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燭火爆了又爆。
蠟燭燒了一根又一根,直到天明時分,賈赦才把他該寫的全都寫了。
為了怕筆跡露出馬腳,賈赦不得不將每個字都寫得與他的筆跡毫無相似之處。
不然也不至於寫了這麼久。
總算是大功告成了。
賈赦拿起宣紙,眼裡流露出興奮的神色。
眼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泰山封禪眨眼就到。
這次的蝗災一事可以說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解決了。
速度快到連那些七皇子一派的餘孽都不敢厚著臉皮說這是天子之錯,更不用提讓徒源下罪己詔了。
因此,就算是國庫告急這事,也沒有影響徒源的好心情。
徒源的心情好,大臣們也跟著心情好了起來。
“天氣可真不錯。”徒源笑呵呵地說道,“舅舅和賈大人莫要客氣,隨便坐吧。”
他們今夜時分到達的泰山腳下的行宮。
禮部的人今晚要籌備明日泰山封禪所用的一概物品,而其他大臣們自然沒什麼事了。
“謝陛下。”賈赦和章桁虛虛坐了半張椅子。
徒源衝著旁邊伺候的小太監看了一眼。
那小太監心領神會,識趣地出了門,把門帶上。
等小太監出去後,徒源的臉上笑容就如潮水般褪去,他的眉眼間露出了些許憂慮,“舅舅、賈卿家,朕今夜密密找你們來,乃是為了和你們商量一事。”
章桁和賈赦對視了一眼。
“陛下有何事擔憂?”章桁問道。
徒源面帶憂愁,“此事你們也知曉的,國庫告急,軍餉遲遲未能發下,工部也沒有銀子製作震天雷,如今黃將軍在邊疆大退蠻子,朕想,我們可不能拖了黃將軍的後腿。”
原來是這事。
賈赦心裡頭鬆了口氣的同時也大感欣慰。
他本以為徒源會被近日來朝臣們的吹捧給沖昏了頭腦,畢竟剿滅蝗災這功勞,可以說是歷朝歷代君王們都從未實現過的豐功偉業。
沒想到徒源竟然還能保留本心,在泰山封禪這時候還能惦記邊疆戰事。
“陛下有什麼主意嗎?”章桁一向了解徒源,知道他必然是心裡有了想法才會這麼說。
徒源點了點頭,“朕想,這國庫告急,不能夠加重賦稅,如今之計,唯有另尋其他出路。”
章桁心裡大為蔚然。
他點了下頭,“陛下明見,百姓如今正是捉襟見肘的時候,倘若加重賦稅,無疑是火上加油,到時候恐怕會害得百姓賣兒鬻女以填補賦稅,此法不可行,的確也該另尋他法。”
“舅舅說出了朕的心思,但是另尋其他出路恐怕不易。”徒源道,“若是讓朝廷大臣們出,恐怕他們嘴上說得好聽,卻未必肯出多少錢來;若是讓富商們出,他們也未必願意。朕倒是想過,效仿前朝,以一些官位利誘他們捐獻錢銀,又怕大臣們對此有異議。”
賈赦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徒源身居高位,所思所慮的確是得考慮全局。
他考慮的也有道理。
朝廷大臣們自己雖然未必肯捐錢,而且他們也不敢捐太多錢,捐的太多一來犯了眾怒,二來怕引起御史的注意,要是捐的太多了,反被御史彈劾了一道收受賄賂,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但他們不肯捐錢,也未必肯讓富商們以錢換官。
畢竟他們都是多年苦讀又在宦海浮沉多年才能爬到今時今日這樣的位置,如何肯眼睜睜地看著其他人以重金輕而易舉地就得到他們費盡千辛萬苦才得到的東西。
“朕尋你們來,就是想讓你們想想辦法。”徒源說道,眼睛盯著章桁和賈赦二人。
第113章
章桁和賈赦都沉默了片刻。
半晌後, 賈赦抬起頭來,說道:“陛下言之有理,微臣想,要想讓大臣們和富商捐獻錢資,有一辦法。”
“什麼辦法?”徒源急切地問道。
“陛下,自古以來世人都盼著青史留名,諸位大人和富商們想必也是如此,倘若陛下允許, 讓給那些捐獻銀子的大臣和富商立個功德碑, 將他們的名字鐫刻在上頭,想必他們必定會慷慨解囊。”賈赦說道。
他想出這主意不是空口無憑想來的,歷史上曾經有的是富商為了在史書上留下自己的名字,重砸千金,想來如果能有這種立功德碑的機會, 他們絕對不會吝嗇。
章桁的眼睛一亮, “這主意好,恩侯這主意一出,非但那些御史們不會對此說三道四, 而且那些大臣和富商們也都會爭先恐後地出資, 到時候我等再說,將眾人所捐獻錢資也一併列出, 想必他們不但會更加樂意出錢, 而且還會對陛下感恩戴德。”
賈赦忍不住笑了下, 他知道章桁一向狡猾, 但沒想到章桁竟然狡猾到這等程度。
怪不得人家都說章大人能把人家賣了還能讓人家幫著數錢。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徒祿了,徒祿恐怕到死都還不知道,林太醫早就已經是章桁的人了,而建明帝的死卻是章桁借了徒祿的手,將計就計,送了建明帝下去。
可憐的徒祿到死都以為建明帝是死在他的手上,甚至對此還洋洋得意。
卻不知道他早就成了章桁手上的一把刀。
蠟燭燒了一根又一根,直到天明時分,賈赦才把他該寫的全都寫了。
為了怕筆跡露出馬腳,賈赦不得不將每個字都寫得與他的筆跡毫無相似之處。
不然也不至於寫了這麼久。
總算是大功告成了。
賈赦拿起宣紙,眼裡流露出興奮的神色。
眼下,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泰山封禪眨眼就到。
這次的蝗災一事可以說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解決了。
速度快到連那些七皇子一派的餘孽都不敢厚著臉皮說這是天子之錯,更不用提讓徒源下罪己詔了。
因此,就算是國庫告急這事,也沒有影響徒源的好心情。
徒源的心情好,大臣們也跟著心情好了起來。
“天氣可真不錯。”徒源笑呵呵地說道,“舅舅和賈大人莫要客氣,隨便坐吧。”
他們今夜時分到達的泰山腳下的行宮。
禮部的人今晚要籌備明日泰山封禪所用的一概物品,而其他大臣們自然沒什麼事了。
“謝陛下。”賈赦和章桁虛虛坐了半張椅子。
徒源衝著旁邊伺候的小太監看了一眼。
那小太監心領神會,識趣地出了門,把門帶上。
等小太監出去後,徒源的臉上笑容就如潮水般褪去,他的眉眼間露出了些許憂慮,“舅舅、賈卿家,朕今夜密密找你們來,乃是為了和你們商量一事。”
章桁和賈赦對視了一眼。
“陛下有何事擔憂?”章桁問道。
徒源面帶憂愁,“此事你們也知曉的,國庫告急,軍餉遲遲未能發下,工部也沒有銀子製作震天雷,如今黃將軍在邊疆大退蠻子,朕想,我們可不能拖了黃將軍的後腿。”
原來是這事。
賈赦心裡頭鬆了口氣的同時也大感欣慰。
他本以為徒源會被近日來朝臣們的吹捧給沖昏了頭腦,畢竟剿滅蝗災這功勞,可以說是歷朝歷代君王們都從未實現過的豐功偉業。
沒想到徒源竟然還能保留本心,在泰山封禪這時候還能惦記邊疆戰事。
“陛下有什麼主意嗎?”章桁一向了解徒源,知道他必然是心裡有了想法才會這麼說。
徒源點了點頭,“朕想,這國庫告急,不能夠加重賦稅,如今之計,唯有另尋其他出路。”
章桁心裡大為蔚然。
他點了下頭,“陛下明見,百姓如今正是捉襟見肘的時候,倘若加重賦稅,無疑是火上加油,到時候恐怕會害得百姓賣兒鬻女以填補賦稅,此法不可行,的確也該另尋他法。”
“舅舅說出了朕的心思,但是另尋其他出路恐怕不易。”徒源道,“若是讓朝廷大臣們出,恐怕他們嘴上說得好聽,卻未必肯出多少錢來;若是讓富商們出,他們也未必願意。朕倒是想過,效仿前朝,以一些官位利誘他們捐獻錢銀,又怕大臣們對此有異議。”
賈赦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徒源身居高位,所思所慮的確是得考慮全局。
他考慮的也有道理。
朝廷大臣們自己雖然未必肯捐錢,而且他們也不敢捐太多錢,捐的太多一來犯了眾怒,二來怕引起御史的注意,要是捐的太多了,反被御史彈劾了一道收受賄賂,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但他們不肯捐錢,也未必肯讓富商們以錢換官。
畢竟他們都是多年苦讀又在宦海浮沉多年才能爬到今時今日這樣的位置,如何肯眼睜睜地看著其他人以重金輕而易舉地就得到他們費盡千辛萬苦才得到的東西。
“朕尋你們來,就是想讓你們想想辦法。”徒源說道,眼睛盯著章桁和賈赦二人。
第113章
章桁和賈赦都沉默了片刻。
半晌後, 賈赦抬起頭來,說道:“陛下言之有理,微臣想,要想讓大臣們和富商捐獻錢資,有一辦法。”
“什麼辦法?”徒源急切地問道。
“陛下,自古以來世人都盼著青史留名,諸位大人和富商們想必也是如此,倘若陛下允許, 讓給那些捐獻銀子的大臣和富商立個功德碑, 將他們的名字鐫刻在上頭,想必他們必定會慷慨解囊。”賈赦說道。
他想出這主意不是空口無憑想來的,歷史上曾經有的是富商為了在史書上留下自己的名字,重砸千金,想來如果能有這種立功德碑的機會, 他們絕對不會吝嗇。
章桁的眼睛一亮, “這主意好,恩侯這主意一出,非但那些御史們不會對此說三道四, 而且那些大臣和富商們也都會爭先恐後地出資, 到時候我等再說,將眾人所捐獻錢資也一併列出, 想必他們不但會更加樂意出錢, 而且還會對陛下感恩戴德。”
賈赦忍不住笑了下, 他知道章桁一向狡猾, 但沒想到章桁竟然狡猾到這等程度。
怪不得人家都說章大人能把人家賣了還能讓人家幫著數錢。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徒祿了,徒祿恐怕到死都還不知道,林太醫早就已經是章桁的人了,而建明帝的死卻是章桁借了徒祿的手,將計就計,送了建明帝下去。
可憐的徒祿到死都以為建明帝是死在他的手上,甚至對此還洋洋得意。
卻不知道他早就成了章桁手上的一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