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源覺得甚是無趣,這幫人顯然對自己還是排斥的,倒不是因為別的,只是因為自己只是個小小的校尉罷了。拍自己的馬屁也沒什麼意義。做好了是應該的,做不好怕是早已經開始指謫了。不過王源倒也並不在意這些,經歷了太多的驚濤駭浪,王源又怎會在意這些人的勢利眼。

  「諸位,在下可受不起你們的誇獎,能在兩日內做好這樣的準備,那也是所有人齊心協力之功。可不是我的本事。再說,目前所做的還遠遠不夠呢。」王源擺手笑道。

  崔道遠道:「已經做的很好了,比老夫預想的不知好了多少倍。難怪人說王相國所領神策軍百戰百勝,王校尉一名神策軍中的校尉都能有如此之能,更遑論神策軍中的中高級將領了。那王相國的本事老夫更是不敢想像,怕是有通天徹地之能,方可統帥你們這些有才能的將領們了。呵呵呵。」

  崔道遠呵呵而笑,一旁的崔元博等知道王源身份的人也在旁目光閃爍,心照不宣的跟著乾笑不已。

  王源微笑道:「崔翁說笑了,我家王大帥也非神人,不過是有些智謀罷了,我們這些人也只是跟他後面學了些作戰的皮毛。」

  崔道遠撫須笑道:「皮毛麼?皮毛便這麼厲害,要是王相國親臨,那還了得?呵呵,總而言之,王校尉證明了老夫的眼光是不錯的,老夫將城防交於你調度,看來是做對了。無論如何,不管揚州城能否守得住,你王校尉也是盡了全力了。」

  王源道:「崔翁,揚州城是一定要守住的,這一點必須要堅信。我正要跟崔翁商議,能否從左近調集些兵馬過來增強揚州城的防守力量。譬如從江寧調兵前來,兩三日便可沿水路抵達。哪怕只是三五千兵,也聊勝於無。若實在不成,便只能從城中的青壯百姓之中挑選出些有血性的補充兵員了。一旦攻城戰打響,恐怕傷亡會很慘重,到時候必須要有兵源的補充。」

  崔道遠微笑道:「還用你說麼?王校尉,實不相瞞,老夫午後已經派人去江寧調兵。江寧城中兵馬其實也不多,但有個五六千兵馬馳援,可緩解此地之急。」

  王源大喜道:「那可多謝崔翁了。」

  崔道遠哈哈笑道:「為我東南守城,倒要你來謝我。應該是老夫來謝你才是。」

  王源也呵呵而笑。

  沈子芳湊上來道:「王校尉,你說這一戰能贏麼?」

  王源道:「沈太守,這問題我可不能回答你,因為我也不知道結果。不過論信心的話,我還是有的。可以肯定的是,這一戰一定會死很多人,肯定會很慘烈。」

  沈子芳咽著吐沫道:「那作戰時,怕還是要王校尉坐鎮指揮了,本官只能替你調度後勤,指揮作戰本官可不太懂。」

  王源呵呵笑道:「放心便是,在下自然是在城頭指揮作戰的,便不勞諸位上城來了。能替我保證後勤,保證守城物資的供應,那便是最大的支持了。」

  沈子芳暗自鬆了一口氣,他生恐自己要在城頭指揮,到時候刀劍無眼,箭矢無情,搞不好會送了小命。而且他早已和崔元博商議好了,崔家有艘大船藏在保障湖的河道中,一旦形勢不利,崔元博答應帶了他的家小一起出南門逃走。他可不想死在這裡。

  「王校尉,現在還有什麼需要準備的?叛軍怕是也快到了吧。」崔道遠道。

  王源點頭道:「估摸著明日叛軍必至,現在需要做的便是準備充足的守城物資等著他們來便是了。今晚也不用熬夜了,該準備的也都準備的差不多了,與其再勞動士兵和百姓們,還不如讓他們今晚好好睡個好覺,明日可以精神抖擻的迎戰叛軍。今晚沈太守可派斥候小隊出城探查叛軍的位置。鎖定叛軍抵達的時間,我們便可做好充分的準備。」

  崔道遠點頭道:「好,一切便按照你的安排便是。沈太守,今晚明早要準備好的飯食讓守城士兵們吃的飽飽的,好有力氣跟叛軍拼命。我崔家捐獻五百頭豬羊,犒勞兄弟們。」

  當晚,守城的揚州軍民得到了一頓極為豐盛的大餐的犒賞。牛羊酒肉的酒宴擺滿了城上城下,所有人其實都明白,這有可能是他們吃的最後一頓豐盛的晚餐,所以一個個狂吃海喝,盡情享受。

  第957章 長夜(一)

  城北軍民大擺筵席之際,位於揚州城中運河東岸的一家華美精緻的酒樓二樓中,一桌比城北的宴席豪奢百倍的酒宴也正在開席。酒席旁坐著的崔家叔侄三人,崔元平崔元戎以及崔元博的兒子崔耀祖。

  包廂里,一名懷抱琵琶的歌女正素手輕撥,嬌音婉轉的唱著一首曲子,那叔侄三人正目不轉睛的搖頭晃腦聽著曲兒。

  「蝴蝶兒,當春時。阿嬌初著淡黃衣,倚窗學畫伊。還似花間見,雙雙對對飛。無端和淚拭胭脂,惹教雙翅垂。」琵琶叮咚,歌聲婉約,配合著琵琶女幽怨的表情。紅唇翕動之間,讓人生出無限的憐愛和遐思。

  「好!」一曲既罷,崔耀祖撫掌高聲叫好,雙目灼灼放光,恨不得穿透那琵琶女單薄的衣衫,看到她高聳茁壯的衣領里去。

  「這小曲兒,聽的人心裡像是雞毛在撓痒痒,舒坦到毛孔里去了。二叔三叔,這小妞兒是那家紅館中的歌女?怎地侄兒從沒見過?」崔耀祖大聲問道。

  崔元戎呵呵笑道:「耀祖啊,你見的世面還不多啊,揚州城這麼大,很多好地方你還沒去過呢。莫以為揚州城只有鴻賓樓秋水閣這樣的大地方的歌女才有好的歌喉,瞧瞧這一位,雖然沒什麼名氣,但唱的比鴻賓樓的蘇媚兒秋水閣中張巧巧唱的可一點都不差。如何?開了眼界了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