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源不想跟他胡扯,擺手道:「什麼天上地下的,袁內監這些話說的未免過了些。袁內監,陛下有何口諭,此刻可以宣了麼?」

  袁明遠笑道:「好,那咱家便不浪費相國的寶貴時間了。陛下要我帶來幾句話,請相國聽好。」

  王源忙站起身來,撩起官服欲跪倒聽宣,袁明遠忙擺手道:「不用不用,這又不是宣旨。陛下說了,只是幾句話而已,相國聽在心裡便是。」

  王源拱手道:「多謝陛下。哦洗耳恭聽。」

  袁明遠咳嗽一聲清清嗓子,低聲道:「相國。豐王李珙,儀王李璲,穎王李璬,永王李璘等人在河西一帶募集訓練平叛兵馬,現已擁兵數萬。本來募兵平叛無可厚非,但現在叛亂已平數月,他們理應解散兵馬回歸京城。然而陛下早已下旨要求他們解散兵馬回京參見,但他們不但沒有解散兵馬,反而擴充兵力操練不休,甚至連一封解釋的奏摺都沒有。這件事相國應該知道吧。」

  王源皺眉道:「我知道他們操練平叛兵馬之事,當初他們想為國效力,這也無可厚非。陛下不也曾經為平叛募兵麼?不過後來的事情我卻不知了,你知道本人剛剛回到成都還只有半個月的時間,之前我可是都在軍中和路途之中的。陛下下旨要他們解散兵馬的事情,我可一點都不知道。」

  袁明遠點頭道:「情有可原,情有可原。那現在相國已經知道了。陛下的意思是,請相國出面規勸幾位王爺解散兵馬回歸京城。如今局面初定,百廢待興,陛下對幾位王爺多有仰仗,還希望他們能儘快進京效力,為陛下分憂呢。」

  王源微微點頭道:「原該如此,不過這件事我出面不太好吧。陛下和王爺們是兄弟血脈,陛下再下旨召他們回京便是。他們不會不聽的吧。」

  袁明遠皺眉道:「相國,您不會不明白這裡邊的瓜葛吧。這樣吧,咱家把話挑明了說罷,幾位王爺從陛下登基之日起便無一上奏道賀。陛下登基這快一年來,更無一本奏摺上京,這可不是小事。外邊的傳言甚多,有的說這幾位王爺是要做出大逆不道之事。陛下是重視兄弟情誼之人,他不想讓外間流傳這些言論,鬧的沸沸揚揚的。但這幾位王爺這麼幹,公然的違抗聖旨,對陛下的旨意不理不睬我行我素,陛下心裡會怎麼想?」

  王源咂嘴道:「是有些麻煩。陛下想要臣如何?」

  「陛下想讓王相國出面勸解他們。畢竟當初他們募兵也是經過相國准許的,相國也有責任讓他們收手。而且相國可不要說,他們的錢糧盔甲都是自籌的,怕都是從相國這裡拿走的吧。所以相國出面,可比陛下的聖旨都管用。因為相國若不支持他們的錢糧物資,他們一天也撐不下去。」袁明遠沉聲道。

  王源臉色一沉道:「原來陛下認為臣在暗中支持他們,陛下這可冤枉我了。我沒想到陛下會這麼想。」

  袁明遠道:「難道不是麼?相國,咱們私底下說話,真人不說假話,就別遮掩了。相國的初衷是為了平叛,那也沒什麼錯。但現在畢竟情形不同了嘛。」

  王源皺眉道:「當初是我同意他們募兵的,但我可沒讓他們抗旨。他們的錢糧物資我也並沒有資助,或許是我手下的將領們給了他們些,但這事兒我可全然不知。陛下若以為是我背後支持他們抗旨,那可是大大的冤枉了。」

  袁明遠忙道:「相國莫想歪了,陛下不是說您支持他們抗旨,而是請相國出面幫著調停勸解。這件事若無人調停,豈非會變得不可收拾?相國也不想看到事情演變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不是麼?我們也都不希望看到。」

  王源想了想道:「好吧,我可以去問問情形,但豐王爺他們未必會聽我的話。」

  袁明遠往椅背上一靠,嘆了口氣道:「相國盡力而為的好,否則後面相國的麻煩更多。陛下說了,若相國出面調停他們還執迷不悟的話,那陛下只能摒棄兄弟之情,以國法論事了。幾位王爺若不肯解散兵馬歸京,那陛下只有一個選擇了。而且這件事還是要著落在相國身上,他們就在相國所轄的地盤上,陛下恐要下旨命相國的神策軍對幾位王爺進行剿滅。到時候相國豈非覺得更棘手?」

  王源算是聽明白了,李瑁這是要借自己之手解決李珙等人的威脅。這算盤打得可真是精明,明知自己是李珙等人背後的支持者,卻偏偏要自己去替他解決這個難題,鬼精到家了。若李瑁真的下旨要自己出兵剿滅李珙等人,自己可真是棘手了。派兵剿滅李珙是不可能的,但若不出兵豈非便是抗旨了。

  見王源眉頭緊皺,袁明遠心中得意,低聲道:「相國,這可是陛下要本人帶的話,相國自行考慮清楚便是。咱家回京後要稟報陛下,所以子啊咱家離開成都前,還望相國給我個回答,也讓我完了差事。」

  王源展眉微笑道:「不用考慮,本人照陛下的意思去辦便是。明日我便派人去見豐王爺他們,讓他們解散兵馬儘快回京。若他們執迷不悟的話,便請陛下下旨,我將親自率軍前去,解決此事。」

  袁明遠驚愕片刻,挑指大讚道:「好,相國果然乾脆。我來時還有人說,相國和豐王爺他們私交甚篤,說我替陛下傳達這樣的口諭,相國會不高興呢。還說相國會猶豫不決呢。現在看來,這些話都是扯談。相國才是知大局識大體之人,豈能因私廢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