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如海把這事兒和自己夫人提了一嘴,賈敏也是有些無語,自己母親還不如將話敞開了說顯得坦蕩,這般苟苟且且的行為真不是君子所為。

  「岳母本來也不是君子啊……」

  一邊信不過內兄會幫忙一邊還想找他幫忙,如此行為心中怎能坦蕩?這些林如海就沒和賈敏說了。岳母若是一直不開口也好,倒是讓他省了不少的事兒。

  賈母一次引話題不成功就泄了氣,不斷安慰自己其實女婿是個文官,幫不到她的政兒什麼,還是等回去看看老大在二皇子和四皇子那邊是怎麼說的吧。

  在江南待了一個多月,賈母最終還是沒有和林如海提起要幫扶賈政的事情。林如海和賈敏在送別的時候都鬆了口氣,希望年底百官考核進京的時候也能這樣。

  甄家為皇帝修建的避暑山莊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是按照皇帝的喜好來的,所以皇帝頭一回生出夏天怎麼這麼快就過去了的想法。要不是太子寫信勸諫,皇帝還想再在避暑山莊待兩個月。

  一旦嘗到了甜頭就不想再過苦日子,坐擁大齊江山的皇帝陛下也是如此。

  「避暑山莊有了,再來個避寒山莊嘛……」回到京城坐在龍椅上的皇帝衝著一臉無奈的太子說道。

  雖然自古以來太子都希望他們父皇早些將權力轉交到他們手上,但權力過多有的時候並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在下面的弟弟心思各異,不少人盯著太子之位的時候。

  auzw.com

  還是讓他們父皇先震懾著吧。

  皇帝其實也就是先說說,爽快爽快嘴巴。他才因為多在避暑山莊待了半個月被御史噴了一通,不能這麼大張旗鼓,得找個合適得理由才行。雖然說薅羊毛不能光挑一隻羊,但甄家這隻大肥羊實在是吃了他太多銀子了,不薅甄家心難受。

  吃相好看一點就是了……

  江南都成了甄家的大本營,不用麻煩修建什麼行宮,直接住在甄家就行。等抄了甄家,甄家的宅子就改名叫行宮。

  太子自然是樂意看甄家被抄家倒台的,剩下的弟弟就算不和他一條心也從來沒給他添過亂。

  「父皇想去江南,兒臣自然支持父皇。只是懇請父皇南巡的時候也帶上兒臣,兒臣都好久沒離開京城出去瞧瞧了。」

  這種直白的話太子在他母后去世以後就再也沒說過了,這還是時隔二十多年頭一回。皇帝愣了一下神,仔細一想確實是很久沒帶著太子出去巡遊了。

  皇帝離京城由太子坐鎮,這原本就是大齊的定例。不過在沒有太子的朝代,也有過幾位皇子聯合坐鎮的情況。皇帝覺得太子這麼多年都未曾主動提過什麼要求,如今只是想借著南巡好好休息一下,點點頭答應了下來。

  太子很久以前就想離開京城到大齊的其他地方瞧一瞧了,只是不知道該如何向他父皇說明。既擔心他父皇誤會他,又擔心御史瞎噴他。不過得知他順母妃就是直接和他父皇說想去跟著避暑,他父皇就真帶著去了以後,太子覺得可以試一試。

  就像他四弟說的那樣,父皇又不是肚子裡的蛔蟲。自己都不和父皇說,父皇怎麼能知道你想要什麼。

  沒想到他父皇還真的答應了南巡的時候帶上他。投桃報李,太子在皇帝讓他舉薦監國皇子的時候選了他四弟和二弟。

  一文一武,一點毛病都沒有。

  司徒琛和賈赦都是老熟人了,直接拿銀子表示感謝。而二皇子突然得到監國的權力就有些激動了,琢磨著他沒他四弟那麼有錢,乾脆就同意了賈赦之前說過的事情,讓賈政到太僕寺好了。

  二皇子和賈赦都心知肚明是怎麼一回事,但賈母和賈政都以為老天爺終於開眼了。

  賈母準備了一萬兩銀子讓賈赦去給二皇子,二皇子看著這一打銀票高興得不得了。得到了監國的權力不說,還有銀票可以拿。不過二皇子也沒混了頭腦,直接就按照他四弟告訴他的,抽出五千兩交給了賈赦作為感謝。

  用五千兩為賈政安排一個掃馬糞的活兒,這「買賣」真划算。

  因為辦成了將賈政從京營調去太僕寺得事情,賈母對賈赦得態度好了不少。得知大兒媳生病了,立馬把王夫人攆到佛堂里讓她為她嫂子念經祈福。張氏得知了這個消息只是呵呵了兩聲,王氏那女人會為她祈福?

  怕是巴不得自己早點去死呢!

  張氏生完賈璉雖然一直仔細養著,但太醫私下裡告訴賈赦當初能將張氏從鬼門關拉回來已經算是奇蹟了,但奇蹟未必每次都能出現,張氏得脈象就像是一個漏水得水桶,無論怎麼補只是讓水漏得慢一些而已……

  「呸呸,別說過頭的話,咱還等著給璉兒挑媳婦呢……想吃點什麼?新弄出來的梨罐頭要不要嘗嘗?」賈赦沒去太僕寺也沒去戶部衙門,始終在家裡陪著張氏。

  久病自成醫,張氏對自己的身子狀況心中有數。

  隨著天氣逐漸轉涼,張氏的身子越來越弱,知道閻王爺終究是要帶她走了。

  「養不教父之過,你可一定要把璉兒教育好,要不然我化成鬼把你那些銀子都給你搬走!」張氏說了句狠話,隨後又將身上的錦鯉玉佩還給賈赦說道:「這玉佩或許真的有靈性,但用在我身上白瞎了……」

  張氏覺得自己能多拖延這幾個月就是靠這塊玉佩的靈性,但自己終究是將死之人,再上好的天材地寶也敵不過閻王爺的生死簿,不如用在合適的地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