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派胡言,一派胡言。王源,你好大的膽子,竟然說出這些大逆不道的話來。朕知道你對朕不滿,和瑁兒也有嫌隙。但你怎能如此胡言亂語,如此詆毀污衊我們?朕痛心之極,朕對你王源不薄啊,瑁兒也對你極為敬重,你怎麼能這麼做?」玄宗面色發白,喃喃道。

  王源冷笑道:「我一派胡言?我說的話怕正是事實吧。你原先可能還存有幻想,還對你這個兒子抱有希望。但現在你明白了,一旦回到長安,你這個兒子是不會容你活著的,所以你怕了,你寧願死在成都也不回長安。那是因為你知道在成都我是絕對不會動你的,你吃准了我不敢對你造次。可是太上皇,你以為我王源還會容你這麼任性麼?我說了,不管你願不願意,我都要送你會長安,讓你和你的那個寶貝兒子去會會面。你們父子很久沒見面了,你難道不想他們麼?」

  玄宗怔怔的看著王源道:「王源,朕待你不薄,你有今日難道不是朕的恩寵麼?你怎能這麼做?難道你當真要造反麼?」

  王源冷笑道:「太上皇,你對我確實不薄,但我王源待你們李家便薄了麼?我王源這幾年,哪一天過得是安生日子?不是在的浴血廝殺的沙場之上與敵血戰,便是在餐風飲雪奔波勞累的路途之中。我不敢說有多大的功勞,但我王源曾經一心一意的為大唐效力,期望大唐江山和百姓們能更穩固更安逸。然而,最終我卻引來了無數的猜忌。你敢說你對我王源全心全意的信任麼?你們到處散布我有謀反之心的謠言,不遺餘力的用手段來牽制我。我在前方征戰,你在後方夥同房琯和壽王斷我的軍糧,斷我的後路。我一心一意的平叛殺敵,安置百姓。你父子卻跑去和回紇人商議借兵,不惜以割城裂地為代價引胡兵而來,只為了能提前打下長安城控制長安城。生恐我控制了長安後對你李家皇權產生威脅。我說的不是事實麼?」

  「朕授予你相國之職,給予你軍務自專之權,這難道不是對你的信任?王源,你太偏激了,你想的太偏差了。朕豈是你想的那樣?」玄宗叫道。

  「相國之職?你以為我想要任此職麼?房琯死後太上皇硬是要將相國之職加於我身,你以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你便是要天下人將房琯之死和我當上相國的事情聯繫起來罷了。後來也確實如你所願了,市井之中紛紛傳言我為了攫取相位而殺了房琯,令我名聲大損。還有那軍務自專之權,那可不是你想給的,而是你不得不給。潼關一戰的責任在誰?還不是因為朝廷既要用人卻又在後方掣肘?派了和內侍去拉後退。一個宮中的內侍懂的什麼打仗?可他的話偏偏太上皇卻信了。封常清被殺了,高仙芝被罷了官。數十萬兵馬毀於一旦。潼關失守,長安失守,太上皇你也倉皇西逃,這都是極大的教訓。但最可笑的是,有了這麼大的教訓後,太上皇您沒能汲取教訓,還要在軍務上指手畫腳,當真是悲哀之事。太上皇要臣領軍平叛,臣當然不能步前車之覆轍,所以臣便只能提出軍務自專的條件,那也是為了能更為順利的平息安祿山的叛亂。然而卻又被你們看成是剛愎自用,擁兵自重。」

  玄宗擺手道:「那些過去的事情說他作甚?朕後來不是給封常清平反了麼?朕也沒有抹殺你的功勞。聽說這次朝廷宣旨,你已經被封為郡王,這難道不是朝廷對你的恩寵?」

  王源呵呵笑道:「什麼恩寵,不過是安我之心罷了。太上皇難道不知道此舉的用意?何必再打啞謎?」

  玄宗忽然指著王源的鼻子怒喝道:「王源,天下是我李家的,你們都是食我李家的俸祿的臣子,為我李家效力,難道不是天經地義?慢說朝廷對你王源不薄,便是你受了委屈,那又如何?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才是忠君之道。」

  王源冷聲喝道:「太上皇,收回你那一套好麼?這等話你騙騙顏真卿他們還成,想來騙我,那你可就錯了。」

  「放肆。你太放肆!你想幹什麼?今日你是跟朕攤牌,要造反麼?」玄宗怒喝道。

  王源冷笑道:「太上皇,你除了拿這些話來嚇唬人,還有沒有些新意?但凡不如你們的意,便統統是造反麼?我現在到是有些同情安祿山了。他卻有造反之心,但也何嘗不是被你們嚇唬的。造反的大帽子一旦扣到頭上,便再也沒有退路了。所以我想,即便他不想造反,遲早也會被逼著造反的。」

  「荒謬之極,你居然還同情起安祿山來了。這等逆賊意圖奪我大唐江山,你還居然替他說話。」玄宗面色鐵青,咬牙怒道。

  王源靜靜的看著玄宗道:「太上皇,有個問題我想請問您。但凡不服你李家之命,便是該天誅地滅之人麼?」

  「那是當然,我李家乃真龍天子,授命於天統率萬民,此乃天意。但凡不遵皇命者,均為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玄宗挺直身子喝道。

  王源呵呵一笑道:「你李家是真龍天子?那麼你李家奪了大隋江山的時候,在乎過大隋皇族的感受麼?若隋朝皇帝問高祖為何要造反奪他的江山,高祖又該怎麼回答?」

  玄宗張口半晌,喝道:「隋朝氣數已盡,天下大亂之時,高祖應天命而出,是為天降大任,有何不妥?」

  王源冷笑道:「那麼現在呢?焉知不是大唐氣數已盡?焉知天命不是降於他人?你又怎能說這些人都是造反?那可是順天而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