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仙芝沉吟道:「二郎所言不差,他正是這麼打算的。所以可以用土地城池抵押借兵,他是不顧一切了。二郎打算怎麼做?」

  王源道:「我將兄長請來,便是要商議此事。我的打算是,出兵朔方,將回紇人趕出大唐。我不能容回紇人侵占邊境之地,一旦他們立穩腳跟,加固城防,那將後患無窮。而且這些回紇人正在殘害北境的百姓們,這些百姓剛剛經歷了叛亂,好容易等到叛亂平息,卻又淪為胡虜之手,受其欺凌殘害,這是我決不能容忍的。」

  「但你就這麼出兵攻擊回紇人,李瑁能允許麼?到時候他一定會下旨阻止。你是遵旨還是抗旨?」高仙芝道。

  王源微笑道:「兄長,我還真希望他下旨阻止,那正是我此次出兵的目的之一。」

  高仙芝皺眉道:「我怎麼越聽越糊塗了。」

  王源低聲道:「兄長,你怎麼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我問你,今日我若不告知李瑁和回紇人達成的協議內容,你會知道李瑁會用土地城池和百姓來換取兵馬的事情麼?」

  高仙芝皺眉道:「當然不知,此事李瑁又沒公告天下。」

  王源哈哈笑道:「那不就得了。李瑁敢公布麼?如此喪權辱國的協議,他李瑁當然要嚴加保密。我估摸著,除了李光弼和李瑁身邊的貼心人,恐怕誰也不知道此事。因為李瑁知道,一旦公布此事,便讓他糟糕的聲望一跌再跌。本來有可能站在他身旁的一些人會拂袖而去,因為這件事實在是太過分了。一個連祖宗江山都敢送人的皇帝,還指望著他能振興大唐麼?」

  高仙芝呆呆的看著王源,低聲道:「老弟,你莫不是要以出兵之事逼得李瑁自爆其丑,從而讓他受到天下人的指責唾罵的目的?」

  王源微微點頭道:「我正是要這麼做。我要逼得他自爆協議內容,因為他不公布這個協議的內容,他便無法阻止我攻擊回紇人。他想要我退兵,便必須以這份協議作為理由,否則他有何理由下旨命我停止收復失地?這件事不會讓我處於兩難境地,而會讓他處於兩難境地。他若公布協議內容,必引來天下共憤,他這個皇位想穩固,那可就難上加難了。他若不公布,回紇人也一定不會坐視我率軍收復他們到口的肥肉,他們便會掉頭而去全力和我作戰。這樣一來,李瑁便不得不只能靠自己手下的兵馬和李珙他們的兵馬一戰了,以目前李瑁手中的實力,和李珙等人作戰的話,勝負殊難預料。如果你是他,你該怎麼選擇?」

  高仙芝心中一陣陣的緊縮,同時也佩服的五體投地。這可真是一道極大的難題,可不是能輕易解決的難題。

  第1011章 定策

  「我無法抉擇,手心手背都是肉,怎麼做都會對自己不利,這麼怎麼選擇?」高仙芝搖頭道。

  王源微笑道:「這還只是我的第一個目的。我還有另外一個目的。」

  「還有目的?」高仙芝瞪眼道。

  「當然,這件事的第二個目的便是,我神策軍一旦攻打回紇兵馬,回紇人必引兵回救,李瑁也難以阻止他們,因為他們只是僱傭軍,並不受李瑁管轄。一旦在長安的回紇兵馬回救於我交戰,那便給李珙李璲等人創造了條件。端午之後,我將命人送太上皇聖駕回長安,而李瑁是一定會拒絕接受太上皇進京的,到那時李珙和李璲等人便會以李瑁篡奪皇位的理由起兵。而沒有回紇騎兵的支持,這場兄弟之爭誰勝誰敗便難以預料了。我神策軍兩不相幫,只是和回紇人作戰而已,誰也說不了我們什麼。」王源微笑道。

  高仙芝升起一種想要離席而走的衝動,王源此舉可謂是釜底抽薪,將李瑁手中最大的一股力量,精銳的回紇騎兵調走,從而讓李珙等人所率的兵馬和李瑁手中的兵馬旗鼓相當。讓他們兄弟相殘。看似是兩不相幫,但卻是實實在在的幫了李珙等人一把。到那時,李家兄弟誰能勝利,便殊難預料了。

  「賢弟,你是我見過的最足智多謀之人。李瑁想要和你斗,那可真是自不量力。這天下也無人是你的對手。李瑁若是有自知之明,便該和你講和,和平共處。否則他必敗無疑。」高仙芝嘆道。

  王源搖頭道:「兄長可莫要這麼說,謀略是一回事,但實施是另一回事。豈不聞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之理?就說這件事吧,我神策軍可不是坐山觀虎鬥那麼輕鬆,我們要面對的可是回紇人的鐵騎。他們的騎兵彪悍精銳,可不是好惹的,而且數量也著實不少。回紇人全民皆兵,骨力裴羅能以小小回紇部落滅突厥諸部,那可是實打實的實力。此次稍有不慎,我神策軍可能將折戟於此戰,到那時不用李瑁來搞我們,我們自己便完蛋了。所以,我才將兄長從溫柔鄉拉起來,想請兄長再次和兄弟一起領軍出征,否則我心中不安啊。」

  高仙芝呵呵笑道:「賢弟,多謝你看重。如此關鍵時候,我豈能不盡一份綿薄之力?否則你怕是也不會讓我安生過日子的。為兄但聽你差遣,你放心便是。」

  王源大喜起身,拱手長鞠一禮道:「多謝兄長。有兄長出馬,我便安心多了。」

  ……

  王宅前廳之中,場面熱烈喧嚷,眾人依舊在相互的調侃打趣聊天大笑。但隨著一聲「西平王駕到」的呼喊,滿堂的水鴨子頓時鴉雀無聲。所有人都立刻收斂起笑容來,整頓衣冠肅容而立,眼睛齊刷刷的看向前廳後門處。但見腳步聲響,王源滿臉笑容舉步而入,後面跟著高仙芝柳鈞趙青譚平幾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