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看樣子奪爵奪官八成是准了的,但貴妃和他應是無事——小心翼翼地這麼久,總算比夢裡強些。

  就是不知道珍大哥那邊的罪名跟夢裡是不是一樣了……賈珍這一次的罪過有點一言難盡——義忠王父子把賈璉的反應簡單提了提,賈珍的罪過他們也“順便”給林海解惑。

  賈珍是落在了令太妃手裡——秦可卿之死他查了查去,最後線索都集中到了那位西南出身的公子身上,再加上有人見那位公子數次與忠順王應酬……賈珍氣惱不已,在京中無法動手,便特地挑了那位公子離京的時機再取他性命。

  也不知是誰把那位公子——實際上就是太上皇幼子離京的時間和路線都告訴了賈珍,這一次賈珍還真得手了,穆宸受了點驚嚇也受了點皮外傷,除此以外全無大礙,他把刺殺他的人交給隨身的暗衛,都不肯耽誤行程繼續奔向西北。

  隨後就再次“有人”阻礙起了令太妃徹查誰在為難她兒子……林海看到這裡就笑了:世子,您裝無辜幹啥啊……這暗中得意的語氣喲。

  順便一提,賈蓉如今仍舊在義忠王身邊,該知道的都已經知道,小伙子很受打擊,不過似乎還撐得住。

  林海看完這些信之後的第三天,賈璉寫給寶玉的家信才姍姍來遲。

  看完信的寶玉立即收拾行李準備回家,在啟程之前自然要跟黛玉告別:少年雖然頂著對兒黑眼圈,但腦子還挺清醒,只說讓黛玉保重,旁的一概沒提。

  這倒是讓林海對他另眼相看。他伯父和父親有此牢獄之災的原因,林海也就“不吝相告”了。

  寶玉聽了也是呆立在原地,半晌沒言語,再抬頭便是嘆氣不止……林海見狀便安撫道:“總不會傷及性命。”榮府的那個商隊其實是替肅端王安排後路的那批人擋槍的,不然哪裡那麼巧,就被斥候堵個正著?斥候們手裡若無准信兒,也不會說扣就扣。

  寶玉走了,黛玉開始替他整日裡擔心起來。

  林海還勸他閨女,“寶玉能因此長大也不錯。宮裡還有位貴妃,你璉二表哥依舊做官,所以這次丟官破財好免災,人卻時沒事的。”

  王禪也道:“私販鹽鐵抓個正著,不會輕罰卻也不會圖財害命。”

  黛玉這才點了點頭,“人沒事就好。”她跟舅舅們並不親近,如今也只是擔心外祖母和一眾姐妹們,還有兩個表哥。

  半年後,處置結果傳來,賈珍在牢里被奪了爵,而賈赦和賈政兄弟悉數回家,只是爵位和官位也都沒了,繳納過十多萬兩銀子之後,寧榮國府也被摘了牌子,兩府人只得合在一處另在京中尋了住處。

  鋪子和田產幾乎都沒了,老太太也動用了壓箱底的私房,尤氏、邢王兩位夫人,外加李紈和鳳姐兒都拿了首飾出來,買下了一處二進和四進相連的兩個院子。

  遣散了多餘的家僕和不曾生育的姬妾,這兩個院子住下來剛好——擠得剛剛好,雖然“虎落平陽”但總還是有點盼頭:賈蓉還在西北軍中,而賈璉為官,寶玉……瞧著也能取個功名,總歸沒到絕境就是。

  不過一大家子住在一處,熱熱鬧鬧的矛盾也少不得。

  趙姨娘其實動了分家之心——不是分開住,而是趕緊把家財分一分,大家捏著自己的家底也更安心不是?

  而出面壓制她的依舊是鳳姐兒和探春。因為賈赦與賈政夫婦四人全都躺在了床上……反正不管這一大家子個人心情如何,到了年底賈蓉歸來,尤氏便有了主心骨;寶玉回來,賈璉也有了幫手。

  其實肅端王挺像賈赦賈政兄弟死在牢里——好歹給老夥計忠順王出出氣也好,可惜收了銀子,聖上便親自囑咐早點放人。

  肅端王現在還不能跟聖上對著幹。

  到了第二年開春,義忠王依舊從京城再次奔赴前線,賈璉還升了官,從六品升到了從五品。一大家子雖然這一年裡都入不敷出,但這回可算真正看到了些希望。

  林海這邊小金經過持之以恆地掃描終於得出了個大致的範圍,林海打算跟史鼐商量商量派人過去探探風聲……然而聖上一紙調令,又把他召回了京城。

  等跟繼任的同僚交接完,他們一家子再回京城時都到了初秋……林海第一件事自然是面君,隨口夸一夸自己的~政~績,之後就得認真告狀了。

  忠順王兵強馬壯,就雲南守備軍他剛到任那會兒狀態,遇上忠順王府衛絕對是送菜……所以也不稀奇忠順王囂張跋扈,原本那些西南商賈會主動奉承和勾結。他和史鼐一起發現了忠順王私藏~兵~器的庫房,他啟程回京時依然有了眉目。

  聖上聞言不掩滿意之色:光憑這一點,那老東西只怕也坐不住。

  初秋,自是出門的好時候。這一日林海領命到京郊大營巡視,而王禪則帶著兩個女兒到郊外與義忠王妃娘幾個說說話——誰讓義忠王妃與她兒媳婦,還有兩個女娃,這些日子就在自家郊外的莊子裡躲懶呢。

  而王妃的莊子邊上有座道觀,國師這些日子都住在這裡,義忠王妃與王禪她們這些女眷遇見國師也無需刻意迴避,打個招呼該幹啥幹啥就好。

  不過寶玉……也在這兒,就讓王禪稍微有點意外了。王禪不掩驚訝之色,而黛玉則是驚喜……國師微笑道:“貧道與這位小公子有些因果。”

  王禪點了點頭:原來如此。國師肯回答簡直難得……她就記得國師跟她家老爺話多。

  話說在回京後,黛玉去過舅舅家兩次,都沒空手。面對表妹的接濟,賈璉與鳳姐兒都沒矯情。

  邢夫人尚能跟黛玉訴訴苦,李紈能向黛玉真誠道謝,到了王夫人這兒也是不能不謝過黛玉的。

  親哥哥和親妹妹都只來瞧過一次,王夫人體會過人情冷暖之後道謝得多少真心了一點。

  不過王夫人心裡怎麼想,黛玉早不在乎了:她與寶玉有沒有緣分,也不用瞧這個二舅母眼色。但讓黛玉反過來欺負這個二舅母,她又做不到……因為掉價。

  隨後黛玉見過外祖母與一眾姐妹後,又到薛家坐了坐——寶釵特地給黛玉下了帖子,她要做東。

  怕受牽連,黛玉還挺能理解的。

  當寶釵問起兩位表哥近況,黛玉就知道寶釵似乎為母親和她當初的作為後悔了……姨媽家就算落魄了,也不該因為害怕被牽連而太過冷淡。

  貴妃無事不說,璉二哥還升了一級,以後再恢復以前那邊親熱,只怕是不能了。

  寶釵有些心事,卻也不能告訴黛玉,聊過西南風土人情便是問湘雲過得如何。

  湘雲正備嫁呢。衛家都史家都想趁著兩家同在一地為官,把婚事辦了最是便宜。

  聽了黛玉這番話,寶釵也坦然羨慕道,“她是個有福的。”

  見過寶釵……黛玉其實心裡也有話不想憋著,今兒見到寶玉……可不就撕開那個宣洩的口子了?

  說起寶釵,寶玉也微微一笑,“寶姐姐素來與咱們不遠不近。不用為這麼個人苦惱。”

  黛玉聞言便捶了寶玉一下,“跟著國師念了幾天經文,你還真超脫了不成?”

  寶玉道:“我啊,俗人一個。如今一家子的前程全落在貴妃與璉二哥身上,我哪裡有空想那些有的沒的。”

  黛玉奇異道:“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啊。”

  “哪裡,我也是求個心安,”寶玉意有所指,“求個機緣。”

  寶玉這話對黛玉而言絕對算不上什麼“機鋒”,她立時反應過來,“今兒要出什麼事兒?”

  黛玉這話音未落,就聽咔噠一聲,隨後就是紫鵑的聲音,“你們是什麼人?!”

  片刻後,一道暗啞的男聲響起,“這玉,你家小姐是誰?”

  紫鵑離得寶玉黛玉稍微遠點,手裡還捧著個匣子:匣子裡裝得就是義忠王給黛玉的那塊玉玦,就是有“曾經滄海難為水”的那塊。

  義忠王夫婦都說拿玉玦來給黛玉換一樣,結果換來的玉簪黛玉都戴了好久,這塊玉玦卻總是忘了還給義忠王。

  今兒好不容易帶來了……竟然就成了信物不成?!能認得這塊玉玦的,八成是義忠王曾經的心腹。

  那男子此時也問,“可是林家大姑娘當面?”

  幸好這男子只一人,黛玉讓紫鵑跑了一趟,請了王妃的兩個護衛過來,才敢把這人帶到王妃身邊。

  隨後這男子的話聽得所有人全都面色發白:太上皇駕崩,忠順王與肅端王已然起事,奉穆宸為主……如今他們派出的衛隊正準備出城捉拿義忠王妃……義忠王尚在西北領兵未歸,若是拿住義忠王妃足能威脅得了義忠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