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源笑道:「不辛苦,都是為了平叛大事。叛軍氣勢洶洶撲向東南而來,故而我家王相國命我前來協同東南各地官員做好防禦之事。」

  沈太守撫須笑道:「王相國不派大軍前來,只派了你王校尉一人前來,倒也有意思的緊。」

  王源沉聲道:「神策軍正在剿滅攻擊睢陽的令狐潮的六萬叛軍。王大帥說了,剿滅令狐潮後,神策軍便將大舉南下。此事我已同崔翁稟明了。」

  沈太守淡淡道:「原來如此。」

  王源從沈太守的言語中感覺到了一絲不滿和不屑,這沈太守顯然是並沒把自己放在眼裡。當然,站在他的角度,自己是個小小的神策軍校尉,他也沒必要看重自己。

  但聽崔道遠沉聲開口道:「王校尉,你一大早便來了,可看出什麼端倪來了?揚州北城城防可作守御之用麼?」

  王源拱了拱手道:「崔翁,恕我直言,揚州城的城防格局出乎我的意料。昨晚我還信心滿滿,然而現在,我不得不說,揚州城的城防局勢險惡無比了。」

  「哦?你是這麼想的?」崔道遠皺眉問道。

  王源指著不遠處晃悠悠懸橋道:「在下沒想到揚州北城城牆居然沒有閉合,運河河道上也沒有防禦船隻攻入的措施。叛軍大軍可是乘船而來的,這種局面他們可強攻入城。為此,我深感憂慮。」

  崔道遠撫須沉思不語。

  沈太守突然發話道:「王校尉,你這話可不對,運河之上我們是有防守措施的。你是新來揚州,並不知我揚州防務之事。這般便妄下結論可不太妥當。」

  王源訝異道:「哦?願聞其詳。」

  沈太守似乎不屑於跟王源解釋,轉頭對著崔道遠拱手道:「崔翁,這運河雖然直通入城,但戰時我們是有防禦手段的。城牆下方我們安裝有巨型閘門,平日並不動用閘門,只是派水軍兵船游弋盤查,這也是為了方便商船進出的方便。但當此之時,兩岸的大閘便可動用,封鎖住整個河道了。」

  崔道遠笑道:「老夫早聽元博說過,揚州沈太守為運河設計安裝了一道巨型閘門,耗資巨大,氣勢恢宏,只是老夫久在江南,並未曾親眼得見。今日正好開開眼界,瞧瞧那是個什麼樣的銅牆鐵壁。」

  沈太守躬身道:「崔翁見笑了。原來這件事崔別駕已經告知崔翁知曉了,那倒也不用下官多費唇舌了。這道大閘可不是下官一人的主意,那是我揚州官員共同想出來的辦法,崔別駕也提了不少好的意見呢。」

  「哦?是麼?元博來揚州當別駕還不到兩個月,這閘門他居然也出了主意?」崔道遠淡淡的戳破了沈太守的馬屁。

  沈太守尷尬笑道:「並非元博兄在別駕任上的事。元博兄久居揚州,這幾年我們也是多有交往的,關於此事自然也有所談及。」

  「原來如此。那麼沈太守便讓我們開開眼界吧,也讓這位急性子的王校尉不至於那麼著急。」崔道遠微笑道。

  「下官遵命!來人,傳令水軍魏將軍,即刻啟動大閘,關閉河道,從現在起,禁止所有船隻進出揚州。」沈太守沉聲下令道。

  命令迅速傳達下去,不久後,運河河面上立刻熱鬧了起來,十幾艘揚州水軍的船隻迅速集結於河岸兩側。那些軍船拋下粗大的纜繩在河岸一側的城牆上拴住了幾處環扣,不久後所有的船隻一起朝河道中間拉拽用力,岸上也有百餘名士兵發力推動。在眾人目瞪口呆的目光之中,從城牆兩側竟然如抽風箱一般抽出一堵牆來。

  沈太守得意的指點著,解釋道:「崔翁,這便是封鎖河道的大閘,平日被偽裝成城牆的模樣貼著城牆收回。要用時直接以人力和船隻拉動,便可從下方的滑槽滑出來。城牆內外東西兩側各有一道,每一閘長逾二十丈。高一丈六尺。四道木閘拉出,中間以鎖鏈絞環相扣,恰好形成兩道內外大閘們。閘門內側後後方有原木橫撐,盡數固定之後,固若金湯。下官讓人試過,以五丈船隻滿載土石快速衝撞閘門,閘門紋絲不動。有了這道閘門,還怕叛軍從運河進城麼?作戰之時,上方的吊橋上,兩側的城牆上配備大量弓箭手,叛軍船隻若意圖從此處突破,便可以弓箭大量殺傷之。看似是薄弱之處,卻是敵軍喪身之地。」

  隨著他的敘述,下邊的四道閘門在船隻的拉動下緩緩的合攏。索環扣上之後卻是形成了兩道高大的屏障,完全封鎖住了河道。河水滔滔,從閘門下滾滾流過,但閘門和河水之間自由數寸高的縫隙,那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進入的。不久後,水軍兵馬開始從船上的梯子攀上閘門頂端,開始用絞索將一根根的原木吊上去,橫撐在兩道閘門之間作為加固之用了。

  「好氣派,這般鐵鎖橫江,叛軍的船隻便望塵莫及了。」崔元平撫須大聲贊道。

  沈太守和一干官員連連自謙,卻神態傲然。這是他們絞盡腦汁想出來的封鎖揚州運河河道,加強城防的手段。如此大手筆的精妙設計,在沈太守他們看來自以為是巧奪天工之舉。今日又在崔道遠和成千上萬的軍民面前展示出來,其得意之情可想而知。

  崔道遠的臉上卻帶著滑稽的表情,捻須看著下方忙碌的士兵們乒桌球乓的安裝著這道橫跨運河東西的大閘門,忽然轉頭斜眼看著崔元博輕聲道:「元博,這便是你在我面前吹噓固若金湯的運河大閘麼?你也參與其中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