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仙芝微笑道:「你倒是有興致,你想安守一方當一方諸侯,怕是有人不許呢。你想過田園牧歌的日子,但這安寧又能保的幾時?豐王爺他們練兵數月,正摩拳擦掌虎視眈眈,一場火拼在所難免。咱們手握十萬重兵,有的人又怎能安眠。還有,太上皇還在成都,你待如何處置此事?總之,看似春光明媚,卻是山雨欲來,狂風暴雨將至呢。」

  王源呵呵一笑道:「兄長,車到山前必有路。狂風暴雨要來便來,我們又何曾怕過?我們經歷的風雨難道還少麼?你說的這些事我都明白,你的心思我也明白。你是不願意再生事端的。但你也明白,這可由不得我。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我只想安穩的和妻兒兄弟們過日子,但若別人非要來殺我,我也不能束手就擒不是麼?所以,咱們大可不必多想。若有風雨,便讓這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

  高仙芝微微點頭,沉聲道:「但願這風雨不要來,但你說的對,若要來,那也沒法子,只能面對。你知道我是不希望發生一些我不願看到的事情的,但為兄還是那句話,無論如何,我都不是站在你對面的那個人。」

  王源微微一笑,舉杯道:「喝茶,喝茶,今年的新茶。崔道遠特意從杭州送來的雨後龍井茶呢。」

  ……

  七日後,從揚州江寧杭州等地集合而來的船隻紛紛沿江抵達。兩百餘艘大小船隻盡數抵達滁州西南沿江的烏江鎮的烏江渡口。得此消息,王源即刻下令全軍開拔,五萬步兵押著兩萬俘虜,帶著輜重物資開赴烏江渡口。

  柳鈞率四萬騎兵將從陸路並行往西,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有坐騎,無需從水路而行。另一方面,騎兵於陸路並行,也好沿江探路,免受襲擾。

  三月十二日,王源和高仙芝率七萬多兵馬和俘虜抵達烏江渡口。抵達時已經是傍晚時分。但見整座烏江渡口白帆點點桅杆如林,夕陽之下,彩雲如霞,白帆映日。江水滔滔,魚鳥翻飛,場景簡直壯美如畫。

  率領船隊而來的是崔家的大管家崔七,他早已在碼頭迎候,雙方也都認識。

  「王相國,小人奉家主之命,這一次糾集船隻二百六十九艘,可運載兵八萬人。不知道可堪用麼?」崔七指著江面上密密麻麻的船隻笑問道。

  王源暗自咂舌,崔家的實力可見一斑,短短半個月便集合了這麼多的船隻,這便是江南豪族的實力。雖然未必是他崔家一家的船隻,但他有此號召力,便足見實力。

  「崔管家,足夠了,兩百艘其實便夠了。崔管家,有勞你回去後替我向崔翁道謝。崔翁如此支持我神策軍,王某感激不盡。」王源笑道。

  「嗨,說這些作甚?這麼說話可就見外了。都是自家人,這算什麼?」崔七撫須笑道。

  王源呵呵一笑不便回答,這崔七是崔家核心人物,自己和崔若瑂的事情他是肯定知道的,故而才有此言。

  「對了。我這裡有封信。寫信人要我一定要親手交給王相國。」崔七笑眯眯的從懷裡取出了一封信來。

  王源笑道:「是崔翁的信麼?他前幾日不是來信道賀了麼?」

  崔七笑道:「難道只是崔翁關心你麼?罷了,是誰的信相國一看便知。對了,這裡還有一樣東西也是給相國你的。隨信一併奉上了,相國請笑納。」

  崔七從身旁的隨從手中取出一隻錦盒來交到王源手上,笑道:「相國慢慢的瞧信看物,小人安排軍爺們登船。這幾萬人怕是要連夜登船了。」

  高仙芝在旁笑道:「無妨,連夜登船便連夜登船,反正上了船可以睡大覺。崔管家,本帥陪你一起安排登船,至於王相國嘛,讓他獨自一人看信觀物便是。」

  崔七呵呵笑道:「說的是,高大帥請,請。」

  兩人呵呵笑著離開,當即下令開始登船,隨即碼頭上萬頭攢動,人喊馬嘶熱鬧成一團。兵士們按照順序一隊隊的登船,一車車的物資以及神威炮等重型器械也排著隊往船上運。叫嚷聲,號子聲,呵斥聲響徹烏江渡口。

  王源獨自走到江邊一處僻靜處,拿出了那隻錦盒和那封信。王源其實已經從崔七的口氣中知道了這信和物是誰送來的,那必是崔若瑂無疑了。

  王源先打來了那隻錦盒,打開盒蓋之後一股香氣撲鼻而來,香味熟悉的很,正是崔若瑂身上的清香溫馨的味道。定睛看盒中物事,只見一方白絲巾包裹著鼓鼓囊囊的一條物事躺在盒子裡。王源伸手拿起,輕輕打開絲巾包裹,但見裡邊包著的是用紅線扎著的一縷長長的青絲。王源微笑上臉,伸手拿起那縷青絲送到鼻子下,一股香味沁入鼻端,王源閉上雙目,仿佛看見崔若瑂笑語嫣然的面容在眼前晃動。

  將秀髮重新包裹好放入懷中之後,王源取出信箋細讀崔若瑂寫來的信,但見娟娟細筆清清秀秀的寫著一頁字。

  「公子見字如晤。一晃數日,不覺和君分別已半月有餘。未知公子身體康健,心境愉悅否?奴這十餘日卻過得不好,雖只有十餘日,卻如同十年一般。詩云,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今妾方體會其中之意。聞君大破賊於滁州城下,奴欣喜若狂,恨不得趕赴滁州當面向君道賀,然而卻又知不能。雖相隔僅數百里之遙,但仿佛隔著千山萬水一般,這一步卻是無論如何也邁不出去的。幸而崔管家率船前往會君,我便讓他替我帶這封信去向你道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