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陛下,李光弼知道昨晚的事情,但他卻沒有稟報陛下,他是肯定要拼死一搏的。但這也恰恰說明,他自己知道他是沒有退路的。李相誓死一搏的心思固然令人欽佩,然而要將陛下綁在一起冒如此風險,那便是他的不忠了。臣心急如焚,恨不得拿自己的人頭去給王源,讓他退兵。可是老臣的頭王源不要啊,他要的是李光弼的人頭。陛下是重情義之人,不忍這麼做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陛下此時之仁,很可能便葬送了江山社稷,葬送了身家性命啊。陛下,可不能再猶豫了。」鄭秋山一瓢瓢的火上澆油著,他必須要促使李瑁下定決心。

  李瑁啞聲道:「當真非要這麼做不可了麼?朕……朕覺得還是要跟李光弼說一說,聽聽他的意見。萬一……」

  鄭秋山忙擺手道:「陛下,萬萬不可啊。陛下你也不想想,這樣的事情能明說麼?陛下身邊的禁軍可都是李光弼的人啊,您還跟李光弼商議?那不是逼著李光弼造反麼?只能趁著他不注意的時候,召他前來,一了百了。陛下若覺心中不忍,厚葬封賞他的家人,給予他極高的褒獎也就是了。對外便說李光弼操勞過度而死,也避免了他的那些手下起來作亂。地點嘛,便選擇在儀鳳閣,那裡是後宮,無需擔心禁軍。老臣帶些人手預先埋伏在那裡聽候差遣便是。」

  李瑁呆呆的站在那裡不出聲,鄭秋山長嘆一聲,搖頭道:「罷了,罷了,陛下聽不進老臣之言,老臣也不勸了。老臣陪著陛下一起死便是。城破之時,王源那廝想要殺陛下,便先從老臣的屍體上踩過去。老臣告退,陛下保重。老臣要帶著兒子們上城死戰。」

  鄭秋山磕了個頭站起身來,轉身朝外踉蹌退去。行到暖閣門口時,李瑁的聲音從後方傳來:「國丈……就……就按你說的辦吧。傳旨……叫李光弼……去儀鳳閣見朕。」

  鄭秋山眼中露出一絲笑意,回身來躬身行禮道:「陛下聖明,老臣……遵旨!」

  ……

  李光弼一早起來隨便吃了些粥飯便帶著親兵趕往西市南街口。整個西城民坊已經以永安渠為界,形成了連接民坊的三四條防線。李光弼已經下定了一旦城破之後便將和神策軍展開坊間巷戰的決心。

  李光弼知道,這麼做是有勝算的,因為神策軍的強大重在他們的兵器火器的兇猛,以及他們比自己的多的多的騎兵兵馬。大規模的野外作戰,神策軍已經難以戰勝,這一點在通州之戰中已經得到了證明,但若進入民坊之間的巷戰,神策軍的優勢將蕩然無存。在民坊街巷之間縱橫的防禦體系可以打散對方的兵馬,己方的兵力優勢便可以得到發揮。

  這段時間神策軍按兵不動,這給了李光弼更多的加快建設工事的時間。李光弼根本不想去知道為何神策軍按兵不動,他只知道要抓緊寶貴的時間去做準備,做到萬無一失。

  站在西市南邊的高大坊牆上,李光弼黑瘦的臉龐上有了些欣慰之意。因為在他眼前,一張密如蛛網一般的防禦工事已經初見規模。如果城池告破,守軍可快速退防於這些防線之中。坊牆之上,街巷之間,會立刻成為守軍射殺對方沖入城中的兵馬的獵殺場。為了做到這一切,李光弼費了很大的氣力,他從未感到如此的疲倦和壓力,但此刻他卻又從未感到如此的安心。

  「李相,李相在哪兒?」一個尖利的聲音在下方蠕動的人群中響起。李光弼低頭看去,只見幾名內侍正在牆根下亂糟糟的場地上亂走。當先那人白白胖胖,步履蹣跚,卻是黃安。

  「黃內監,本相在這裡呢,你怎麼來了?」李光弼從石階上緩步而下,大聲笑道。

  黃安也看到了李光弼,臉上滿是笑意道:「李相國,叫奴婢好找。陛下要見你呢,請李相隨我進宮去。」

  李光弼笑道:「哦?陛下怎知我也想去見他?本相正要稟報陛下,城西的防禦工事已經接近完工的消息呢。」

  黃安一挑大指道:「還是李相能幹,陛下經常在奴婢面前誇讚李相。說若不是李相,朝廷便亂了。如此好消息,那正好去跟陛下稟報,叫陛下也高興高興。」

  李光弼呵呵笑著,命人帶馬過來,上了馬之後趕著黃安等人往東城興慶宮方向而去。路上黃安有一搭沒一搭的跟李光弼聊著,東拉西扯的沒個正事。若是在以前,李光弼可沒心情跟他囉嗦。但此刻心情不錯,便也跟他說上幾句。

  不久後,眾人抵達興慶宮中,李光弼習慣性的往南熏殿方向行去,黃安卻笑眯眯的道:「相國,陛下在儀鳳閣見你,請跟我來。」

  李光弼有些奇怪,儀鳳閣是興慶宮東北角一個僻靜的院落,那裡並無后妃居住,更不是陛下的居所,不知為何陛下要在那裡召見自己。但他並沒有多想,跟著黃安等人前往儀鳳閣方向。

  一行人很快到達儀鳳閣之前的一處垂門,門口站著幾名內侍守著。見到黃安和李光弼,他們紛紛行禮。

  黃安止步轉身,對李光弼乾笑兩聲道:「李相國,您只能一個人進去,這十幾位隨行的兄弟,便只能留在這裡了。」

  李光弼笑道:「無妨。」轉頭吩咐十幾名貼身親衛道:「你們留在這裡等我。」

  黃安笑道:「多謝李相體諒,還有……李相身上的兵刃……也留下吧。」

  李光弼愣了愣,笑道:「我從來都是配兵刃見駕的,怎地現在這麼森嚴了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