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廖知拙笑說道:“只要你不怕旅途勞累,別人的閒言碎語不必去管他,若你實在憂慮,就像你小時候那樣扮作小子模樣,一方面出行方便,另一方面別人縱心有懷疑,終不能確認,也就無事了。”
林黛玉終是高興應了。正巧雪雁來回報宴席已經準備好了,二人就移步往石亭走去。
那石亭並不大,小巧秀麗,六角飛檐,平台四周圍有石欄,一棵數百齡的楓香樹相伴一旁,山石縫隙中灌木叢生。
由於是冬日,亭子四周圍上了障幔,且角落處放置了幾個火盆,二人走了進去,只覺得暖融融的,石桌上也已擺好了酒菜,甚至還擺了瓶水仙花。
林黛玉上前托起白玉酒壺,先斟了一碗酒,只見棕紅色的酒水在晶瑩潤滑的玉碗映襯下,愈發艷麗誘人。她將這碗酒碰到廖知拙跟前,笑說道:“這酒還是哥哥從北疆帶回來的,確是別有一番風味,只是找來搭配這酒的酒具不易,索性就用這套白玉的。只是我想若只我一人用那小小的酒盅不錯,若請哥哥就不搭了,後來就尋來了這三隻淺口小玉碗,這紅白二色相遇,似乎也很不錯!”
廖知拙一隻手接過玉碗,輕啜了小口,咂舌,笑道:“不錯,酸甜交融,滋味綿長,別有趣味。”他頓了下,感嘆道,“當日我也是見這物似不常見,索性帶給妹妹嘗嘗。今日才有閒情細細品嘗,否則,竟錯過了!”
林黛玉款款回道對面凳子上坐下,青鳶上前給她斟了酒,她也端起品嘗了番,說道:“自漢朝葡萄酒興起,至唐最盛,甚至有人詩曰‘蒲桃一杯千日醉,無事九轉學神仙’,將這美酒與仙丹並論,可最終這葡萄酒卻逐漸沒落消失了,也不知是為何。”
廖知拙以前素無觀花賞月、吟詩作賦的閒情逸緻,如今身心放鬆,才有了情致坐在這裡品酒,但若讓他說出些什麼道道來,卻也為難他了。所以他一口飲盡這酒水,笑說道:“我對這些素不了解,只是聽當地日說這酒能駐顏色,才送與妹妹,所以我喝了它,竟是糟蹋了!”
林黛玉佯裝生氣哼笑一聲,道:“就知道哥哥不愛它。”她又轉頭向青鳶道,“把那瓶酒拿出來,給哥哥斟上一杯!”
就見青鳶從一旁的食盒內取出一瓶酒,正是龍興御液。
廖知拙喜笑顏開,伸手接了過來道:“這個正合適!”說完,就就著酒瓶喝了一口,舉步走出帷帳來到石欄旁,一邊喝酒,一邊向遠處眺望。
林黛玉淺笑著也將碗中酒飲盡,兩頰飛紅,竟覺得身輕似燕、飄飄欲仙。
☆、拜年
大年初四這天,天氣晴好,久違的暖陽照在身上,令人身心愉悅。
這日正好是林黛玉去橫山林家拜訪的日子,她穿戴一新,經過幾個月的調養,臉色也紅潤了許多,比之以前的蒼白憔悴,顯得明麗可人。
紫鵑、雪雁陪著黛玉走出小樓,沿著曲折長廊穿過月亮門,走出內院,來到大門口,車馬已經備好。
林黛玉見廖知拙難得穿了身夾雜金線的玄色衣衫,略應了年節,於是笑說道:“哥哥,你可知道咱們這兒非但女子穿華裝麗服,就是男子也多著亮麗衣衫,獨哥哥如此!”說著,她還用手比劃了廖知拙全身上下。
“如此怎樣?我本不喜艷麗服色,衣服還是簡單舒適為上。”廖知拙對艷麗服飾避之如虎倒是有一原由。
廖知拙初來姑蘇的那年踏春節,滿城仕女傾城而出,去郊區踏春賞花。廖知拙正巧從街上過,見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過橋時,恰有三名女子並肩前行擋了去路。
廖知拙正不耐煩,只得高聲喊道:“諸位娘子,且讓讓!”,連喚了兩遍,才有一女郎轉頭,好像意識到廖知拙是在說她們,她非但不主動避讓,反而拉著另兩人的衣衫哈哈大笑,周圍人都沖這邊看了過來,廖知拙只覺得額頭青筋直冒,從未見過如此沒有禮儀的女子。
那三名女子好一會兒,才止了笑,其中一個,走上前來,朗聲道:“兄台,你可是外地來的,你且仔細看看我是妙齡女郎還是七尺男兒?(註:1)”
廖知拙一時被她問得滿頭霧水,他仔細看了看,立刻發現這女郎竟是男兒扮的,身量、服飾、頭飾雖都是女子,容貌也年少,很是俊秀,但眉眼之間卻有著女子少有的英氣,聲音也非女子的婉轉柔媚。只因先前他心中有事,不曾仔細觀察,未曾發覺,不但這女子是男兒,就連另兩人也本是男兒身。
一時,廖知拙站在那裡,竟不知說什麼才好,只覺得“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周圍人司空見慣,倒見他如此驚奇,反而笑不合口。
最後,廖知拙忽見前方路通,只得硬冷著臉撇下這人,匆匆走掉了。聽到身後不絕於耳的笑聲,廖知拙只覺得後背冷汗直流。從此他對艷麗衣衫深惡痛絕,別人不知實情,只以為他是不為五彩所迷。
林黛玉隨意的一句話,倒未想到引起了廖知拙內心的波瀾,她登凳上車,車馬緩緩前行,向蟠門方向行駛。
橫山林家位於姑蘇城西南橫山腳下,背山靠水,宅院依勢而建,宗族齒口繁盛,近幾年也有數人科舉入仕,只多是五品以下的小官。所以當初,橫山林家才不計前嫌與林如海一支重修舊好,就是為了得到林如海的指點。
如今林如海只餘一女,橫山林家不管是出於何種目的,都希望兩家能恢復往來。於是,大年初四這日林黛玉在廖知拙的陪同下,乘坐馬車應邀前往橫山林家。
也不知過了多久,來到一院落的大樟樹下,馬車停了下來,林黛玉扶紫鵑的手下了馬車。大宅院門口早有等候的家丁一面迎接,一面匆匆向主人通報。
不多會兒,大堂兄林賢琪趕來迎接,比之幾年前他越發沉穩有度,疾步上前微笑說道:“猜到就該到了,家父特意打發我出來迎侯。”林黛玉先施禮道謝後又說了新年祝語,一行人便起身向院內走去。
林賢琪一邊走一邊向黛玉等人介紹宅院布局及家族中的情況,他說道:“如今這裡只住這我家和三叔家,二叔、四叔、五叔他們都在外地,今年無法回來過年節,所以兄弟姐妹中,只有六人在,賢琰、賢琳、賢瑛及幼瓊、幼珊。除了幼珊,其他人都與你年齡相當。”
林黛玉在前一日就已經聽廖知拙將橫山林家的情況詳細介紹了一遍,但此時她也不願拂了堂兄的好意,所以她認真又聽了一遍。不多會兒,就來到了正堂大廳內,只見上首端坐著一對中年男女,男的是林賢琪的父親,也正是如今林家的族長林淵,女的正是他夫人林姚氏。而老太太自老太爺病逝後常年吃齋念佛,再不見人,所以此次,她仍不在場。
林黛玉與廖知拙上前一步先行向兩位長輩行禮、恭賀新春,又和堂兄們彼此廝見一番,才各自落座。林源不苟言笑,他極力做出和藹的樣子,安慰自己這個遠房侄女:“你如今且安心在城內住著,有什麼不妥的就托信來,自有你大伯母替你操辦。”林黛玉站起身道謝,林姚氏忙拉起黛玉,輕輕摩挲著她的手,慈愛地說:“早就聽說你從京里回來了,原想請你來玩玩,可巧碰到準備你大堂兄的婚事,家裡亂糟糟的,怕你來了也住不安寧,如今一切辦理妥當,你可一定要多住幾日!”
林黛玉終是高興應了。正巧雪雁來回報宴席已經準備好了,二人就移步往石亭走去。
那石亭並不大,小巧秀麗,六角飛檐,平台四周圍有石欄,一棵數百齡的楓香樹相伴一旁,山石縫隙中灌木叢生。
由於是冬日,亭子四周圍上了障幔,且角落處放置了幾個火盆,二人走了進去,只覺得暖融融的,石桌上也已擺好了酒菜,甚至還擺了瓶水仙花。
林黛玉上前托起白玉酒壺,先斟了一碗酒,只見棕紅色的酒水在晶瑩潤滑的玉碗映襯下,愈發艷麗誘人。她將這碗酒碰到廖知拙跟前,笑說道:“這酒還是哥哥從北疆帶回來的,確是別有一番風味,只是找來搭配這酒的酒具不易,索性就用這套白玉的。只是我想若只我一人用那小小的酒盅不錯,若請哥哥就不搭了,後來就尋來了這三隻淺口小玉碗,這紅白二色相遇,似乎也很不錯!”
廖知拙一隻手接過玉碗,輕啜了小口,咂舌,笑道:“不錯,酸甜交融,滋味綿長,別有趣味。”他頓了下,感嘆道,“當日我也是見這物似不常見,索性帶給妹妹嘗嘗。今日才有閒情細細品嘗,否則,竟錯過了!”
林黛玉款款回道對面凳子上坐下,青鳶上前給她斟了酒,她也端起品嘗了番,說道:“自漢朝葡萄酒興起,至唐最盛,甚至有人詩曰‘蒲桃一杯千日醉,無事九轉學神仙’,將這美酒與仙丹並論,可最終這葡萄酒卻逐漸沒落消失了,也不知是為何。”
廖知拙以前素無觀花賞月、吟詩作賦的閒情逸緻,如今身心放鬆,才有了情致坐在這裡品酒,但若讓他說出些什麼道道來,卻也為難他了。所以他一口飲盡這酒水,笑說道:“我對這些素不了解,只是聽當地日說這酒能駐顏色,才送與妹妹,所以我喝了它,竟是糟蹋了!”
林黛玉佯裝生氣哼笑一聲,道:“就知道哥哥不愛它。”她又轉頭向青鳶道,“把那瓶酒拿出來,給哥哥斟上一杯!”
就見青鳶從一旁的食盒內取出一瓶酒,正是龍興御液。
廖知拙喜笑顏開,伸手接了過來道:“這個正合適!”說完,就就著酒瓶喝了一口,舉步走出帷帳來到石欄旁,一邊喝酒,一邊向遠處眺望。
林黛玉淺笑著也將碗中酒飲盡,兩頰飛紅,竟覺得身輕似燕、飄飄欲仙。
☆、拜年
大年初四這天,天氣晴好,久違的暖陽照在身上,令人身心愉悅。
這日正好是林黛玉去橫山林家拜訪的日子,她穿戴一新,經過幾個月的調養,臉色也紅潤了許多,比之以前的蒼白憔悴,顯得明麗可人。
紫鵑、雪雁陪著黛玉走出小樓,沿著曲折長廊穿過月亮門,走出內院,來到大門口,車馬已經備好。
林黛玉見廖知拙難得穿了身夾雜金線的玄色衣衫,略應了年節,於是笑說道:“哥哥,你可知道咱們這兒非但女子穿華裝麗服,就是男子也多著亮麗衣衫,獨哥哥如此!”說著,她還用手比劃了廖知拙全身上下。
“如此怎樣?我本不喜艷麗服色,衣服還是簡單舒適為上。”廖知拙對艷麗服飾避之如虎倒是有一原由。
廖知拙初來姑蘇的那年踏春節,滿城仕女傾城而出,去郊區踏春賞花。廖知拙正巧從街上過,見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過橋時,恰有三名女子並肩前行擋了去路。
廖知拙正不耐煩,只得高聲喊道:“諸位娘子,且讓讓!”,連喚了兩遍,才有一女郎轉頭,好像意識到廖知拙是在說她們,她非但不主動避讓,反而拉著另兩人的衣衫哈哈大笑,周圍人都沖這邊看了過來,廖知拙只覺得額頭青筋直冒,從未見過如此沒有禮儀的女子。
那三名女子好一會兒,才止了笑,其中一個,走上前來,朗聲道:“兄台,你可是外地來的,你且仔細看看我是妙齡女郎還是七尺男兒?(註:1)”
廖知拙一時被她問得滿頭霧水,他仔細看了看,立刻發現這女郎竟是男兒扮的,身量、服飾、頭飾雖都是女子,容貌也年少,很是俊秀,但眉眼之間卻有著女子少有的英氣,聲音也非女子的婉轉柔媚。只因先前他心中有事,不曾仔細觀察,未曾發覺,不但這女子是男兒,就連另兩人也本是男兒身。
一時,廖知拙站在那裡,竟不知說什麼才好,只覺得“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周圍人司空見慣,倒見他如此驚奇,反而笑不合口。
最後,廖知拙忽見前方路通,只得硬冷著臉撇下這人,匆匆走掉了。聽到身後不絕於耳的笑聲,廖知拙只覺得後背冷汗直流。從此他對艷麗衣衫深惡痛絕,別人不知實情,只以為他是不為五彩所迷。
林黛玉隨意的一句話,倒未想到引起了廖知拙內心的波瀾,她登凳上車,車馬緩緩前行,向蟠門方向行駛。
橫山林家位於姑蘇城西南橫山腳下,背山靠水,宅院依勢而建,宗族齒口繁盛,近幾年也有數人科舉入仕,只多是五品以下的小官。所以當初,橫山林家才不計前嫌與林如海一支重修舊好,就是為了得到林如海的指點。
如今林如海只餘一女,橫山林家不管是出於何種目的,都希望兩家能恢復往來。於是,大年初四這日林黛玉在廖知拙的陪同下,乘坐馬車應邀前往橫山林家。
也不知過了多久,來到一院落的大樟樹下,馬車停了下來,林黛玉扶紫鵑的手下了馬車。大宅院門口早有等候的家丁一面迎接,一面匆匆向主人通報。
不多會兒,大堂兄林賢琪趕來迎接,比之幾年前他越發沉穩有度,疾步上前微笑說道:“猜到就該到了,家父特意打發我出來迎侯。”林黛玉先施禮道謝後又說了新年祝語,一行人便起身向院內走去。
林賢琪一邊走一邊向黛玉等人介紹宅院布局及家族中的情況,他說道:“如今這裡只住這我家和三叔家,二叔、四叔、五叔他們都在外地,今年無法回來過年節,所以兄弟姐妹中,只有六人在,賢琰、賢琳、賢瑛及幼瓊、幼珊。除了幼珊,其他人都與你年齡相當。”
林黛玉在前一日就已經聽廖知拙將橫山林家的情況詳細介紹了一遍,但此時她也不願拂了堂兄的好意,所以她認真又聽了一遍。不多會兒,就來到了正堂大廳內,只見上首端坐著一對中年男女,男的是林賢琪的父親,也正是如今林家的族長林淵,女的正是他夫人林姚氏。而老太太自老太爺病逝後常年吃齋念佛,再不見人,所以此次,她仍不在場。
林黛玉與廖知拙上前一步先行向兩位長輩行禮、恭賀新春,又和堂兄們彼此廝見一番,才各自落座。林源不苟言笑,他極力做出和藹的樣子,安慰自己這個遠房侄女:“你如今且安心在城內住著,有什麼不妥的就托信來,自有你大伯母替你操辦。”林黛玉站起身道謝,林姚氏忙拉起黛玉,輕輕摩挲著她的手,慈愛地說:“早就聽說你從京里回來了,原想請你來玩玩,可巧碰到準備你大堂兄的婚事,家裡亂糟糟的,怕你來了也住不安寧,如今一切辦理妥當,你可一定要多住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