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頁
“易之哥哥你看。”黛玉發現了一個書簡, 上面寫的是北寧朝古老的文字, 易之可以看懂。
仔細的看了書簡,易之表情驚訝, 陰差陽錯他竟然找到了北寧國的龍脈。
不但有黃金,竟然還有船隻, 不知是什麼木材做的,船隻沒有腐爛。
書簡上詳細記載了龍脈所在,這是之前皇室遺失的地圖。
這下易之可以和黛玉回北寧朝了, 果然, 黛玉是福寶, 經歷了如此大的災難還能因禍得福!!
兩人沒有著急走,而是在島上歇息了幾日, 路途遙遠,要準備好乾糧才是。
寶藏里價值連城的東西不少,但易之只拿了質輕的容器, 容器裝的是煙漬好的魚,裝上滿滿的果子還有椰子,約莫著足夠到北寧朝。
重新錦鯉俯身的黛玉和易之這一路上順風順水, 沒有遇到任何風浪。
平安無事的來到北寧朝,易之帶著黛玉去了皇宮,皇家的令牌還在,因此易之進宮沒有受到任何阻撓。
麗妃萬萬沒想到易之還能平安歸來,她精心準備的迎接典禮好似成了她天大的笑話。
易之依舊帶著面具,麗妃之前聽過易之在南明朝毀容的事情,如今看來不是謠傳。
不但易之帶著面具,黛玉亦然,黛玉帶的面具是小島中密室里的,做工十分精美。
作為王妃,在正式舉行儀式前黛玉要保持神秘感。
人回來了沒有辦法,麗妃開始想其他的作妖方式,易之的臉是個好的切口,一個王朝怎會讓一個毀容的人作為皇帝,這不是有損國容麼!
“皇上,公子易回來這麼大的事情,該普天同慶才對。”麗妃主動提出。
皇帝看著麗妃,麗妃之前只說易之的壞話,如今這般不知存著什麼心思,表面上皇帝寵愛麗妃,實際上早就離心,到了這個年歲,能守住的不過手中的權利罷了。
“愛妃準備的典禮已經很好。”皇帝道。
“公子易此次回朝是大慶,皇上,這幾年怪事頗多呢。”麗妃撒嬌。
皇帝沉默一陣,最後嗯了一聲,“那就大慶。”
如今皇帝膝下就只有顧容之一個兒子,易之回來算是對皇權的制衡,不管麗妃有什麼心思,易之回來總歸對皇帝有利,大辦不是壞事,皇帝派人保護好易之,在皇宮不能出什麼差錯。
不得不說,麗妃很了解皇帝的心思,知道要如何說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她此番就是讓易之在百姓面前露出他那副丑面容,徹底失去繼承皇位的資格。
易之和黛玉進宮,麗妃代皇后權利親自迎接二人,皇帝只露了一面,做做樣子,對於易之這個兒子,皇帝到現在的感情還十分矛盾。
這麼多年過去,易之對自己這個父皇已然沒了傷心之情,與他而言只有母妃。
看著易之和黛玉皆帶著面具,皇帝以為是南明朝的習俗,沒有在意。
其實只要皇帝在意一點易之事情就不會變的如此麻煩,易之的一生也不會如此坎坷……
“明日就是大典,你們回去好好收拾一番。”麗妃關懷語氣,不知的還以為麗妃是易之的母妃。
對於如此溫柔的麗妃,黛玉卻是喜歡不起來,那種感覺就像是賈府人一般,面上含笑心中卻不知何想。
看著黛玉也帶著面具,麗妃開始腦補,難不成因為易之被毀容後性情大變,把自己的王妃都毀容了??
越想麗妃覺的自己的想法越對,不然幹嘛帶面具,南明朝可沒有帶面具的習俗,且南明朝不可能會配易之一個面容被毀的王妃。
麗妃心裡有了打算,到時候要讓黛玉一起露出容貌,兩個毀容的人在一起絕對是大的衝擊。
當天,皇宮就下了告示,公子易歸國,要普通同慶,有盛大的□□儀式,主角是易之還有代表兩國交好的皇妃黛玉。
北寧國之前那麼多不順,好不容易有個大典可以去去晦氣,民間都穿易之皇子是有福之人,可以沾沾福氣。
輿論的風向真是讓人捉摸不透,易之從小到大是個倒霉寶寶如今卻成了有福之人。
幾乎是北寧朝的都城的全部百姓都來參加這個大典。
當然少不了林如海夫婦,他們終於可以見到自己女兒了,心中好不興奮,如今林如海和賈敏在北寧朝安家,林如海有著不菲家財,日子自然好過,不理政事,林如海就想當一個普通人。
且,黛玉眼看要有弟弟或者了,之前林如海和賈敏一直想著有黛玉一個女兒就好,不想來到北寧朝意外卻發生了,這個年歲,著實算的上老來得子。
劉藥材和盛氏也安家到了北寧朝,本來只是來看看,但是被這裡的風土人情給吸引住,盛氏和劉藥材就沒在走,盛氏在偏院的村里還辦了女子學院,教書育人這事是不分國度的,即便不在自己的家鄉,看到那麼多渴求知識的眼神,盛氏義無反顧。
自家娘子的事業自己當然要支持,劉藥材就拼命的賺銀子,憑著他的醫術加上半夏半家的鼎力相助,劉藥材神醫的名號打出去了,低調了大半輩子的劉藥材忽然出名,備受追捧。
甚至還有人給劉藥材說親事的,這麼厲害的神醫,把女兒嫁過來做小妾也是值得的。
有了媳婦的劉藥材打扮打扮,年歲看起來不過四十左右。
看到有人過來給自己說親事,劉藥材差點嚇死,他最怕的事情就是自家娘子誤解,自己是修了多少輩子的福氣才能讓盛氏嫁給自己呀!
仔細的看了書簡,易之表情驚訝, 陰差陽錯他竟然找到了北寧國的龍脈。
不但有黃金,竟然還有船隻, 不知是什麼木材做的,船隻沒有腐爛。
書簡上詳細記載了龍脈所在,這是之前皇室遺失的地圖。
這下易之可以和黛玉回北寧朝了, 果然, 黛玉是福寶, 經歷了如此大的災難還能因禍得福!!
兩人沒有著急走,而是在島上歇息了幾日, 路途遙遠,要準備好乾糧才是。
寶藏里價值連城的東西不少,但易之只拿了質輕的容器, 容器裝的是煙漬好的魚,裝上滿滿的果子還有椰子,約莫著足夠到北寧朝。
重新錦鯉俯身的黛玉和易之這一路上順風順水, 沒有遇到任何風浪。
平安無事的來到北寧朝,易之帶著黛玉去了皇宮,皇家的令牌還在,因此易之進宮沒有受到任何阻撓。
麗妃萬萬沒想到易之還能平安歸來,她精心準備的迎接典禮好似成了她天大的笑話。
易之依舊帶著面具,麗妃之前聽過易之在南明朝毀容的事情,如今看來不是謠傳。
不但易之帶著面具,黛玉亦然,黛玉帶的面具是小島中密室里的,做工十分精美。
作為王妃,在正式舉行儀式前黛玉要保持神秘感。
人回來了沒有辦法,麗妃開始想其他的作妖方式,易之的臉是個好的切口,一個王朝怎會讓一個毀容的人作為皇帝,這不是有損國容麼!
“皇上,公子易回來這麼大的事情,該普天同慶才對。”麗妃主動提出。
皇帝看著麗妃,麗妃之前只說易之的壞話,如今這般不知存著什麼心思,表面上皇帝寵愛麗妃,實際上早就離心,到了這個年歲,能守住的不過手中的權利罷了。
“愛妃準備的典禮已經很好。”皇帝道。
“公子易此次回朝是大慶,皇上,這幾年怪事頗多呢。”麗妃撒嬌。
皇帝沉默一陣,最後嗯了一聲,“那就大慶。”
如今皇帝膝下就只有顧容之一個兒子,易之回來算是對皇權的制衡,不管麗妃有什麼心思,易之回來總歸對皇帝有利,大辦不是壞事,皇帝派人保護好易之,在皇宮不能出什麼差錯。
不得不說,麗妃很了解皇帝的心思,知道要如何說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她此番就是讓易之在百姓面前露出他那副丑面容,徹底失去繼承皇位的資格。
易之和黛玉進宮,麗妃代皇后權利親自迎接二人,皇帝只露了一面,做做樣子,對於易之這個兒子,皇帝到現在的感情還十分矛盾。
這麼多年過去,易之對自己這個父皇已然沒了傷心之情,與他而言只有母妃。
看著易之和黛玉皆帶著面具,皇帝以為是南明朝的習俗,沒有在意。
其實只要皇帝在意一點易之事情就不會變的如此麻煩,易之的一生也不會如此坎坷……
“明日就是大典,你們回去好好收拾一番。”麗妃關懷語氣,不知的還以為麗妃是易之的母妃。
對於如此溫柔的麗妃,黛玉卻是喜歡不起來,那種感覺就像是賈府人一般,面上含笑心中卻不知何想。
看著黛玉也帶著面具,麗妃開始腦補,難不成因為易之被毀容後性情大變,把自己的王妃都毀容了??
越想麗妃覺的自己的想法越對,不然幹嘛帶面具,南明朝可沒有帶面具的習俗,且南明朝不可能會配易之一個面容被毀的王妃。
麗妃心裡有了打算,到時候要讓黛玉一起露出容貌,兩個毀容的人在一起絕對是大的衝擊。
當天,皇宮就下了告示,公子易歸國,要普通同慶,有盛大的□□儀式,主角是易之還有代表兩國交好的皇妃黛玉。
北寧國之前那麼多不順,好不容易有個大典可以去去晦氣,民間都穿易之皇子是有福之人,可以沾沾福氣。
輿論的風向真是讓人捉摸不透,易之從小到大是個倒霉寶寶如今卻成了有福之人。
幾乎是北寧朝的都城的全部百姓都來參加這個大典。
當然少不了林如海夫婦,他們終於可以見到自己女兒了,心中好不興奮,如今林如海和賈敏在北寧朝安家,林如海有著不菲家財,日子自然好過,不理政事,林如海就想當一個普通人。
且,黛玉眼看要有弟弟或者了,之前林如海和賈敏一直想著有黛玉一個女兒就好,不想來到北寧朝意外卻發生了,這個年歲,著實算的上老來得子。
劉藥材和盛氏也安家到了北寧朝,本來只是來看看,但是被這裡的風土人情給吸引住,盛氏和劉藥材就沒在走,盛氏在偏院的村里還辦了女子學院,教書育人這事是不分國度的,即便不在自己的家鄉,看到那麼多渴求知識的眼神,盛氏義無反顧。
自家娘子的事業自己當然要支持,劉藥材就拼命的賺銀子,憑著他的醫術加上半夏半家的鼎力相助,劉藥材神醫的名號打出去了,低調了大半輩子的劉藥材忽然出名,備受追捧。
甚至還有人給劉藥材說親事的,這麼厲害的神醫,把女兒嫁過來做小妾也是值得的。
有了媳婦的劉藥材打扮打扮,年歲看起來不過四十左右。
看到有人過來給自己說親事,劉藥材差點嚇死,他最怕的事情就是自家娘子誤解,自己是修了多少輩子的福氣才能讓盛氏嫁給自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