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那邊王夫人早就得了寶釵婚事的消息,心中暗恨兒子不爭氣,要是能娶到寶釵,不但有一大筆的嫁妝,就是薛蟠和公主的分量也不一般啊,現在倒好,老太太老糊塗了,只知道疼外甥女,也不看看林黛玉無依無靠的,嫁過來還不就是多一張嘴,能幫得了家裡什麼,甚至連個準備嫁妝的人都沒有,難道那些個東西還要從榮國府裡面出不成。
王夫人心思一轉,想到林黛玉還喊著薛王氏一聲乾娘,心中得了一個主意,帶著禮品就往薛府裡頭去了,薛王氏在正在教女兒管家的道理,公主在一邊襄助,偶爾一句都讓寶釵受益匪淺,卻忽然聽得姐姐來了,想到前些天的不愉快,心中有些不耐卻只能出去接了。
公主因為身份問題,薛家的人自然是不用行禮的,但外人卻還是要有君臣之力,故而鮮少出去見客,便拉了寶釵往屋裡頭說話去了,薛王氏帶著丫鬟走到廳里,就看著王夫人滿臉笑容的坐在那兒,一見人便說著恭喜:“妹妹真是大喜了,寶釵得了這麼一樁好婚事,還得了聖上的賜婚,以後還有什麼好怕的,只今天怎麼不見寶釵?”
“在公主院子裡說話呢,我就沒有叫她。”薛王氏笑著說道,“姐姐不也大喜,黛玉素來是個有才有貌的,又與寶玉青梅竹馬,將來定是一對神仙眷侶。”
王夫人收斂了笑容,故作嘆氣著說道:“說什麼神仙眷侶,別人不知道,妹妹你還不知道嗎,黛玉家中是沒人了,這齣嫁的地方還找不著呢,難不成還用從榮國府嫁到榮國府不成,哎,只可惜放眼京城,願意送她出嫁的不夠身份,夠了身份的卻不定願意……”
薛王氏哪裡還會不明白她的意思,讓黛玉從薛家出嫁原本也是可以的,只是現在寶釵的婚事放在了黛玉前不久,真要放進來的話,到時候怕有人拿兩人的嫁妝說話,寶釵那些嫁妝一大半都是薛蟠出的,還有就是自己的體己私房,公主也拿了一些出來添補,到時候絕對就是轟轟烈烈的一街,等到林黛玉出嫁的時候要是少了去,那不是找閒話嗎,但真要同樣的嫁妝拿出去,不說公主和薛蟠願不願意,自己就能心疼死。
第91章 婚事
待知道了王夫人的來意,薛王氏捏了捏手中的卷子,只恨不得當做自己從來沒有聽見這句話,她倒是打得好主意,將林黛玉送到了薛家,到時候女兒的名分就真的定下來,大量的嫁妝不說,要是將來賈家有些不好,他們哪裡還能撇得開關係,薛王氏早就不是當年那個金陵的商婦,多年來交往的都是官家太太,自然知道賈家現在敗落了,將來皇帝如果想起來治罪,難不成還要讓薛蟠在前面擋著。
也正是因為這個心思,薛王氏這些年才慢慢疏遠了賈府,從一開始整天整天的待在那兒,變成現在十天半月也沒能上門一次,另外也開始用婚嫁的名義拘著寶釵,不讓她跟榮國府幾位姑娘走得太近,那次迎春出了事,也是她先要瞞下來,最後卻還是兒子進宮說了情才……
王夫人見薛王氏臉色變了又變,暗道她心裡頭肯定是不願意答應的,便揉了揉眼睛,嘆了口氣說道:“妹妹,我也不怕你笑話,你素來是知道我不喜歡林姑娘,不單單是那時候她娘待我不好,更是她那個身子,眼看著不是個好生養的,再說寶玉原本就是個不知事的,要是有寶釵這樣的女孩兒管教著,成親倒是件好事,可林姑娘那個性子,兩人將來湊到了一起,指不定還會胡鬧到什麼程度呢!”
薛王氏見她岔開了話題,只以為她料到自己不答應便放棄了,微微鬆了口氣,反過來安慰道:“林姑娘雖然有些小性子,但人卻是頂好的,又是個聰明伶俐的,你只要好好教教,哪裡不能幫著你一些,再說了,女孩和媳婦畢竟是不一樣的,林姑娘也不會一直這副姑娘的樣子。”
“哼,她能改就好了,榮國府有老太太看著,哪裡就有我指手畫腳的地方了,而且林姑娘向來跟我不親,話都不能好好說,要是我一急說得快了些,她一定是要掉眼淚的,到時候被寶玉看了去,還以為是我欺負了他媳婦,那不是懷了我們母子的感情嗎!”王夫人哀聲說道,想到寶玉為了林姑娘忤逆自己的時候,頓時覺得悲從中來,倒是不用裝了。
薛王氏見她說得悽苦,心中也感嘆寶玉實在不是個著調的,小時候也就罷了,現在都可以娶妻生子了,卻還是一副紈絝子弟的模樣,看看蟠兒那時候自己就知道寒窗苦讀考取功名了,雖說蟠兒小時候更加胡鬧,但之後畢竟懂事了啊:“姐姐何必這樣想,你看蟠兒那時候連寶玉都不如,之後長大了,懂事了就好,孩子啊,還是要教的。”
王夫人卻捂著眼淚說道:“反正我是沒有本事教,妹妹,好歹林姑娘還喊你一聲乾娘,你就看在這麼多年的份上,替姐姐教教這個媳婦兒吧,不求像寶釵這般賢淑,只要不把寶玉更加往歪路上帶就是。”
薛王氏臉色一變,暗恨居然又被繞到了這裡,這個時候她真的把黛玉請過來教導,那跟攬過來她的婚事有什麼區別,口上恨不得一口拒絕,但想到那個曾經真心真意叫自己一聲乾娘的女孩,還是略微一猶豫,這邊給了王夫人機會,一把拉住薛王氏的手,喜道:“妹妹不說話那就是答應了,那我現在就回去告訴老太太,有寶釵的模子在前,就是老太太也會答應的。”
沒等薛王氏反應過來,那王夫人就喜滋滋的走了,薛王氏只覺得一口氣喘不過來,差點沒暈過去,還是身後的同喜機靈,連忙給她順了氣,薛王氏怒道:“我道她怎麼這麼好心,卻原來挖了坑給我跳,只怨我那時候糊塗,看著林姑娘可憐就認了乾女兒,落得現在這般處境,蟠兒和公主知道了豈不是要怨我。”
“娘,發生什麼事了,我怎麼會怨你呢!”薛蟠剛從都察院回來,一進門就聽見薛王氏的話,見她滿臉憤怒便疑惑的問道,“莫不是和姨母有關,我方才看見她上車匆匆的走了,連我回來都沒有發現,難道是榮國府發生了什麼事情?”
薛王氏見兒子歸來,再也忍不住一腔怒氣和委屈,一把拉著薛蟠哭道:“我原本還以為是自家嫡親的姐姐,就是不為我們著想,也斷斷不會害了薛家,故而進京之後多有走動,誰知道她處處都是小心眼,我也不跟她計較,那時候為了貴妃娘娘省親修園子,把主意都打到了你頭上,幸好那時候你不在家,不然哪裡能拒絕得了,我咬牙給了那麼多銀子,原本也沒想要她還,但哪有得了銀子還沒有一句好話的。”
“剛進京的時候,我見寶釵和寶玉就差兩歲,心裡頭有結親的意思,但她見我家門第薄,就是不答應,後來你考了探花,尚了公主,薛家門第高了,才眼巴巴的找上門來,話里話外都是什麼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也不怕壞了寶釵的名節,你倒是說說看,自從我們進京,榮國府哪有一星半點兒的幫忙,我又送了多少好東西過去,就是那邊的老太太,表面上和氣,到底是看不起我們薛家,還真以為自己是個人物了。”
薛王氏越說越氣,積年累月下來的怒氣一瞬間都爆發了,想到曾有一次過年的時候,寶釵那時候還小,雖然懂事卻難免有不周到的,那老太太看在眼中就搖了搖頭,別以為她不知道,那就是看不起他們那時候還是商家!“你再說說,那貴妃娘娘還算是我侄女兒呢,我自來不敢托大,但那宮中的娘娘何嘗想到過自己的兄弟,你小小年紀混跡朝堂,也沒見她幫過半點兒,要不是豁出命來立了功,哪有現在的風光。”
薛王氏這句話倒是冤枉了已經死了的賢德妃,知道自家有了個探花,貴妃第一件想到的事情就是拉攏關係,但薛蟠遠著榮國府都來不及,哪裡肯跟她虛與委蛇,但看在薛王氏的眼中,自然又是賈家的不對。
“現在倒好,看著寶釵嫁得好,眼看著就要出門,居然想出來把林姑娘送過來學規矩,難不成還要我給她媳婦出了這一份嫁妝不成,只怕到時候還要挑三揀四的說不好,要是跟寶釵落下了一點,指不定還要說我這個乾娘,你這個乾哥哥不盡心,對孤女小氣呢,我就是不願意,就是不能給她白白送了銀子!”薛王氏一連串說著,連帶著對林黛玉也有了幾分不滿,雖說這事情肯定不是她的主意,但要是沒有這一層身份,王夫人也不能賴到她頭上來。
薛蟠聽了半天,總算是明白王夫人藉機想把林黛玉送過來學規矩,實則是想要從薛府出嫁,這樣一來薛府就要給一份嫁妝,自家娘親則是捨不得了,想想也是,對寶釵她還不能完全大方,想著要把最好的留給孫子呢,更何況只是一個叫名的乾女兒,但薛蟠卻不吝嗇那點銀子,便上前拍著她的背安慰道:“娘,何必為了這麼點小事大動干戈,沒得氣壞了身子,再說了,這些話要是旁人聽了去,還以為你們姐妹有什麼深仇大恨呢。”
王夫人心思一轉,想到林黛玉還喊著薛王氏一聲乾娘,心中得了一個主意,帶著禮品就往薛府裡頭去了,薛王氏在正在教女兒管家的道理,公主在一邊襄助,偶爾一句都讓寶釵受益匪淺,卻忽然聽得姐姐來了,想到前些天的不愉快,心中有些不耐卻只能出去接了。
公主因為身份問題,薛家的人自然是不用行禮的,但外人卻還是要有君臣之力,故而鮮少出去見客,便拉了寶釵往屋裡頭說話去了,薛王氏帶著丫鬟走到廳里,就看著王夫人滿臉笑容的坐在那兒,一見人便說著恭喜:“妹妹真是大喜了,寶釵得了這麼一樁好婚事,還得了聖上的賜婚,以後還有什麼好怕的,只今天怎麼不見寶釵?”
“在公主院子裡說話呢,我就沒有叫她。”薛王氏笑著說道,“姐姐不也大喜,黛玉素來是個有才有貌的,又與寶玉青梅竹馬,將來定是一對神仙眷侶。”
王夫人收斂了笑容,故作嘆氣著說道:“說什麼神仙眷侶,別人不知道,妹妹你還不知道嗎,黛玉家中是沒人了,這齣嫁的地方還找不著呢,難不成還用從榮國府嫁到榮國府不成,哎,只可惜放眼京城,願意送她出嫁的不夠身份,夠了身份的卻不定願意……”
薛王氏哪裡還會不明白她的意思,讓黛玉從薛家出嫁原本也是可以的,只是現在寶釵的婚事放在了黛玉前不久,真要放進來的話,到時候怕有人拿兩人的嫁妝說話,寶釵那些嫁妝一大半都是薛蟠出的,還有就是自己的體己私房,公主也拿了一些出來添補,到時候絕對就是轟轟烈烈的一街,等到林黛玉出嫁的時候要是少了去,那不是找閒話嗎,但真要同樣的嫁妝拿出去,不說公主和薛蟠願不願意,自己就能心疼死。
第91章 婚事
待知道了王夫人的來意,薛王氏捏了捏手中的卷子,只恨不得當做自己從來沒有聽見這句話,她倒是打得好主意,將林黛玉送到了薛家,到時候女兒的名分就真的定下來,大量的嫁妝不說,要是將來賈家有些不好,他們哪裡還能撇得開關係,薛王氏早就不是當年那個金陵的商婦,多年來交往的都是官家太太,自然知道賈家現在敗落了,將來皇帝如果想起來治罪,難不成還要讓薛蟠在前面擋著。
也正是因為這個心思,薛王氏這些年才慢慢疏遠了賈府,從一開始整天整天的待在那兒,變成現在十天半月也沒能上門一次,另外也開始用婚嫁的名義拘著寶釵,不讓她跟榮國府幾位姑娘走得太近,那次迎春出了事,也是她先要瞞下來,最後卻還是兒子進宮說了情才……
王夫人見薛王氏臉色變了又變,暗道她心裡頭肯定是不願意答應的,便揉了揉眼睛,嘆了口氣說道:“妹妹,我也不怕你笑話,你素來是知道我不喜歡林姑娘,不單單是那時候她娘待我不好,更是她那個身子,眼看著不是個好生養的,再說寶玉原本就是個不知事的,要是有寶釵這樣的女孩兒管教著,成親倒是件好事,可林姑娘那個性子,兩人將來湊到了一起,指不定還會胡鬧到什麼程度呢!”
薛王氏見她岔開了話題,只以為她料到自己不答應便放棄了,微微鬆了口氣,反過來安慰道:“林姑娘雖然有些小性子,但人卻是頂好的,又是個聰明伶俐的,你只要好好教教,哪裡不能幫著你一些,再說了,女孩和媳婦畢竟是不一樣的,林姑娘也不會一直這副姑娘的樣子。”
“哼,她能改就好了,榮國府有老太太看著,哪裡就有我指手畫腳的地方了,而且林姑娘向來跟我不親,話都不能好好說,要是我一急說得快了些,她一定是要掉眼淚的,到時候被寶玉看了去,還以為是我欺負了他媳婦,那不是懷了我們母子的感情嗎!”王夫人哀聲說道,想到寶玉為了林姑娘忤逆自己的時候,頓時覺得悲從中來,倒是不用裝了。
薛王氏見她說得悽苦,心中也感嘆寶玉實在不是個著調的,小時候也就罷了,現在都可以娶妻生子了,卻還是一副紈絝子弟的模樣,看看蟠兒那時候自己就知道寒窗苦讀考取功名了,雖說蟠兒小時候更加胡鬧,但之後畢竟懂事了啊:“姐姐何必這樣想,你看蟠兒那時候連寶玉都不如,之後長大了,懂事了就好,孩子啊,還是要教的。”
王夫人卻捂著眼淚說道:“反正我是沒有本事教,妹妹,好歹林姑娘還喊你一聲乾娘,你就看在這麼多年的份上,替姐姐教教這個媳婦兒吧,不求像寶釵這般賢淑,只要不把寶玉更加往歪路上帶就是。”
薛王氏臉色一變,暗恨居然又被繞到了這裡,這個時候她真的把黛玉請過來教導,那跟攬過來她的婚事有什麼區別,口上恨不得一口拒絕,但想到那個曾經真心真意叫自己一聲乾娘的女孩,還是略微一猶豫,這邊給了王夫人機會,一把拉住薛王氏的手,喜道:“妹妹不說話那就是答應了,那我現在就回去告訴老太太,有寶釵的模子在前,就是老太太也會答應的。”
沒等薛王氏反應過來,那王夫人就喜滋滋的走了,薛王氏只覺得一口氣喘不過來,差點沒暈過去,還是身後的同喜機靈,連忙給她順了氣,薛王氏怒道:“我道她怎麼這麼好心,卻原來挖了坑給我跳,只怨我那時候糊塗,看著林姑娘可憐就認了乾女兒,落得現在這般處境,蟠兒和公主知道了豈不是要怨我。”
“娘,發生什麼事了,我怎麼會怨你呢!”薛蟠剛從都察院回來,一進門就聽見薛王氏的話,見她滿臉憤怒便疑惑的問道,“莫不是和姨母有關,我方才看見她上車匆匆的走了,連我回來都沒有發現,難道是榮國府發生了什麼事情?”
薛王氏見兒子歸來,再也忍不住一腔怒氣和委屈,一把拉著薛蟠哭道:“我原本還以為是自家嫡親的姐姐,就是不為我們著想,也斷斷不會害了薛家,故而進京之後多有走動,誰知道她處處都是小心眼,我也不跟她計較,那時候為了貴妃娘娘省親修園子,把主意都打到了你頭上,幸好那時候你不在家,不然哪裡能拒絕得了,我咬牙給了那麼多銀子,原本也沒想要她還,但哪有得了銀子還沒有一句好話的。”
“剛進京的時候,我見寶釵和寶玉就差兩歲,心裡頭有結親的意思,但她見我家門第薄,就是不答應,後來你考了探花,尚了公主,薛家門第高了,才眼巴巴的找上門來,話里話外都是什麼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也不怕壞了寶釵的名節,你倒是說說看,自從我們進京,榮國府哪有一星半點兒的幫忙,我又送了多少好東西過去,就是那邊的老太太,表面上和氣,到底是看不起我們薛家,還真以為自己是個人物了。”
薛王氏越說越氣,積年累月下來的怒氣一瞬間都爆發了,想到曾有一次過年的時候,寶釵那時候還小,雖然懂事卻難免有不周到的,那老太太看在眼中就搖了搖頭,別以為她不知道,那就是看不起他們那時候還是商家!“你再說說,那貴妃娘娘還算是我侄女兒呢,我自來不敢托大,但那宮中的娘娘何嘗想到過自己的兄弟,你小小年紀混跡朝堂,也沒見她幫過半點兒,要不是豁出命來立了功,哪有現在的風光。”
薛王氏這句話倒是冤枉了已經死了的賢德妃,知道自家有了個探花,貴妃第一件想到的事情就是拉攏關係,但薛蟠遠著榮國府都來不及,哪裡肯跟她虛與委蛇,但看在薛王氏的眼中,自然又是賈家的不對。
“現在倒好,看著寶釵嫁得好,眼看著就要出門,居然想出來把林姑娘送過來學規矩,難不成還要我給她媳婦出了這一份嫁妝不成,只怕到時候還要挑三揀四的說不好,要是跟寶釵落下了一點,指不定還要說我這個乾娘,你這個乾哥哥不盡心,對孤女小氣呢,我就是不願意,就是不能給她白白送了銀子!”薛王氏一連串說著,連帶著對林黛玉也有了幾分不滿,雖說這事情肯定不是她的主意,但要是沒有這一層身份,王夫人也不能賴到她頭上來。
薛蟠聽了半天,總算是明白王夫人藉機想把林黛玉送過來學規矩,實則是想要從薛府出嫁,這樣一來薛府就要給一份嫁妝,自家娘親則是捨不得了,想想也是,對寶釵她還不能完全大方,想著要把最好的留給孫子呢,更何況只是一個叫名的乾女兒,但薛蟠卻不吝嗇那點銀子,便上前拍著她的背安慰道:“娘,何必為了這麼點小事大動干戈,沒得氣壞了身子,再說了,這些話要是旁人聽了去,還以為你們姐妹有什麼深仇大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