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店裡小二迎著上了三樓,張友士住在花自芳隔壁房間,進房前對花自芳道:”花掌柜,這幾日穿上休息也不大好,我的事並旁的事都可暫時一放,你先好好歇歇,有事只管來叫我。“說畢便進了自己房內。
花自芳暗忖道:你也不怕我溜之大吉?進了房內,推開臨街窗戶,因這客棧房屋建築極高,站在這窗邊,幾條街道一覽無餘。花自芳登時明了,自己在此地人生地不熟,且身無分文,就算想走也走不到哪裡去,無怪張友士那般放心。想到這裡,也只得無奈關好窗戶,躺在客棧床上,一時胡思亂想起來。擔憂水汭為了自己摻和到江南的未知之事中,又怕他當真不理不顧自己,矛盾至極。復又想起趙氏小安,自己離京十餘日,也不知他們如何。腦中翻來覆去,幾日行船疲累,想著想著竟是迷迷糊糊睡了過去。
待到醒來,外頭天色灰濛濛一片,有些懵噔的坐起,聽見外頭梆子響了數聲,竟已是到了酉時。
花自芳起身理好衣裳,推開房門,門口卻站著一人。那人見花自芳出來,忙躬身道:”花先生可休息好了?“
花自芳瞧了瞧那人,依稀記得似是穿上那群皂隸中的一個,只是此時換了尋常衣裳,看著有些不同了,便道:”整睡了一日,哪裡會不好。你在這裡等我?“
那人道:”張大人吩咐小的在此侍候先生,先生想下樓用些飯點還是叫人給送來上?“
花自芳倒沒覺得飢餓,搖頭道:”張…張大人哪裡去了?“
那人回道:”小的也不知,大人之吩咐小的侍候先生,旁的並未說。“
花自芳想了想道:”我想去樓下用些粥。“
”鳳來儀“既是金陵第一招牌,自然就有金陵第一廚子。
饒是花自芳並未覺飢餓,瞧著桌上那一小碟板鴨肉脯仍是食指大動,就著粳米粥,不知不覺兩碗粥下去,一小碟鴨肉也掃蕩一空。
吃罷之後小坐了片刻,花自芳便欲回樓上客房,忽聽旁邊一人說道:”你們幾個不用油腔滑調與我說那沒用的話,我還不知你們嗎!“這地道京腔混在一眾吳儂軟語中格外清晰,花自芳不自覺的循聲望去,只見大堂一角處一張圓桌圍坐著一群錦衣公子正吃酒戲耍。
因離的遠些,花自芳也不知方才那京腔是誰發出,正疑惑是否自己聽錯時,那桌上一人忽回頭瞧向自己這邊,花自芳登時呆住。
那人瞧著花自芳呆愣,含笑朝著同桌之人說了什麼,自桌上端了杯水酒便走了過來,向著花自芳道:”當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沒想到在江南都能遇上故交。小花先生,別來無恙?“
花自芳忙起身道:”我…我也沒想到會在此地遇上你,蔣老闆怎的也來了金陵?“
蔣玉菡道:”我是陪著朋友前來遊玩的,小花先生也是來江南玩樂?“
花自芳不知如何作答,只含糊過去,方問道:”你也是從水路來的江南嗎?“
蔣玉菡道:”不,我那朋友坐不慣船,我們走的陸路,今日剛到的金陵,路上足足走了十日。“
花自芳算了時間,略有些失望道:”既是如此,蔣老闆還是少飲酒為好,疲累之時飲酒最是傷身。“
蔣玉菡笑了笑道:”不妨事。我十日前打從京城出來時,聽說一件事,卻是與太子有關的,小花掌柜可知道?“
聽見”太子“二字,花自芳臉色已是巨變,忙道:”是何事?“
蔣玉菡道:”太子瞧上了京兆尹通判傅試的妹子,已向聖上請了旨要納側妃。“
花自芳道:”竟有此事?那可真是可喜可賀。“
蔣玉菡挑了挑眉道:”可喜可賀?“端詳花自芳神色,竟當真不見一絲不虞,有些納罕,卻仍笑著說道:”既花先生不知便罷了。我與友人要在江南停留一段時日,花先生若是無事,不如同我們一道玩樂,可好?“
花自芳道:”我也並非獨自一人,未必能脫出身來。“已是明顯婉拒。
蔣玉菡也不以為意,仍笑了笑道:”看機會罷了。我也不擾花先生,要回去同那些聽聞我來江南必要與我接風的故友們再耍一陣子,花先生再會。“揖了揖便迴轉那桌酒席去了。
第六十一回 意料外見應嘉父子 情理中曉寶玉脾性
雖對在此地竟能遇到蔣玉菡頗有些意外,但花自芳倒也並未十分在意。蔣玉菡所說太子將納側妃之事,他也並不往心裡去。真正有些掛礙的,反倒是被擄離京城已有十餘日,蔣玉菡離京也只比自己晚了一兩日,從他言語總並未有京中異狀。不知水汭是否已知自己處境,又會如何行事。想到張友士所說,此事甚至會影響將來之事,不由得擔憂更添幾分。
夜間直到很晚花自芳才聽到隔壁聲音,張友士來金陵究竟是辦何事,今日又是去見了何人,他無從得知,只能耐著性子靜觀其變,唯有在內心暗暗禱告水汭萬不可貿然動作。
如此又過了一日,下午時分,張友士忽來敲開花自芳的房門,滿含笑意道:”花掌柜,金陵此地繁華非常,委屈你在這客棧里憋屈了三兩日,著實不該,此時我要去一位故友府上拜訪,不如同去。“
花自芳在這客棧里也已經憋到煩悶,此時聽他這般說,雖心內狐疑,但也有些雀躍。這幾日裡只要一出房門便有人跟著,走到哪裡都不便宜,如今能光明正大出去走走,無論如何總是好的。
換了衣裳隨著張友士下樓上車,馬車行駛中,花自芳忽的發現張友士今日格外有些不同。
在京城時,張友士每日都是布衣白褂,僅用方巾束髮,整日裡沉默寡言,倒也符合他落魄郎中的身份。但此時他換了簇新的華服,色彩艷麗,頭上戴了頂醫士方冠,面如冠玉,眉宇間透著儒氣,半長鬍鬚隨意卻又一絲不亂的垂在頸間,端端一位精誠大醫風範。
張友士也覺出花自芳打量自己眼神,含蓄笑道:”花掌柜,前番始終未以真名相告,友士二字乃是初時一端事故時隨口取的化名。我本名單單一個蘭字,字衡芷。“
花自芳道:”我早想到那必定非張太醫本名,按張德清老前輩家族風範,子孫之名怎會糙糙。“
張蘭聽聞祖父之名,臉上黯然一瞬,復笑道:”說到底你是我東家,那時我便知你聰慧且懂禮。“
張蘭年約三十四五,況本是杏林前輩,以這般長輩口吻說話,花自芳也覺理所應當,遂謙道:”張太醫謬讚了。“
張蘭臉色卻一整,說道:”我卻要問上一問,以你家中如花美眷,我觀你也非貪慕權貴之人,何故要與太子一處行那龍陽之好?“
花自芳自嘲一笑道:”張太醫長我幾歲,又是閱歷豐富之人,那便應知,情之一事哪有什麼緣由。“
張蘭似有所觸,垂目不語,花自芳見狀,也便靠坐在車壁上側頭看著窗外。
馬車停下,兩人下車。花自芳站在地下抬頭看時,只見面前一座朱門大院,青瓦白牆,看似大富之家,卻無端一股清冷蕭敗之氣,很是怪異的是門上並無懸匾。
花自芳不由道:”張太醫,這戶人家…“
張蘭嘆道:”幾代盛榮,一朝傾覆。“說畢自己提起衣擺走上石階上前拉起朱門之上銅環敲了幾敲。
花自芳大致明白這家約摸是壞了事的大家宗族,只跟在張蘭身後亦步亦趨。
那扇門拉開,家丁打扮的少年問道:”大人找誰?“
張蘭道:”你家老爺可在家?“
那家丁道:”大人貴姓?“
張蘭道:”你只回稟京中故友,姓張,便可了。“
不多時,那扇門重又打開,裡面卻走出一位比張蘭看似大些的中年員外,滿面喜色道:”衡芷,你終來了江南!“
張蘭也欣喜非常,兩人似是多年未見,俱都激動卻又似是無從說起,花自芳一旁著實看不下去,低低咳嗽一聲。張蘭方也覺出,忙道:”友忠,這位小友名喚花自芳,我在京中生計承蒙他照顧。“
花自芳忙微微躬身道:”張太醫過於客氣了。“
那位員外看向花自芳,贊道:”小花先生下停端方,乃是有福之人。“花自芳忙又躬身稱謝。
張蘭笑道:”我都忘了友忠看相頗有心得。“
中年員外道:”快快入內,我見到衡芷有些欣喜非常,竟連禮度都忘了。“
隨著這員外進了院內,花自芳不由暗自讚嘆,大觀園之富麗堂皇,北靜王府之別具匠心,他俱都是見過的,但這處庭院江南秀美之氣頓顯,並還有鐘鳴鼎食之家方有的氣度,雖是冷清些,但仍難掩其中華彩。且這員外雖衣著不顯,但周身的氣派也絕非普通官宦。
花自芳暗忖道:你也不怕我溜之大吉?進了房內,推開臨街窗戶,因這客棧房屋建築極高,站在這窗邊,幾條街道一覽無餘。花自芳登時明了,自己在此地人生地不熟,且身無分文,就算想走也走不到哪裡去,無怪張友士那般放心。想到這裡,也只得無奈關好窗戶,躺在客棧床上,一時胡思亂想起來。擔憂水汭為了自己摻和到江南的未知之事中,又怕他當真不理不顧自己,矛盾至極。復又想起趙氏小安,自己離京十餘日,也不知他們如何。腦中翻來覆去,幾日行船疲累,想著想著竟是迷迷糊糊睡了過去。
待到醒來,外頭天色灰濛濛一片,有些懵噔的坐起,聽見外頭梆子響了數聲,竟已是到了酉時。
花自芳起身理好衣裳,推開房門,門口卻站著一人。那人見花自芳出來,忙躬身道:”花先生可休息好了?“
花自芳瞧了瞧那人,依稀記得似是穿上那群皂隸中的一個,只是此時換了尋常衣裳,看著有些不同了,便道:”整睡了一日,哪裡會不好。你在這裡等我?“
那人道:”張大人吩咐小的在此侍候先生,先生想下樓用些飯點還是叫人給送來上?“
花自芳倒沒覺得飢餓,搖頭道:”張…張大人哪裡去了?“
那人回道:”小的也不知,大人之吩咐小的侍候先生,旁的並未說。“
花自芳想了想道:”我想去樓下用些粥。“
”鳳來儀“既是金陵第一招牌,自然就有金陵第一廚子。
饒是花自芳並未覺飢餓,瞧著桌上那一小碟板鴨肉脯仍是食指大動,就著粳米粥,不知不覺兩碗粥下去,一小碟鴨肉也掃蕩一空。
吃罷之後小坐了片刻,花自芳便欲回樓上客房,忽聽旁邊一人說道:”你們幾個不用油腔滑調與我說那沒用的話,我還不知你們嗎!“這地道京腔混在一眾吳儂軟語中格外清晰,花自芳不自覺的循聲望去,只見大堂一角處一張圓桌圍坐著一群錦衣公子正吃酒戲耍。
因離的遠些,花自芳也不知方才那京腔是誰發出,正疑惑是否自己聽錯時,那桌上一人忽回頭瞧向自己這邊,花自芳登時呆住。
那人瞧著花自芳呆愣,含笑朝著同桌之人說了什麼,自桌上端了杯水酒便走了過來,向著花自芳道:”當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沒想到在江南都能遇上故交。小花先生,別來無恙?“
花自芳忙起身道:”我…我也沒想到會在此地遇上你,蔣老闆怎的也來了金陵?“
蔣玉菡道:”我是陪著朋友前來遊玩的,小花先生也是來江南玩樂?“
花自芳不知如何作答,只含糊過去,方問道:”你也是從水路來的江南嗎?“
蔣玉菡道:”不,我那朋友坐不慣船,我們走的陸路,今日剛到的金陵,路上足足走了十日。“
花自芳算了時間,略有些失望道:”既是如此,蔣老闆還是少飲酒為好,疲累之時飲酒最是傷身。“
蔣玉菡笑了笑道:”不妨事。我十日前打從京城出來時,聽說一件事,卻是與太子有關的,小花掌柜可知道?“
聽見”太子“二字,花自芳臉色已是巨變,忙道:”是何事?“
蔣玉菡道:”太子瞧上了京兆尹通判傅試的妹子,已向聖上請了旨要納側妃。“
花自芳道:”竟有此事?那可真是可喜可賀。“
蔣玉菡挑了挑眉道:”可喜可賀?“端詳花自芳神色,竟當真不見一絲不虞,有些納罕,卻仍笑著說道:”既花先生不知便罷了。我與友人要在江南停留一段時日,花先生若是無事,不如同我們一道玩樂,可好?“
花自芳道:”我也並非獨自一人,未必能脫出身來。“已是明顯婉拒。
蔣玉菡也不以為意,仍笑了笑道:”看機會罷了。我也不擾花先生,要回去同那些聽聞我來江南必要與我接風的故友們再耍一陣子,花先生再會。“揖了揖便迴轉那桌酒席去了。
第六十一回 意料外見應嘉父子 情理中曉寶玉脾性
雖對在此地竟能遇到蔣玉菡頗有些意外,但花自芳倒也並未十分在意。蔣玉菡所說太子將納側妃之事,他也並不往心裡去。真正有些掛礙的,反倒是被擄離京城已有十餘日,蔣玉菡離京也只比自己晚了一兩日,從他言語總並未有京中異狀。不知水汭是否已知自己處境,又會如何行事。想到張友士所說,此事甚至會影響將來之事,不由得擔憂更添幾分。
夜間直到很晚花自芳才聽到隔壁聲音,張友士來金陵究竟是辦何事,今日又是去見了何人,他無從得知,只能耐著性子靜觀其變,唯有在內心暗暗禱告水汭萬不可貿然動作。
如此又過了一日,下午時分,張友士忽來敲開花自芳的房門,滿含笑意道:”花掌柜,金陵此地繁華非常,委屈你在這客棧里憋屈了三兩日,著實不該,此時我要去一位故友府上拜訪,不如同去。“
花自芳在這客棧里也已經憋到煩悶,此時聽他這般說,雖心內狐疑,但也有些雀躍。這幾日裡只要一出房門便有人跟著,走到哪裡都不便宜,如今能光明正大出去走走,無論如何總是好的。
換了衣裳隨著張友士下樓上車,馬車行駛中,花自芳忽的發現張友士今日格外有些不同。
在京城時,張友士每日都是布衣白褂,僅用方巾束髮,整日裡沉默寡言,倒也符合他落魄郎中的身份。但此時他換了簇新的華服,色彩艷麗,頭上戴了頂醫士方冠,面如冠玉,眉宇間透著儒氣,半長鬍鬚隨意卻又一絲不亂的垂在頸間,端端一位精誠大醫風範。
張友士也覺出花自芳打量自己眼神,含蓄笑道:”花掌柜,前番始終未以真名相告,友士二字乃是初時一端事故時隨口取的化名。我本名單單一個蘭字,字衡芷。“
花自芳道:”我早想到那必定非張太醫本名,按張德清老前輩家族風範,子孫之名怎會糙糙。“
張蘭聽聞祖父之名,臉上黯然一瞬,復笑道:”說到底你是我東家,那時我便知你聰慧且懂禮。“
張蘭年約三十四五,況本是杏林前輩,以這般長輩口吻說話,花自芳也覺理所應當,遂謙道:”張太醫謬讚了。“
張蘭臉色卻一整,說道:”我卻要問上一問,以你家中如花美眷,我觀你也非貪慕權貴之人,何故要與太子一處行那龍陽之好?“
花自芳自嘲一笑道:”張太醫長我幾歲,又是閱歷豐富之人,那便應知,情之一事哪有什麼緣由。“
張蘭似有所觸,垂目不語,花自芳見狀,也便靠坐在車壁上側頭看著窗外。
馬車停下,兩人下車。花自芳站在地下抬頭看時,只見面前一座朱門大院,青瓦白牆,看似大富之家,卻無端一股清冷蕭敗之氣,很是怪異的是門上並無懸匾。
花自芳不由道:”張太醫,這戶人家…“
張蘭嘆道:”幾代盛榮,一朝傾覆。“說畢自己提起衣擺走上石階上前拉起朱門之上銅環敲了幾敲。
花自芳大致明白這家約摸是壞了事的大家宗族,只跟在張蘭身後亦步亦趨。
那扇門拉開,家丁打扮的少年問道:”大人找誰?“
張蘭道:”你家老爺可在家?“
那家丁道:”大人貴姓?“
張蘭道:”你只回稟京中故友,姓張,便可了。“
不多時,那扇門重又打開,裡面卻走出一位比張蘭看似大些的中年員外,滿面喜色道:”衡芷,你終來了江南!“
張蘭也欣喜非常,兩人似是多年未見,俱都激動卻又似是無從說起,花自芳一旁著實看不下去,低低咳嗽一聲。張蘭方也覺出,忙道:”友忠,這位小友名喚花自芳,我在京中生計承蒙他照顧。“
花自芳忙微微躬身道:”張太醫過於客氣了。“
那位員外看向花自芳,贊道:”小花先生下停端方,乃是有福之人。“花自芳忙又躬身稱謝。
張蘭笑道:”我都忘了友忠看相頗有心得。“
中年員外道:”快快入內,我見到衡芷有些欣喜非常,竟連禮度都忘了。“
隨著這員外進了院內,花自芳不由暗自讚嘆,大觀園之富麗堂皇,北靜王府之別具匠心,他俱都是見過的,但這處庭院江南秀美之氣頓顯,並還有鐘鳴鼎食之家方有的氣度,雖是冷清些,但仍難掩其中華彩。且這員外雖衣著不顯,但周身的氣派也絕非普通官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