寵,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在自己的兒女身上,駱婉瑜對於太子的冷落並不當回事兒,自然不會和那些女人一樣諂媚,她的這份兒淡然和清閒不知道多礙眼,不知道有多少人恨她恨的半死,不為別的,就是因為她的那份兒自如,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
大家都蠅營狗苟的,駱婉瑜自然是鶴立雞群一樣地明顯了。
好在駱婉瑜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否則的話,她覺得自己會直接地給累死,完全地撐不下去,三個孩子就是她這輩子的事業和追求了。
還好三個孩子都還算是聰慧能幹,懂事上進,所以駱婉瑜並不會操心太多。
其實也確實是輪不上她插手的。
日子過的慢慢悠悠,在佑安出嫁之後,駱婉瑜也在整理自己的私房,給自家的兩個閨女準備嫁妝了。
她的私房不算減薄,可畢竟大頭都是要留給兒子的,明瑞身為皇家子,要幹大事之人,這其中需要的錢財可真不算是個小數目。
就算是有駱氏的支持,有皇帝的看重和教養,可駱婉瑜知道,這還遠遠不足。
等兒子大婚,開府離開皇宮之後,那才是真正花錢的時候,結交大臣,人情往來,反正都需要金錢的支持,所以她也只能委屈兩個閨女了。
明玉和明瑩對此倒也不十分地在乎,明瑩這些年別的東西不多,可私房卻是攢了不少,這些東西,足夠她後半輩子的生活了。
至於明玉麼,她對金錢方面看的更淡,畢竟出生皇家,打小兒地就沒有為柴米油鹽的操心過半分,明玉又多是養在太后身邊,趙太后寵著明玉寵的太過,養成了清高的性子,完全可以理解。
唯獨明瑞不同,母妃的產業他已經在接受料理了,所以付出了之後,總覺得這些東西都該是自己的,對著母妃的安排儘管可以接受,可這心中還是有些不痛快的。
可明瑞如今也算是長進了,生活在皇帝身邊,別的不知道學習到了多少,學會遮掩自己的情緒,學會了皮笑肉不笑這些小把式,像極了太子……
不過饒是如此,明瑞在自家大舅跟前卻是不再露出自己驕狂的一面了,熱情到了讓人感覺不舒服的程度,秉著不得罪小人的原則,駱辰逸對著這位外甥兒也是客氣了幾分。
即便是這幾分客氣,落在太子的眼裡也是礙眼至極,所以明瑞只要和自家大舅說上幾句話,回去之後他定然就會受到太子這個當爹的謾罵,大哥的冷嘲熱諷。
明瑞簡直憋屈,可到底人家一個是自己的父親,一個是自己的兄長,他還回嘴都不行,所以也只能繼續地憋屈著。
很是突兀地,小宋氏打發人上門來請黛玉夫婦,雖然不至於說是萬年一次,可也算的上是百年難遇了。
小宋氏身邊的老嬤嬤姿態放的很低,也說了一大核桃車子的好話,這才得到了駱辰逸的明確答覆。
她笑的極為諂媚地回去了。
黛玉夫婦倆面面相覷,完全不明白,猜度了半天也想不明白,既然不明白,駱辰逸索性不再去猜測,且等幾日後便能見分曉了。
當然,駱辰逾對於自家老娘請了兄長,嫂子上門完全地不知情,所以在聽到靜孝夫婦上門時,他還挺詫異的。
兄弟倆儘管也時有見面,可不是在駱氏長房便是在公主府,所以這次上門是很久之後的一次上門了。
看著駱辰逾一臉的歡喜和坦然,駱辰逸本想發問,不過最後還是忍了。
寒暄了一陣子之後,聽聞老太太有請,駱辰逾還怕自家哥哥會推辭,會有抗拒之意,可沒想到,他竟然痛快地應了下來。
駱辰逾雖然覺得有些詫異,不過倒也沒有多想,感激地看了哥哥一眼,帶著兄長一起去了母親的院子裡。
小宋氏在看到駱辰逸的那一刻,還有有那麼一剎那的不自在的,不過想想自己的目的,很快地就調整了自己的神情,寒暄完了之後,打發了兒子出去了。
她想要和駱辰逸單獨談談。
駱辰逾倒也沒有什麼問題,只是擔憂地看了一眼自家母親和兄長,然後默默地退了出去。
黛玉倒是和青離郡主聊的比較歡暢,女人之間的話題左右就是那些,聊完了孩子聊布料,聊別人家的孩子,孩子們漸大了,也該是時候說親了。
可二房這邊兒情況比較特殊,可駱辰逾到現在都還沒有決定下來,所以青離郡主這個做親娘的也不知道閨女到底是嫁出去還是招贅了。
這方面的事情黛玉實在是不好意思發表意見,畢竟她的情況特殊,實在是自己幸運至極,也是因為有父親的百般籌謀所以才會有今日的幸福生活。
黛玉對於父親的感激無以言表,這些都無法對著外人吐露的,哪怕青離郡主這樣的妯娌也不能說。
黛玉這些年養尊處優,日子過的實在是舒心自在,所以嫉妒她的人大有人在,這其中自然也是包括青離郡主,她其實比誰都更加地嫉妒黛玉的生活。
同樣的妯娌,嫁的還是嫡親的兄弟倆,按理來說,自己的出身皇家,應該比這臣女更加地高貴,可實際上呢,人家多的是什麼樣的日子,自己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實在是沒有任何的可比性。
若說是沒有丁點兒的羨慕嫉妒,青離郡主其實自己也不相信呢。
如今自己的娘家敗落,父王仙逝,兄長不過是個嚇破了膽的磕頭蟲,戰戰兢兢,生怕高高在上的那位自己不順眼了,再找了由子來收拾了自己,所以青離郡主能指望誰?能依靠誰?
她現在反倒成了許多人的依靠,幾個和自己一起出嫁的妹妹們,但凡日子過的不好了,定然會打發人上門來求助,三天兩頭地打秋風,哭啼啼地想要駱家幫著好點兒事兒。
這樣的親戚,青離郡主想想尖酸的婆婆,若即若離的丈夫,簡直不能更心酸。
好在有個貼心的閨女,所以她才能支撐下來。
想想自己這些年的辛酸淚,再看看面容舒展,甚至是帶著幾分天真之意的靜孝公主,青離郡主實在是不愛和她一起湊和。
駱辰逸和小宋氏之間的談話也並不多麼地融洽,兩人很早之前就已經撕破麵皮了,後來駱文遠沒了之後,駱辰逸和二房基本上就沒有多少的往來了,最多就是和駱辰逾之間了。
他們同父的親兄弟,甚至還不如隔房的兄弟親呢。
聽著小宋氏的神經病要求,駱辰逸完全不想搭理,他在想,小宋氏這些年在後宅過日子,是不是已經成了老糊塗了,所以簡直是什麼話都敢說,什麼事兒都敢想,敢做。
“若果然依著您的心思,老二豈不是要絕後了,你的打算,老二知道嗎?”
駱辰逸話說的並不好聽,可沒想到,小宋氏比他更加地彪悍。
“那個癟犢子的混帳玩意兒,你以為現在他就沒有絕後嗎?不過是個賠錢貨,老二還寵的天上地下的,以為誰稀罕呢,若不是為老二著想,我才懶得動這心思呢,再者說了,你的兒子,那也是你父親的孫子,和老二關係最是親密了,端看你願不願意幫襯你苦命的兄弟一把了。”
不得不說,其實小宋氏這次是真的放低了姿態的。
可惜的是,駱辰逸完全不想搭理這對神經病晚期的母子了。
儘管駱辰逾早就有這個打算了,可好歹也是為了給自家閨女找個靠山,而小宋氏呢,完全是損人不利己的,當然,也許在她看來,自己這完全是為了兒子好,將孫兒送進宮去,即便是不夠資格做明瑞的正妃,可一個側室卻是綽綽有餘了。
又有婉瑜照看,孫女兒簡直就是一步登天,跌進福窩裡去了,兒子以後有了爵位,又有了閨女撐腰,即便是過繼了侄兒,也不敢給他臉色看,肯定是要捧著,敬著的……
駱辰逸:WTF!
這麼多年來,頭一次他算是在長輩面前爆了粗口。
坑了自家親閨女之後,小宋氏完全沒有反省,這反倒是變本加厲,將這事兒當成了一樁營生在做了是不是?
也不想想,若不是後面有駱家的男人撐著,依著駱婉瑜的性子,只怕早被人給當成渣渣吃了。
如今小宋氏又想要來這麼一出,她深知自家兒子,媳婦兒是不會答應的,所以就將主意打到了駱辰逸身上。
畢竟駱辰逸和二房的血緣最親,可又是最不喜歡二房之人,一旦孫女兒入了宮,駱辰逸的兒子過繼過來,偌大的駱氏二房還不盡都是他兒子的了。
所以佑安對於他還算是滿意,都說好男人是調養出來的,所以佑安為了自己的生活,也只能自己花費時間和精力來調、教他了。
兩人這次的出行對於夫妻雙方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彼此之間增進了解,嘗試著相互包容了。
駱辰逸對於清河王帶著女婿離開京城是滿意的,至少不用摻和進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中去。現在太子和皇帝之間已經越來越不對了。
京城帶著一股子風雨欲來的危機感,所以清河王和佑寧離開,倒真的是一件好事兒。
這幾年,太子越來越張狂,朝上自然也是勢大,駱辰逸按理來說,在某種意義上也算是太子黨,可他對於太子並不太感冒,太子對他自然也是沒啥好感的。
儘管太子為了自己的大業會擺出禮賢下士的姿態,可到底他高高在上的姿態擺的足了些,駱辰逸本就不待見他,所以他和太子之間的關係就微妙多了,彼此之間是有爭執,經常說不到一塊兒去,只要是駱辰逸支持的,我看到太子定然會反對,而且就是因反對而反對。
皇帝的心思也是有些奇怪,只要不過分,一般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不會為了兩人調解,所以這種矛盾便慢慢的累積的越來越多了。
太子如今已經不再想著拉攏駱辰逸,畢竟他是姓林的,可無法代表駱氏。
至於駱氏麼,他們更加地沒有什麼選擇,只能跟在自己身後。
太子想的明白了之後,和駱辰逸之間的關係就成為了如今這樣的樣子,不冷不熱也就算了,可明顯的這種敵對,倒也是令人驚訝。
不管是太子是個什麼態度,可相比於他,駱辰逸就有氣度的多了,他不驕不躁,該堅持的時候寸步不讓,該讓步的時候也絕對不會固執己見。
大家又不是瞎子聾子 ,所以太子在不少人眼裡簡直大大的失分,駱辰逸不管這些,只是等著便好了,耗到皇帝對於太子忍無可忍,這就足夠啦。
都不用自己落井下石,自然有看不過眼的皇帝出手會收拾了太子的,所以駱辰逸並不著急,慢悠悠地等待著這個過程。
當然,這期間,松鬆土,澆澆水,讓太子的城牆倒塌的更快些,如此做,問題可不大。
太子許是知道,許是不知道,反正他對於駱辰逸是一點兒的好感都沒有便是了,難免的駱婉瑜在後宮的日子就難過了些,可架不住駱婉瑜生了幾個牛哄哄的孩子,所以縱然如此,不稀罕丈夫的寵愛的駱婉瑜反倒是覺得自己的日子更加地清閒了。
她不爭寵,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放在自己的兒女身上,駱婉瑜對於太子的冷落並不當回事兒,自然不會和那些女人一樣諂媚,她的這份兒淡然和清閒不知道多礙眼,不知道有多少人恨她恨的半死,不為別的,就是因為她的那份兒自如,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
大家都蠅營狗苟的,駱婉瑜自然是鶴立雞群一樣地明顯了。
好在駱婉瑜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否則的話,她覺得自己會直接地給累死,完全地撐不下去,三個孩子就是她這輩子的事業和追求了。
還好三個孩子都還算是聰慧能幹,懂事上進,所以駱婉瑜並不會操心太多。
其實也確實是輪不上她插手的。
日子過的慢慢悠悠,在佑安出嫁之後,駱婉瑜也在整理自己的私房,給自家的兩個閨女準備嫁妝了。
她的私房不算減薄,可畢竟大頭都是要留給兒子的,明瑞身為皇家子,要幹大事之人,這其中需要的錢財可真不算是個小數目。
就算是有駱氏的支持,有皇帝的看重和教養,可駱婉瑜知道,這還遠遠不足。
等兒子大婚,開府離開皇宮之後,那才是真正花錢的時候,結交大臣,人情往來,反正都需要金錢的支持,所以她也只能委屈兩個閨女了。
明玉和明瑩對此倒也不十分地在乎,明瑩這些年別的東西不多,可私房卻是攢了不少,這些東西,足夠她後半輩子的生活了。
至於明玉麼,她對金錢方面看的更淡,畢竟出生皇家,打小兒地就沒有為柴米油鹽的操心過半分,明玉又多是養在太后身邊,趙太后寵著明玉寵的太過,養成了清高的性子,完全可以理解。
唯獨明瑞不同,母妃的產業他已經在接受料理了,所以付出了之後,總覺得這些東西都該是自己的,對著母妃的安排儘管可以接受,可這心中還是有些不痛快的。
可明瑞如今也算是長進了,生活在皇帝身邊,別的不知道學習到了多少,學會遮掩自己的情緒,學會了皮笑肉不笑這些小把式,像極了太子……
不過饒是如此,明瑞在自家大舅跟前卻是不再露出自己驕狂的一面了,熱情到了讓人感覺不舒服的程度,秉著不得罪小人的原則,駱辰逸對著這位外甥兒也是客氣了幾分。
即便是這幾分客氣,落在太子的眼裡也是礙眼至極,所以明瑞只要和自家大舅說上幾句話,回去之後他定然就會受到太子這個當爹的謾罵,大哥的冷嘲熱諷。
明瑞簡直憋屈,可到底人家一個是自己的父親,一個是自己的兄長,他還回嘴都不行,所以也只能繼續地憋屈著。
很是突兀地,小宋氏打發人上門來請黛玉夫婦,雖然不至於說是萬年一次,可也算的上是百年難遇了。
小宋氏身邊的老嬤嬤姿態放的很低,也說了一大核桃車子的好話,這才得到了駱辰逸的明確答覆。
她笑的極為諂媚地回去了。
黛玉夫婦倆面面相覷,完全不明白,猜度了半天也想不明白,既然不明白,駱辰逸索性不再去猜測,且等幾日後便能見分曉了。
當然,駱辰逾對於自家老娘請了兄長,嫂子上門完全地不知情,所以在聽到靜孝夫婦上門時,他還挺詫異的。
兄弟倆儘管也時有見面,可不是在駱氏長房便是在公主府,所以這次上門是很久之後的一次上門了。
看著駱辰逾一臉的歡喜和坦然,駱辰逸本想發問,不過最後還是忍了。
寒暄了一陣子之後,聽聞老太太有請,駱辰逾還怕自家哥哥會推辭,會有抗拒之意,可沒想到,他竟然痛快地應了下來。
駱辰逾雖然覺得有些詫異,不過倒也沒有多想,感激地看了哥哥一眼,帶著兄長一起去了母親的院子裡。
小宋氏在看到駱辰逸的那一刻,還有有那麼一剎那的不自在的,不過想想自己的目的,很快地就調整了自己的神情,寒暄完了之後,打發了兒子出去了。
她想要和駱辰逸單獨談談。
駱辰逾倒也沒有什麼問題,只是擔憂地看了一眼自家母親和兄長,然後默默地退了出去。
黛玉倒是和青離郡主聊的比較歡暢,女人之間的話題左右就是那些,聊完了孩子聊布料,聊別人家的孩子,孩子們漸大了,也該是時候說親了。
可二房這邊兒情況比較特殊,可駱辰逾到現在都還沒有決定下來,所以青離郡主這個做親娘的也不知道閨女到底是嫁出去還是招贅了。
這方面的事情黛玉實在是不好意思發表意見,畢竟她的情況特殊,實在是自己幸運至極,也是因為有父親的百般籌謀所以才會有今日的幸福生活。
黛玉對於父親的感激無以言表,這些都無法對著外人吐露的,哪怕青離郡主這樣的妯娌也不能說。
黛玉這些年養尊處優,日子過的實在是舒心自在,所以嫉妒她的人大有人在,這其中自然也是包括青離郡主,她其實比誰都更加地嫉妒黛玉的生活。
同樣的妯娌,嫁的還是嫡親的兄弟倆,按理來說,自己的出身皇家,應該比這臣女更加地高貴,可實際上呢,人家多的是什麼樣的日子,自己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實在是沒有任何的可比性。
若說是沒有丁點兒的羨慕嫉妒,青離郡主其實自己也不相信呢。
如今自己的娘家敗落,父王仙逝,兄長不過是個嚇破了膽的磕頭蟲,戰戰兢兢,生怕高高在上的那位自己不順眼了,再找了由子來收拾了自己,所以青離郡主能指望誰?能依靠誰?
她現在反倒成了許多人的依靠,幾個和自己一起出嫁的妹妹們,但凡日子過的不好了,定然會打發人上門來求助,三天兩頭地打秋風,哭啼啼地想要駱家幫著好點兒事兒。
這樣的親戚,青離郡主想想尖酸的婆婆,若即若離的丈夫,簡直不能更心酸。
好在有個貼心的閨女,所以她才能支撐下來。
想想自己這些年的辛酸淚,再看看面容舒展,甚至是帶著幾分天真之意的靜孝公主,青離郡主實在是不愛和她一起湊和。
駱辰逸和小宋氏之間的談話也並不多麼地融洽,兩人很早之前就已經撕破麵皮了,後來駱文遠沒了之後,駱辰逸和二房基本上就沒有多少的往來了,最多就是和駱辰逾之間了。
他們同父的親兄弟,甚至還不如隔房的兄弟親呢。
聽著小宋氏的神經病要求,駱辰逸完全不想搭理,他在想,小宋氏這些年在後宅過日子,是不是已經成了老糊塗了,所以簡直是什麼話都敢說,什麼事兒都敢想,敢做。
“若果然依著您的心思,老二豈不是要絕後了,你的打算,老二知道嗎?”
駱辰逸話說的並不好聽,可沒想到,小宋氏比他更加地彪悍。
“那個癟犢子的混帳玩意兒,你以為現在他就沒有絕後嗎?不過是個賠錢貨,老二還寵的天上地下的,以為誰稀罕呢,若不是為老二著想,我才懶得動這心思呢,再者說了,你的兒子,那也是你父親的孫子,和老二關係最是親密了,端看你願不願意幫襯你苦命的兄弟一把了。”
不得不說,其實小宋氏這次是真的放低了姿態的。
可惜的是,駱辰逸完全不想搭理這對神經病晚期的母子了。
儘管駱辰逾早就有這個打算了,可好歹也是為了給自家閨女找個靠山,而小宋氏呢,完全是損人不利己的,當然,也許在她看來,自己這完全是為了兒子好,將孫兒送進宮去,即便是不夠資格做明瑞的正妃,可一個側室卻是綽綽有餘了。
又有婉瑜照看,孫女兒簡直就是一步登天,跌進福窩裡去了,兒子以後有了爵位,又有了閨女撐腰,即便是過繼了侄兒,也不敢給他臉色看,肯定是要捧著,敬著的……
駱辰逸:WTF!
這麼多年來,頭一次他算是在長輩面前爆了粗口。
坑了自家親閨女之後,小宋氏完全沒有反省,這反倒是變本加厲,將這事兒當成了一樁營生在做了是不是?
也不想想,若不是後面有駱家的男人撐著,依著駱婉瑜的性子,只怕早被人給當成渣渣吃了。
如今小宋氏又想要來這麼一出,她深知自家兒子,媳婦兒是不會答應的,所以就將主意打到了駱辰逸身上。
畢竟駱辰逸和二房的血緣最親,可又是最不喜歡二房之人,一旦孫女兒入了宮,駱辰逸的兒子過繼過來,偌大的駱氏二房還不盡都是他兒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