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他對這個兄長的家業不是知道的十分清楚,但是可以猜測的出來,不會比他差,應該還要超出不少。
而按照規矩,他百年之後,他家的家產七成都會給他的嫡長子,兩層給其餘的嫡子,剩下的一成才是給庶出的兒子,他後面再沒有嫡出的兒子的話,那麼嫡長子占九成,庶子分到的不能超過一成,那些錢,根本不多。
但如果把這個兒子過繼給兄長的話,他就能擁有跟嫡出的兄長相差無幾的財富,還能得到他大伯這些年來積攢的人脈。
他的正妻雖然有些不滿庶出的兒子也能得到這麼多財產,但是這個庶子過繼出去後她也是有好處的,一個是財產,一成都不用再分了,另外一個就是沒有庶子再在她面前晃來晃去,礙她的眼了。
至於林琪的母親,則是一點都沒有意義,這也有她的血脈,也是她的親孫子,得到好處的是她的孫子,她有什麼不滿的。
得到了他們的同意之後,姜兆殊就請林如海出面,正式把這件事情定了下來。
林琪的那個庶子今年三歲,身體一向康健,虎頭虎腦的,看著也挺討人喜歡。
有了林琪過繼的這個兒子,別的族人自然一腔算盤都打了流水。
這個三周歲的孩子,叫做林晏,之前的名字沒有再用,而取了一個新的,代表著與過去告別。
林晏,就是林恆的嗣子。
他虎頭虎腦的看不出什麼機靈勁來,但是,是不是有讀書的天賦姜兆殊也不是十分在乎他以後會不會考取功名,主要目的還是給林恆留個香火。
就算他以後在讀書上沒有名氣,但是能夠知書達理,守規矩,就滿足他的目的了。
而且吧,就算不是個特別聰明,只是個智商普通的普通人,好好教,一流大學估計懸,但是普通大學應該沒問題,到時候就像林琪這樣考個功名,半生悠哉的做自己的事情,做個富貴閒人,也挺好。
才三歲大的孩子,但是已經可以開始準備啟蒙了,玩伴也要有,不然府上就一個小孩,會覺得寂寞。
姜兆殊請了陳和陳夫子給他啟蒙,他們本就是朋友,他在給賈茂啟蒙完畢之後就在京城內開了一間私塾,專門給一些半大的孩子啟蒙,口碑不錯,把他送去那裡既能學到東西又能擁有朋友,等他回來之後,姜兆殊看書,他也在旁邊練字,這樣相處了一段時間就跟姜兆殊熟絡了起來,會笑容甜甜的喊他爹爹了,本身年紀這麼大的小孩忘性就快。
這一天是林珣小兒子的洗三日。
林珣的子嗣緣分是不錯的,他跟小郡主這些年來生育了四個孩子第一個是兒子,後面生了個女兒,現在又生了一對雙胞胎,龍鳳雙生,湊足了兩個好字。
龍鳳胎本身就是吉兆,林如海很是開懷,特意吩咐了洗三要大辦,不能委屈了他的孫子孫女。
林如海哪怕致仕了,依舊是林家的定海神針,有他在,人的心就安穩。
林如海年輕的時候是個美少年,後來是個美中年,現在老了,頭須皆白,依舊是個美老頭,穿上道袍,隨時可以cos仙風道骨的仙長。
林府大宴賓客,就連皇上都給面子讓太監公公送了賀禮來。
林璵在外主持一方,來不及趕到,沒有參加,只讓心腹送來禮物,黛玉的夫婿就在京城為官,她是夫君兒女都帶齊了,一起來參加兄長孩子的洗三的。
這些年過去,林黛玉跟之前相差不大,扶風弱柳,仿佛沒變化,但是當她的兒子站在身邊,又能清晰的感覺到時光的流逝,她的兒子已經長得跟她一般高了,是一個聰明毓秀的小伙子,年紀輕輕已經傳出才名,並且取得了秀才功名,神童天才的讚譽不絕於耳,完美的繼承了林妹妹的詩才,做出來的詩詞極具靈性。
是一個每每姜兆殊看了就會會心一笑的孩子。
賈璉也來了,帶著王熙鳳,還有他的嫡長子賈茂,賈茂的學問比他這個當老爹的好,他自己是不耐去聽,也不耐煩去看那些四書五經的,他的兒子則不枉費他費了那麼多心思,已經有了秀才功名,舉人雖然還不到火候,但他還年輕,不是沒有機會,等考中了舉人,就算不能考中進士,入朝為官的路也比他好走一些。
有沒有功名,差距就是這麼明顯。
所有經歷過正經科舉上來的官員會對他們憑著功勳、買官進朝為官的人有偏見,有意無意的,晉升的路子就被堵塞了很多。
雖然在他們那些人中也有鄙視鏈,一甲的鄙視二甲,進士鄙視同進士,同進士鄙視舉人……
他對著林珣他們笑的真情實意,恭喜林珣喜得貴子貴女。
誰叫林珣記在賈敏的名下,這就是名分,這就是大義,他們就是正經的親戚,林家繁榮,他們就能沾光,自然希望林家這棵樹,越樹大根深越好。
姜兆殊有些感慨。
賈家跟原著里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元春出宮,進了謹郡王的後院當側妃,幾乎銷聲匿跡,自然也就沒有後來的賢德妃,也就沒有省親,也就沒有了大觀園,而且王氏的事情被揭發,又分家了,危害沒有那麼大,王熙鳳沒有被追究,賈璉在四皇子登基之前投誠,把家裡的底說了,於是他們逃脫了抄家的命運,不過有些人家就沒有了,而是走上了原著一般的老路,比如說周貴妃。
而按照規矩,他百年之後,他家的家產七成都會給他的嫡長子,兩層給其餘的嫡子,剩下的一成才是給庶出的兒子,他後面再沒有嫡出的兒子的話,那麼嫡長子占九成,庶子分到的不能超過一成,那些錢,根本不多。
但如果把這個兒子過繼給兄長的話,他就能擁有跟嫡出的兄長相差無幾的財富,還能得到他大伯這些年來積攢的人脈。
他的正妻雖然有些不滿庶出的兒子也能得到這麼多財產,但是這個庶子過繼出去後她也是有好處的,一個是財產,一成都不用再分了,另外一個就是沒有庶子再在她面前晃來晃去,礙她的眼了。
至於林琪的母親,則是一點都沒有意義,這也有她的血脈,也是她的親孫子,得到好處的是她的孫子,她有什麼不滿的。
得到了他們的同意之後,姜兆殊就請林如海出面,正式把這件事情定了下來。
林琪的那個庶子今年三歲,身體一向康健,虎頭虎腦的,看著也挺討人喜歡。
有了林琪過繼的這個兒子,別的族人自然一腔算盤都打了流水。
這個三周歲的孩子,叫做林晏,之前的名字沒有再用,而取了一個新的,代表著與過去告別。
林晏,就是林恆的嗣子。
他虎頭虎腦的看不出什麼機靈勁來,但是,是不是有讀書的天賦姜兆殊也不是十分在乎他以後會不會考取功名,主要目的還是給林恆留個香火。
就算他以後在讀書上沒有名氣,但是能夠知書達理,守規矩,就滿足他的目的了。
而且吧,就算不是個特別聰明,只是個智商普通的普通人,好好教,一流大學估計懸,但是普通大學應該沒問題,到時候就像林琪這樣考個功名,半生悠哉的做自己的事情,做個富貴閒人,也挺好。
才三歲大的孩子,但是已經可以開始準備啟蒙了,玩伴也要有,不然府上就一個小孩,會覺得寂寞。
姜兆殊請了陳和陳夫子給他啟蒙,他們本就是朋友,他在給賈茂啟蒙完畢之後就在京城內開了一間私塾,專門給一些半大的孩子啟蒙,口碑不錯,把他送去那裡既能學到東西又能擁有朋友,等他回來之後,姜兆殊看書,他也在旁邊練字,這樣相處了一段時間就跟姜兆殊熟絡了起來,會笑容甜甜的喊他爹爹了,本身年紀這麼大的小孩忘性就快。
這一天是林珣小兒子的洗三日。
林珣的子嗣緣分是不錯的,他跟小郡主這些年來生育了四個孩子第一個是兒子,後面生了個女兒,現在又生了一對雙胞胎,龍鳳雙生,湊足了兩個好字。
龍鳳胎本身就是吉兆,林如海很是開懷,特意吩咐了洗三要大辦,不能委屈了他的孫子孫女。
林如海哪怕致仕了,依舊是林家的定海神針,有他在,人的心就安穩。
林如海年輕的時候是個美少年,後來是個美中年,現在老了,頭須皆白,依舊是個美老頭,穿上道袍,隨時可以cos仙風道骨的仙長。
林府大宴賓客,就連皇上都給面子讓太監公公送了賀禮來。
林璵在外主持一方,來不及趕到,沒有參加,只讓心腹送來禮物,黛玉的夫婿就在京城為官,她是夫君兒女都帶齊了,一起來參加兄長孩子的洗三的。
這些年過去,林黛玉跟之前相差不大,扶風弱柳,仿佛沒變化,但是當她的兒子站在身邊,又能清晰的感覺到時光的流逝,她的兒子已經長得跟她一般高了,是一個聰明毓秀的小伙子,年紀輕輕已經傳出才名,並且取得了秀才功名,神童天才的讚譽不絕於耳,完美的繼承了林妹妹的詩才,做出來的詩詞極具靈性。
是一個每每姜兆殊看了就會會心一笑的孩子。
賈璉也來了,帶著王熙鳳,還有他的嫡長子賈茂,賈茂的學問比他這個當老爹的好,他自己是不耐去聽,也不耐煩去看那些四書五經的,他的兒子則不枉費他費了那麼多心思,已經有了秀才功名,舉人雖然還不到火候,但他還年輕,不是沒有機會,等考中了舉人,就算不能考中進士,入朝為官的路也比他好走一些。
有沒有功名,差距就是這麼明顯。
所有經歷過正經科舉上來的官員會對他們憑著功勳、買官進朝為官的人有偏見,有意無意的,晉升的路子就被堵塞了很多。
雖然在他們那些人中也有鄙視鏈,一甲的鄙視二甲,進士鄙視同進士,同進士鄙視舉人……
他對著林珣他們笑的真情實意,恭喜林珣喜得貴子貴女。
誰叫林珣記在賈敏的名下,這就是名分,這就是大義,他們就是正經的親戚,林家繁榮,他們就能沾光,自然希望林家這棵樹,越樹大根深越好。
姜兆殊有些感慨。
賈家跟原著里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元春出宮,進了謹郡王的後院當側妃,幾乎銷聲匿跡,自然也就沒有後來的賢德妃,也就沒有省親,也就沒有了大觀園,而且王氏的事情被揭發,又分家了,危害沒有那麼大,王熙鳳沒有被追究,賈璉在四皇子登基之前投誠,把家裡的底說了,於是他們逃脫了抄家的命運,不過有些人家就沒有了,而是走上了原著一般的老路,比如說周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