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頁
迎春笑盈盈朝後招手:“快點兒把黎小將軍送給咱們郡主娘娘的厚禮端上來。”
黛玉扭頭就想跑, 卻被鳳姐兒眼疾手快的拽住了:“郡主娘娘別走啊, 托您的福,也叫臣妾開開眼界。聽說黎小將軍和雲將軍這回連破三國,可是收羅了堆成山的奇珍異寶啊!您好歹賞眼瞧瞧,回頭黎小將軍來邀功,也好有個評論。”
黛玉扯著鳳姐兒的手,叫她放開:“幹什麼只鬧我,那有一位更值得恭賀的呢,雲將軍衝冠一怒為公主的話本都傳到江南去了,公主殿下感動莫名,陣前以身相許,陛下御筆賜婚……那才是千古的佳話呢。”
這回輪到迎春臉紅了,上前擰著黛玉的香腮,咬牙道:“我還沒笑你呢,你倒先編排上我了。橫豎你先指的婚,我且看著你上花轎。”
黛玉一面還手,一面笑道:“然而你的公主府可比我的郡主府先建成了,再說璉二哥都說了長幼有序,必得你先嫁了才輪得到我。”
迎春還嘴道:“到底得皇兄說了才算呢,璉二哥的話聽聽就算了。看外頭黎老爺子一日三催的,我就不信你還能拖多久。”
邢夫人插嘴道:“都別爭了,有這時間,正經往皇后娘娘那裡去,請了安,好叫她安排給你們量體裁衣,我同你們講,那鳳冠霞帔可不是一日兩日就能繡好的,現在開始著手,趕年底都不一定能得呢。”話音才落,原本還撕扯著的迎春和黛玉瞬間重歸於好,手牽手跑掉了。
身為皇后,瓔華無需親身往宮門口去迎兩個小姑子,便抱著女兒在鳳儀宮坐等。前陣子換季,氣候驟變,小公主身嬌體弱,又折騰了好些日子,如今方好轉了一些,然而也不敢帶她出門,每日只敢抱著在鳳儀宮各個偏殿裡轉悠轉悠。倒是一歲多,已經腿腳靈活的可以到處踉踉蹌蹌、連走帶跑了的大皇子非常活躍,整日在外頭東遊西逛,不到累的抬不起腿就絕不肯讓小太監抱回來。
迎春和黛玉在往鳳儀宮去的路上看見一大群嬤嬤、公公、侍衛、宮女圍在御花園的入口,不時東晃一下西晃一下,看上去各個緊張不已,迎春還在好奇:“那邊怎麼圍了那麼多人?”黛玉就已經猜到了:“必是大皇子又跑出來玩兒了。”
迎春驚訝道:“他如今都能走這麼遠了嗎?”寧珊養孩子既嚴厲又寬鬆,嚴的是不許任何人過渡溺愛,大皇子滿周歲以後,輕易就不許嬤嬤們抱著他走路,近距離必須自己走,哪怕多花些時間,亦或是跌跌撞撞不時摔到。甚至連賈赦和瓔華,再想偷著抱,也得挑寧珊不在跟前的空兒。迎春和黛玉基本就摸不著邊兒了,只能眼饞著。
寬鬆的是,寧珊的政策基本就是放養,任由大皇子做喜愛做的事兒,去想去的地兒,也不規定每日必須讓他學多少字,會說什麼話,完全沒有望子成龍的緊迫感。結果一大群太監替皇帝著急,總想能多教大皇子些什麼,讓他三歲能文,四歲成詩,五歲御前彎弓she虎,六歲榮登太子高位……接替陛下“戰神”威名,拳打南洋,腳踢北海,文成武德,一統天下。
且不說皇帝不急太監急這種沒有任何意義的設想,光是陛下唯一的龍子,大皇子的地位之重要就不言而喻,雖然有寧珊的放養政策在明,但輕易也沒有人敢真的讓大皇子為所欲為到可能碰上危險——顯然,在迎春的眼裡,一個一歲多的孩子自己跑到距離寢宮如此遙遠的御花園就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
黛玉解釋道:“本來皇嫂也不願意讓他跑這麼遠的,可是前陣子小公主有些不舒服,皇嫂忙著照料,一時就疏忽了對大皇子的約束。你可不知道,別看那么小小的一個人兒,鬧騰起來,還真不是好哄的,他非要往外頭跑,宮人們也不敢狠攔,太太也不敢出頭去管,我就更沒資格了,也只能多派人看顧著。一來二去的,這小腿兒鍛鍊的可結實了呢,如今上台階、邁門檻都不要人幫忙了。”
迎春嚇了一跳:“登高爬低的可不敢縱著他,摔著臉可不是鬧著玩兒的。”說著,疾步朝大皇子那邊走過去。司琪急忙提著嗓子喝道:“長公主殿下到。”
圍著大皇子的宮人們呼啦啦跪倒一片,露出被簇擁在中間的小人兒來。一身大紅色的元寶衣,沒繡金龍,而是用金線配著黑珠線繡成一隻威風凜凜的山林之王,越發把粉雕玉琢的小寶貝襯托的虎頭虎腦。
迎春一見就愛的不行,三步並作兩步趕上前,蹲下身就把大皇子揉進懷裡:“乖寶寶,可還記得姑姑麼?”
大皇子記性十分好,幾個月沒見也還記著人。軟軟的回抱住迎春,蹭了蹭,甜甜的叫:“大姑姑。”迎春眼中的笑意由內而外的散發出來,黛玉估摸著,如果笑意可以用水來衡量,這會兒大概需要讓會水的太監去救大皇子的駕了。
軟軟的大皇子摟緊迎春的脖子,用更甜的聲音模仿母后這幾天一直念叨著的話:“大姑姑,要出嫁。”迎春愣在原地,黛玉也怔了片刻,隨即,清脆的笑聲在御花園上空飄蕩,良久,不息。
連大皇子都記住大姑姑要出嫁這種信息了,可想而知他母后重複得有多麼頻繁。請完安就想趕緊回玉清宮去閉門謝客的迎春被硬拉著,一樣一樣去清點自己的陪嫁之物,聽內務府不歇氣兒的念了一個時辰的嫁妝單子,臉又燙又紅,眼看著快要燒起來了。
為了轉移尷尬,迎春果斷把黛玉也拖下水,然而這樣也不能讓她脫身,只是演變成了兩人一起面紅耳赤的聽匯報罷了。特別是當邢夫人和鳳姐兒陪著惜春也過來以後,還得聽惜春繪聲繪色的描述一路上雲海的酸到倒牙的情話和黎可明結結巴巴的留言轉述。
好不容易到了晚膳時間,大家嚴守食不言的宮規,安靜的用膳。迎春假託旅途勞累,要回宮休息;黛玉則藉口脾胃不適,不想吃飯,也溜了。瓔華讓宮女掌燈引路,迎春和黛玉互相抱怨對方饒舌,結果害彼此都被戲謔了半日,一路嘟囔到分手前,終於言和,相約從明日起互相幫忙解圍。
然而,美好的設想只維持到朝會結束。一下朝,賈璉就帶著兩袖清風,後面跟著一溜捧著、端著、抱著、抬著禮盒的小太監,滿面笑容的拱手道:“給兩位妹妹道喜了,駙馬郡馬都是人中之龍,戰功赫赫,難得的是還鐵漢柔情,行動就不忘兩位妹妹。瞧瞧,這是今早雲將軍派人從平順侯府里送過來的,還有武國公叫人抬來的,據說都是昔日黎小將軍親手打來的戰利品,兩位妹妹要是滿意的,也隨意給我留點兒什麼,帕子也罷,荷包也罷,我也好對人家有個交代。”
迎春和黛玉都跺腳表示拒絕,但賈璉一向都是只挑自己愛聽的聽的,自說自話的指揮兩隊人分別把東西送到寢宮裡,隨後就嬉皮笑臉的磨著兩個妹妹給點兒信物去交差。他算是看出來了,雲海和黎可明這兩個人既有真本事,又有皇兄的信賴和寵愛,前途不可限量,遠超自己這個混吃等死的王爺,先交好上不會錯。
交好的辦法當然是投其所好,雖然賈璉擅長的是吃喝嫖賭,但是在妹夫面前顯然要端莊嚴謹,兩個妹妹都害羞,不肯收禮,更不肯回禮,賈璉就天天幫忙跑腿,熱情洋溢又積極主動。
黛玉扭頭就想跑, 卻被鳳姐兒眼疾手快的拽住了:“郡主娘娘別走啊, 托您的福,也叫臣妾開開眼界。聽說黎小將軍和雲將軍這回連破三國,可是收羅了堆成山的奇珍異寶啊!您好歹賞眼瞧瞧,回頭黎小將軍來邀功,也好有個評論。”
黛玉扯著鳳姐兒的手,叫她放開:“幹什麼只鬧我,那有一位更值得恭賀的呢,雲將軍衝冠一怒為公主的話本都傳到江南去了,公主殿下感動莫名,陣前以身相許,陛下御筆賜婚……那才是千古的佳話呢。”
這回輪到迎春臉紅了,上前擰著黛玉的香腮,咬牙道:“我還沒笑你呢,你倒先編排上我了。橫豎你先指的婚,我且看著你上花轎。”
黛玉一面還手,一面笑道:“然而你的公主府可比我的郡主府先建成了,再說璉二哥都說了長幼有序,必得你先嫁了才輪得到我。”
迎春還嘴道:“到底得皇兄說了才算呢,璉二哥的話聽聽就算了。看外頭黎老爺子一日三催的,我就不信你還能拖多久。”
邢夫人插嘴道:“都別爭了,有這時間,正經往皇后娘娘那裡去,請了安,好叫她安排給你們量體裁衣,我同你們講,那鳳冠霞帔可不是一日兩日就能繡好的,現在開始著手,趕年底都不一定能得呢。”話音才落,原本還撕扯著的迎春和黛玉瞬間重歸於好,手牽手跑掉了。
身為皇后,瓔華無需親身往宮門口去迎兩個小姑子,便抱著女兒在鳳儀宮坐等。前陣子換季,氣候驟變,小公主身嬌體弱,又折騰了好些日子,如今方好轉了一些,然而也不敢帶她出門,每日只敢抱著在鳳儀宮各個偏殿裡轉悠轉悠。倒是一歲多,已經腿腳靈活的可以到處踉踉蹌蹌、連走帶跑了的大皇子非常活躍,整日在外頭東遊西逛,不到累的抬不起腿就絕不肯讓小太監抱回來。
迎春和黛玉在往鳳儀宮去的路上看見一大群嬤嬤、公公、侍衛、宮女圍在御花園的入口,不時東晃一下西晃一下,看上去各個緊張不已,迎春還在好奇:“那邊怎麼圍了那麼多人?”黛玉就已經猜到了:“必是大皇子又跑出來玩兒了。”
迎春驚訝道:“他如今都能走這麼遠了嗎?”寧珊養孩子既嚴厲又寬鬆,嚴的是不許任何人過渡溺愛,大皇子滿周歲以後,輕易就不許嬤嬤們抱著他走路,近距離必須自己走,哪怕多花些時間,亦或是跌跌撞撞不時摔到。甚至連賈赦和瓔華,再想偷著抱,也得挑寧珊不在跟前的空兒。迎春和黛玉基本就摸不著邊兒了,只能眼饞著。
寬鬆的是,寧珊的政策基本就是放養,任由大皇子做喜愛做的事兒,去想去的地兒,也不規定每日必須讓他學多少字,會說什麼話,完全沒有望子成龍的緊迫感。結果一大群太監替皇帝著急,總想能多教大皇子些什麼,讓他三歲能文,四歲成詩,五歲御前彎弓she虎,六歲榮登太子高位……接替陛下“戰神”威名,拳打南洋,腳踢北海,文成武德,一統天下。
且不說皇帝不急太監急這種沒有任何意義的設想,光是陛下唯一的龍子,大皇子的地位之重要就不言而喻,雖然有寧珊的放養政策在明,但輕易也沒有人敢真的讓大皇子為所欲為到可能碰上危險——顯然,在迎春的眼裡,一個一歲多的孩子自己跑到距離寢宮如此遙遠的御花園就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
黛玉解釋道:“本來皇嫂也不願意讓他跑這麼遠的,可是前陣子小公主有些不舒服,皇嫂忙著照料,一時就疏忽了對大皇子的約束。你可不知道,別看那么小小的一個人兒,鬧騰起來,還真不是好哄的,他非要往外頭跑,宮人們也不敢狠攔,太太也不敢出頭去管,我就更沒資格了,也只能多派人看顧著。一來二去的,這小腿兒鍛鍊的可結實了呢,如今上台階、邁門檻都不要人幫忙了。”
迎春嚇了一跳:“登高爬低的可不敢縱著他,摔著臉可不是鬧著玩兒的。”說著,疾步朝大皇子那邊走過去。司琪急忙提著嗓子喝道:“長公主殿下到。”
圍著大皇子的宮人們呼啦啦跪倒一片,露出被簇擁在中間的小人兒來。一身大紅色的元寶衣,沒繡金龍,而是用金線配著黑珠線繡成一隻威風凜凜的山林之王,越發把粉雕玉琢的小寶貝襯托的虎頭虎腦。
迎春一見就愛的不行,三步並作兩步趕上前,蹲下身就把大皇子揉進懷裡:“乖寶寶,可還記得姑姑麼?”
大皇子記性十分好,幾個月沒見也還記著人。軟軟的回抱住迎春,蹭了蹭,甜甜的叫:“大姑姑。”迎春眼中的笑意由內而外的散發出來,黛玉估摸著,如果笑意可以用水來衡量,這會兒大概需要讓會水的太監去救大皇子的駕了。
軟軟的大皇子摟緊迎春的脖子,用更甜的聲音模仿母后這幾天一直念叨著的話:“大姑姑,要出嫁。”迎春愣在原地,黛玉也怔了片刻,隨即,清脆的笑聲在御花園上空飄蕩,良久,不息。
連大皇子都記住大姑姑要出嫁這種信息了,可想而知他母后重複得有多麼頻繁。請完安就想趕緊回玉清宮去閉門謝客的迎春被硬拉著,一樣一樣去清點自己的陪嫁之物,聽內務府不歇氣兒的念了一個時辰的嫁妝單子,臉又燙又紅,眼看著快要燒起來了。
為了轉移尷尬,迎春果斷把黛玉也拖下水,然而這樣也不能讓她脫身,只是演變成了兩人一起面紅耳赤的聽匯報罷了。特別是當邢夫人和鳳姐兒陪著惜春也過來以後,還得聽惜春繪聲繪色的描述一路上雲海的酸到倒牙的情話和黎可明結結巴巴的留言轉述。
好不容易到了晚膳時間,大家嚴守食不言的宮規,安靜的用膳。迎春假託旅途勞累,要回宮休息;黛玉則藉口脾胃不適,不想吃飯,也溜了。瓔華讓宮女掌燈引路,迎春和黛玉互相抱怨對方饒舌,結果害彼此都被戲謔了半日,一路嘟囔到分手前,終於言和,相約從明日起互相幫忙解圍。
然而,美好的設想只維持到朝會結束。一下朝,賈璉就帶著兩袖清風,後面跟著一溜捧著、端著、抱著、抬著禮盒的小太監,滿面笑容的拱手道:“給兩位妹妹道喜了,駙馬郡馬都是人中之龍,戰功赫赫,難得的是還鐵漢柔情,行動就不忘兩位妹妹。瞧瞧,這是今早雲將軍派人從平順侯府里送過來的,還有武國公叫人抬來的,據說都是昔日黎小將軍親手打來的戰利品,兩位妹妹要是滿意的,也隨意給我留點兒什麼,帕子也罷,荷包也罷,我也好對人家有個交代。”
迎春和黛玉都跺腳表示拒絕,但賈璉一向都是只挑自己愛聽的聽的,自說自話的指揮兩隊人分別把東西送到寢宮裡,隨後就嬉皮笑臉的磨著兩個妹妹給點兒信物去交差。他算是看出來了,雲海和黎可明這兩個人既有真本事,又有皇兄的信賴和寵愛,前途不可限量,遠超自己這個混吃等死的王爺,先交好上不會錯。
交好的辦法當然是投其所好,雖然賈璉擅長的是吃喝嫖賭,但是在妹夫面前顯然要端莊嚴謹,兩個妹妹都害羞,不肯收禮,更不肯回禮,賈璉就天天幫忙跑腿,熱情洋溢又積極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