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想來陛下得到這批財物,心情不會十分美妙,不過國庫能充裕些,戶部的官員們多少鬆口氣。
另一邊的林如海看看徐懷生,發現他沒開口的意思,身子微微向前傾,拱手向徒明琅問道:“王爺,不知陛下的旨意……”總得知道陛下的旨意,接下來才好行事。
“皇兄另外派人押送甄家的財物入京,至於本王嘛......”徒明琅笑了笑,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樣,“金陵這地兒本王還沒來過,想好好見識見識。”
“臣許久未回金陵,已向陛下請旨多待些日子,正好陪王爺四處看看。”徐懷生笑著道。
徒明琅點點頭,表示兩人已經說好,隨即臉上帶著恰當的關懷,很是貼心地對林如海道:“聽聞府上老夫人近來身子有些不適,跟本王隨行的還有位太醫,林大人領人到府上給老夫人瞧瞧。”
林如海心領神會,想來陛下還有其他事交給王爺,當即就道:“臣替家母多謝王爺,天色不早,不知那位太醫現在何處?”
長使恰當出現,笑眯眯道:“林大人,這邊請。”
林如海再三道謝,行了個禮向徒明琅告辭,這才跟著長使離開。
徒明琅伸了個懶腰,起身往後院去,“本王先去歇一覺,明兒再出門。”想起今天見到的“笑面虎”,徒明琅心裡估算著,回京後一定得讓皇兄好好給他放個假。
江南的事不只甄家,徒明瑾雖未打算一下將江南捋順,但若能趁機拔起地底下的爛根,倒也不錯。
當然,徒明琅二人的任務也不單是這個。
先帝當初手裡可不只宮中的私衛,通政司另有一批人馬,這個時候都還沒到京城報備。
那批人,先帝當初不知花費多少銀兩和心血,可不能任由他們這般消失。
第二日,徒明琅便帶著喬裝打扮的徐懷生在金陵城中四處“遊玩”,大搖大擺的,加上一口的京片兒,普通的百姓只以為是京里來的貴公子。
在城裡玩上許多天,該逛的地兒逛了,該查的消息也查到手,徒明琅便擺宴請金陵的官員們來聚一聚,其中還有些大商人。
因著還在國喪,歌舞奏樂是沒有的,連酒都用茶水代替。
等“客人”到齊,徒明琅才入席。
好些人見著徒明琅身邊的徐懷生,大驚失色,有幾個人甚至失手打翻案几上的茶壺。
這位徐大人是什麼時候到金陵的,陛下不是只派了忠順王爺嗎?
徒明琅卻沒解釋什麼,笑呵呵地擺手,招呼眾人吃好喝好。
眾人苦笑,沒酒沒肉的,怎麼吃好喝好,再說了,提心弔膽的,哪還有心情。
林如海坐在官員們中間,眼裡閃過一絲深思,看來可以讓敏兒收拾家當準備入京了。
林如海是這般想的,可沒想到家中的老夫人突然重病,聖旨還在路上,老夫人就已經去世。不過,這已經是後話。
徒明琅在金陵“攪風攪雨”,弄得江南人心惶惶。
可與此同時,京里卻是一片平靜。
初一這天,顧沁媛到慈安宮給太后請安,太妃們和幾個未嫁的公主都在。
自從先帝駕崩,這些太妃們便頗為不安,她們不敢到乾清宮打擾皇后,便只能上慈安宮多奉承奉承太后,有公主的太妃更是經常帶女兒來慈安宮。
太后心軟,見她們這般,也說不出讓她們少來的話,更何況,這些公主也要喚她一聲母後。
顧沁媛到的時候,殿內的氣氛還算不錯,太后和太妃們聊著衣裳、首飾的,臉上都掛著笑,幾個公主在邊上不時說上一兩句。
見完禮後,太后笑著招手讓顧沁媛坐在她身邊的位置上。
“母后這兒真熱鬧。”顧沁媛笑盈盈道。
太后笑著點點她,便開始說起中秋家宴的事,“今年中秋,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頓飯就是。”
顧沁媛點點頭,道:“好。”說著,目光轉向幾個小姑子,最大的十五,最小的才九歲。
守完孝,最大的這個也該成親。
像是察覺到顧沁媛的視線,玉琪抿著嘴笑,沖她微微點頭。
顧沁媛一愣,臉上也不由露出個笑容來。
等太妃、公主們走後,太后望著幾個小姑娘的背影,不免嘆息一聲。
“你和老七提提,看京里有什麼合適的人選,等孝期一過,就先把玉琪的婚事定下。”太后這般道。
顧沁媛拉著太后的手,“母后慈母心腸,兒臣一定請陛下為公主們挑最好的青年才俊。”
太后拍怕她的手,嗔道:“什麼最好的,要最合適的才最好。”說著,神色有些黯淡,“你父皇並不重視幾個女兒,挑的駙馬多是看家世隨意指的,玉容這些年過的日子,想必你也知道。”
玉容公主是先帝最大的女兒,嫁的是勛貴人家,那位大駙馬生性風流,雖迎娶公主,但並未收斂性子,不能在府里納妾,便往外邊的秦樓楚館去,結果後來染上梅毒,死了。
先帝申斥了大駙馬一家,又派人給公主府送去賞賜,卻沒提讓玉容公主再嫁之事。
玉容公主守著獨女和公主府過活,平日裡除了到宮中請安,便少有出去交際。
以前聽玉容公主的事,顧沁媛只是唏噓一聲,感嘆這時代的女人,嫁人真是好比再投一次胎。
另一邊的林如海看看徐懷生,發現他沒開口的意思,身子微微向前傾,拱手向徒明琅問道:“王爺,不知陛下的旨意……”總得知道陛下的旨意,接下來才好行事。
“皇兄另外派人押送甄家的財物入京,至於本王嘛......”徒明琅笑了笑,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樣,“金陵這地兒本王還沒來過,想好好見識見識。”
“臣許久未回金陵,已向陛下請旨多待些日子,正好陪王爺四處看看。”徐懷生笑著道。
徒明琅點點頭,表示兩人已經說好,隨即臉上帶著恰當的關懷,很是貼心地對林如海道:“聽聞府上老夫人近來身子有些不適,跟本王隨行的還有位太醫,林大人領人到府上給老夫人瞧瞧。”
林如海心領神會,想來陛下還有其他事交給王爺,當即就道:“臣替家母多謝王爺,天色不早,不知那位太醫現在何處?”
長使恰當出現,笑眯眯道:“林大人,這邊請。”
林如海再三道謝,行了個禮向徒明琅告辭,這才跟著長使離開。
徒明琅伸了個懶腰,起身往後院去,“本王先去歇一覺,明兒再出門。”想起今天見到的“笑面虎”,徒明琅心裡估算著,回京後一定得讓皇兄好好給他放個假。
江南的事不只甄家,徒明瑾雖未打算一下將江南捋順,但若能趁機拔起地底下的爛根,倒也不錯。
當然,徒明琅二人的任務也不單是這個。
先帝當初手裡可不只宮中的私衛,通政司另有一批人馬,這個時候都還沒到京城報備。
那批人,先帝當初不知花費多少銀兩和心血,可不能任由他們這般消失。
第二日,徒明琅便帶著喬裝打扮的徐懷生在金陵城中四處“遊玩”,大搖大擺的,加上一口的京片兒,普通的百姓只以為是京里來的貴公子。
在城裡玩上許多天,該逛的地兒逛了,該查的消息也查到手,徒明琅便擺宴請金陵的官員們來聚一聚,其中還有些大商人。
因著還在國喪,歌舞奏樂是沒有的,連酒都用茶水代替。
等“客人”到齊,徒明琅才入席。
好些人見著徒明琅身邊的徐懷生,大驚失色,有幾個人甚至失手打翻案几上的茶壺。
這位徐大人是什麼時候到金陵的,陛下不是只派了忠順王爺嗎?
徒明琅卻沒解釋什麼,笑呵呵地擺手,招呼眾人吃好喝好。
眾人苦笑,沒酒沒肉的,怎麼吃好喝好,再說了,提心弔膽的,哪還有心情。
林如海坐在官員們中間,眼裡閃過一絲深思,看來可以讓敏兒收拾家當準備入京了。
林如海是這般想的,可沒想到家中的老夫人突然重病,聖旨還在路上,老夫人就已經去世。不過,這已經是後話。
徒明琅在金陵“攪風攪雨”,弄得江南人心惶惶。
可與此同時,京里卻是一片平靜。
初一這天,顧沁媛到慈安宮給太后請安,太妃們和幾個未嫁的公主都在。
自從先帝駕崩,這些太妃們便頗為不安,她們不敢到乾清宮打擾皇后,便只能上慈安宮多奉承奉承太后,有公主的太妃更是經常帶女兒來慈安宮。
太后心軟,見她們這般,也說不出讓她們少來的話,更何況,這些公主也要喚她一聲母後。
顧沁媛到的時候,殿內的氣氛還算不錯,太后和太妃們聊著衣裳、首飾的,臉上都掛著笑,幾個公主在邊上不時說上一兩句。
見完禮後,太后笑著招手讓顧沁媛坐在她身邊的位置上。
“母后這兒真熱鬧。”顧沁媛笑盈盈道。
太后笑著點點她,便開始說起中秋家宴的事,“今年中秋,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頓飯就是。”
顧沁媛點點頭,道:“好。”說著,目光轉向幾個小姑子,最大的十五,最小的才九歲。
守完孝,最大的這個也該成親。
像是察覺到顧沁媛的視線,玉琪抿著嘴笑,沖她微微點頭。
顧沁媛一愣,臉上也不由露出個笑容來。
等太妃、公主們走後,太后望著幾個小姑娘的背影,不免嘆息一聲。
“你和老七提提,看京里有什麼合適的人選,等孝期一過,就先把玉琪的婚事定下。”太后這般道。
顧沁媛拉著太后的手,“母后慈母心腸,兒臣一定請陛下為公主們挑最好的青年才俊。”
太后拍怕她的手,嗔道:“什麼最好的,要最合適的才最好。”說著,神色有些黯淡,“你父皇並不重視幾個女兒,挑的駙馬多是看家世隨意指的,玉容這些年過的日子,想必你也知道。”
玉容公主是先帝最大的女兒,嫁的是勛貴人家,那位大駙馬生性風流,雖迎娶公主,但並未收斂性子,不能在府里納妾,便往外邊的秦樓楚館去,結果後來染上梅毒,死了。
先帝申斥了大駙馬一家,又派人給公主府送去賞賜,卻沒提讓玉容公主再嫁之事。
玉容公主守著獨女和公主府過活,平日裡除了到宮中請安,便少有出去交際。
以前聽玉容公主的事,顧沁媛只是唏噓一聲,感嘆這時代的女人,嫁人真是好比再投一次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