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源明知顧問道:「哦?今晚的事情居然跟陛下的聖旨有關聯?恕我愚鈍,我倒是真的不太明白了。」

  崔道遠搖頭道:「相國何必裝糊塗,老朽都坦陳以待了,相國便不必遮遮掩掩了吧。因陛下旨意下達,故而我崔氏中不少人認為我們該趁機大力協助陛下平息叛亂穩固帝位,將來我崔家便可憑此立足朝堂之上。故而……故而他們聽信了一些關於相國的流言,於是便導致了今夜之事的發生。」

  王源依舊帶著無辜的表情問道:「但不知是關於我的什麼流言。」

  崔道遠翻翻白眼,沉聲道:「相國非要老夫明言麼?罷了,老夫便索性再坦陳些。相國和陛下之間素有嫌隙的流言已經不是什麼秘密。甚至有傳言說,相國和當今陛下之間勢成水火,還說……相國有……篡逆之心呢。」

  第964章 長夜(八)

  崔道遠一邊說話,一邊仔細的觀察王源的臉色。他覺得自己這句話說出來王源會勃然大怒,然而,王源連眉毛都沒跳一下,臉上的表情竟然絲毫沒變。

  「原來是這件事,所以您的兩位公子便想殺了我向陛下邀功,以加重你崔家回歸朝堂的份量是麼?我倒是成了你們向陛下邀功的投名狀了。你要這麼說,他們要殺我的動機我倒是可以理解了。沒什麼毛病。」王源微笑道。

  崔道遠甚是不解,王源怎麼能這麼平靜?任誰被人當面說出有篡逆之心時,怕都是竭力辯解甚至暴跳如雷,這一位難道是不知道這罪名之重,影響之大麼?當然不是。

  「相國聽到這樣詆毀之言怎能還如此平靜?老朽當真佩服相國的涵養之深。便是老朽年紀大相國數輪,怕是聽到這樣的詆毀之言也是不堪忍受的。」崔道遠沉聲道。

  王源呵呵笑道:「崔翁,關於本人的流言你還知道多少?」

  崔道遠搖頭道:「不多,老朽對此並不熱衷,這些事都是旁人談論時我才知曉的。」

  王源笑道:「崔翁,關於我的流言不知有多少。從我走出京城永安坊的那一天,我便各種流言纏身,崔翁若是有興趣的話,我倒是可以擇幾件和崔翁分享分享。」

  崔道遠咂嘴道:「這個……倒也不必了。」

  王源微笑道:「崔翁不願聽便罷了,總之,關於我的流言不知多少,而且一件比一件離奇。開始只是詬病我的詩文是抄襲,詬病我的人品。到後來近乎瘋狂可笑。最近一件可笑的事情我倒是可以說出來博崔翁一笑。半個多月前我率軍攻克洛陽是,俘獲了一群叛軍的將領得知我便是王源時都不肯相信,因為在叛軍之中流傳的關於本人的形象是青面獠牙狀如厲鬼的形象。崔翁您給評評理,我生的當真是青面獠牙如厲鬼一般麼?」

  崔道遠也忍俊不禁,撫須笑道:「相國一表人才,面貌俊美。雖不能說貌若潘安,面如宋玉,但也堪稱是美男子了,怎麼可能是青面獠牙?」

  王源一拍巴掌道:「說的好,還是崔翁實在。所以,你說這些流言多麼的荒唐可笑。對於這些荒唐可笑的流言,我還會在意麼?還會為這些發怒麼?崔翁問我為何不暴跳如雷,我若在意的話,怕是早就氣死了。」

  崔道遠沉吟片刻,低聲道:「這麼說來,相國和陛下之間並無嫌隙,關於相國的這些流言也都是荒唐的假話了?」

  王源微笑道:「那倒也不是。有些事是真的,但其中另有別情罷了。」

  崔道遠一愣,沉聲道:「老朽斗膽發問,相國和陛下之間到底有無嫌隙。」

  王源收斂笑容,直直的看著崔道遠道:「崔翁看來很想知道這件事,我便如您的願。我和陛下之間確實有嫌隙,雖不能說如同流言所言的勢如水火,但也可稱是一時之間難以調和。」

  崔道遠沒料到王源如此直率,詫異道:「老朽可否聽一聽其中詳情?相國為何會和新皇之間生出嫌隙來?」

  王源道:「此事說來話長。要從數月之前說起。數月之前,朝臣們提出要落實國本之事,本人正好也因為嚴冬不能進軍之故回到成都安排百姓過冬事宜。本人既忝居相國之職,眾同僚提出要落實國本之事,本人自然是責無旁貸。於是我率政事堂眾同僚廣泛徵集群臣意見,最後一致決定推舉豐王為太子,未來接替大唐皇帝之位。這件事想必崔翁也知曉的。陛下已經同意將豐王為太子人選的行文發放各地州府,徵詢意見。東南各州府想必也是得到了消息的。然而就在此時,壽王奉陛下之命離開成都去靈州同回紇人商談借兵平叛之事。且不談跟回紇人借兵這件事是否合適,光是壽王抵達靈州後不久便宣布登基為帝,此時便讓朝野天下盡皆震驚了。陛下雖宣布退位傳位於壽王,等於肯定了壽王登基的合法性。然而壽王此舉明顯是違背常規,說的嚴重些,這是悍然篡奪帝位之舉。而在此之前,包括我在內的成都百官均不知情,這件事之荒唐可見一斑了。」

  崔道遠心驚肉跳,雖然關於新皇登基的不少內情也有所耳聞,崔道遠自己也判斷出這其中的某些貓膩。現在聽王源說出真相來,崔道遠還是覺得驚愕無比。

  「這……這也太教人難以接受了,難怪相國會不滿,這件事確實讓人詫異的很。」崔道遠沉聲道。

  王源咂嘴道:「本人也不是說壽王無繼承皇位的資格,畢竟他也是皇族血脈,也有登基為帝的資格。但他如此稱帝,雖得太上皇認可,但卻是不合規制的。其餘眾皇子議論紛紛,表示極度的不滿。其如此奪位的方式顯然在未來會引發眾多的紛爭。為了一己之私而置大局於不顧,這是極度自私自利的行為。在我這裡,我雖上表道賀,那也是為了大局著想,太上皇退位承認他的帝位,也是為了大局著想。因為總不能在叛軍未滅的情形下咱們內部首先自己征伐了起來。但這可不代表所有人都認同他的皇位。我可以跟崔翁明言,我便是不認同他的皇位的,還有諸多皇子和文武群臣也是不認同的。所以,要說我和陛下之間有嫌隙的話,這怕便是最大的嫌隙了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