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源點點頭,伸手拿了綠葉兒手中的燈籠提著出了門,從杏樹之間的小道來到院門前,果見黃三提著燈籠站在門口,正焦急的東張西望。

  「哎呀,二郎,可找到你了。找了好幾個院子都沒找到你,沒想到卻是在這裡。」黃三忙迎上來到。

  王源皺眉道:「怎麼會找不到我?你去了十二娘那裡麼?她沒告訴你我來這裡了?」

  黃三咂嘴道:「十二娘只命人告訴我說不知道你去了那裡,便關了門。我也不敢多問。只得幾位夫人的院子裡都跑了一趟。還是蘭夫人提點我說可能在杏園,不然我還得跑幾處。」

  王源翻翻白眼無語,自己來杏園十二娘可是知道的,她這是又醋勁犯了。這女子一不高興,誰的帳也不買。

  「罷了,什麼事這大晚上跑進來稟報?明日不能說麼?」

  「我也不想啊,可是那顏真卿真的執拗,我說了二郎肯定已經睡了,他偏不肯走,非要我稟報進來,說今晚無論如何要見到二郎。我這不也是沒法子麼?」黃三無奈的道。

  王源愣了愣道:「原來是顏真卿要見我。」

  「可不是麼?這位顏先生簡直是頭犟驢,無論如何也要見你,我也不能丟他在前廳不管,便只能來稟報了。我可不是故意來打攪你,我知道今日一天你也夠累的。」黃三絮絮叨叨的道。

  王源點頭,擺手道:「罷了,你去請他去書房,我這便去見他便是。」

  黃三連忙點頭答應,提著燈籠匆匆去了。

  王源獨自往書房走,心裡盤算著顏真卿的來意。今天岷江邊上的競渡活動時,顏真卿並未到場。王源抽空問了韋見素,韋見素說他其實去請了顏真卿,可是顏真卿推說頭痛不願前來,韋見素便也只能由他。鑑於顏真卿最近的行為和言論,王源其實也很頭痛。王源不願和顏真卿走到這一步,對於顏真卿,王源其實還是心懷敬意的。這個人的出發點從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他堅信的理念。理念的不合導致了相處中的不融洽,但其實顏真卿還是個耿直無私的人,王源絕不願和顏真卿的關係變的勢同水火。

  實際上顏真卿對王源其實也沒什麼威脅,雖然這個倔強的人有時候讓王源很是撓頭,但王源還沒有到不能容忍他的地步。王源決定,不管今晚顏真卿來見自己又是因為什麼事來興師問罪,自己該好好的和他談一談,最好能爭取他在自己身邊。因為這個人的存在不僅是對自己,而是對所有人都有一種無形的壓力。他敢於直言這一點若加以引導利用,那是極有裨益的。

  王源來到書房之中不久,熱茶剛剛沏好,便聽到外邊傳來黃三的聲音:「顏先生,二郎就在書房,您去見他吧。我命僕役在院門口等著你,晚些你出來時他們會領你出府。」

  「好好,多謝了。」顏真卿低沉的聲音傳來。

  王源站起身來,緩步來到門口。但見顏真卿的身影出現在了廊下。王源朗聲笑道:「顏平章,你來了,快請進來坐,茶都給你沏好了。」

  顏真卿沒想到王源居然站在門口迎接他,忙停步恭敬的長鞠一禮沉聲道:「憊夜來見相國,實在失禮之極,還請相國原宥。」

  王源笑著還禮道:「說的什麼話?我王源的府邸大門永遠朝著顏平章打開,慢說是此刻,便是半夜三更聽說你顏平章來見,我也會從被窩爬起來見你。請,請。」

  「多謝相國。」顏真卿再次拱手,緩步進了書房之中。

  二人對坐案旁而定,王源將茶水移到顏真卿的面前,顏真卿忙半起身致謝。二人再次落座之後,王源微笑著雙目炯炯的看著顏真卿不語,等待著顏真卿開口。

  顏真卿似乎有些窘迫,一時不知如何開口,於是移開目光打量著王源寬大的書房和氣派的大書案。看見書案上一本翻開的用鎮尺鎮著的書本,於是咳嗽一聲笑問道:「相國這書房中藏書頗豐,雖為我大唐名帥,但依舊不改書生本色呢。忙裡偷閒依舊讀書不輟,真卿佩服之至。」

  王源笑道:「你我本就是讀書人,閒暇時多讀書還是有好處的。顏平章平日難道不讀書了麼?」

  顏真卿道:「豈敢不讀,一日不讀書,便如一日不食,身心均有疲乏之感。」

  王源點頭道:「那就是了,說到底,你我都是文人,沒書讀可是很難受的一件事。不知顏平章最近在讀什麼書?」

  顏真卿笑道:「說出來不怕相國笑話,我最近在重讀《論語》和《荀子》。我知道這都是人人讀爛了的書,恐有人都能倒背如流了。然而我敢說,真正讀到精髓之中,並且理解其意的怕是沒幾個。我最近讀到一篇論語,心中深有感悟。」

  王源微笑道:「哦?哪一篇?」

  顏真卿抬頭看著王源道:「公冶長篇。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己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告知新令尹,何如?子曰:忠。」

  王源一聽,頓時心如明鏡一般。論語公冶長篇正是孔子忠君思想中的一則。說的是子張問孔子,楚國的子文三次出任令尹,沒有一點高興的神色;三次被罷免,也沒有絲毫怨恨。孔子給出的評價是,這個人是忠臣。顏真卿提出這一篇來,便是在隱晦的告訴王源,作為一名臣子,應該以子文為榜樣,身居要職或者被貶職處罰都不能有怨恨,那才是忠臣的行為。王源隱約猜到了顏真卿的來意了,看來今天他是來給自己上課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