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源呵呵笑道:「莫看我瘦,骨頭裡都是肉。上馬來吧。」

  那百姓笨拙的爬上馬背,坐在王源身後,王源一提韁繩,馬兒往前便走,那人嚇得一把抱住王源的腰。王源雖覺得有些古怪,倒也只能忍耐了。

  下了官道沿著城牆外的阡陌小道往東而行,雖然王源很想節省時間快點到達東門,但這一路上都是小道和池塘湖泊,小路像蛛網一般的密布,想快卻快不起來。而且若非那百姓在後指點方向,告訴王源那條路是通向河邊無橋可行,那條路上有小橋相連,這才避免的走很多冤枉路。

  雖然耽擱了些時間,但路上王源倒也問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來去年的大災也波及到了東南各地。雖然南方的水源充足,但因為北方大旱又大亂的緣故,南方的糧價也直線飆升。不法商賈囤積居奇哄抬糧價,百姓們卻被迫以低價糧食納稅,導致連當地百姓們都買不起糧食了。

  面對如此局面,居於揚州的豪族崔氏主動表示願意拿出巨量的糧食以平價出售,用意自然是為了救濟百姓。此舉自然是得到了百姓們的大為歡迎。從去年秋後開始,每隔兩個月,崔家便從揚州調運好多船糧食來楚州。清江縣也分到了三船。所以到了平價分糧食的日子,清江縣的縣令和官員衙役團練兵卒們都去東門碼頭協助分糧。故而其他幾處城門因為人手所限便不開城門了。百姓們也都聚集到東門碼頭去按照戶頭買平價糧食。這位住在西邊小村裡的名叫趙六的百姓今日睡的遲了些,所以直到此時才抄北城小路往東門趕。

  「你說,這是揚州的崔家?哪個崔家?」王源問道。

  「崔家啊,這你都不知道?」趙六看著王源像是在看一個怪物。「誰不知道崔家?江南的大豪族?據說武帝時從清河搬來江南。家裡良田萬頃,家私億萬,富得流油。據說他們家和當今皇家都關係密切著呢。祖上有好幾位公主嫁到崔家,還出了好多大官呢。」

  王源恍然,這個崔家正是五姓七族遷居南方的清河崔氏,正是秦國夫人口中所言的那個可稱之為大唐第一豪族的崔家。沒想到這崔家居然這麼會來事,這時候糧價貴如金的時候,願意拿出大批的糧食出來平價售出,這可不是一般的闊氣。要知道這清江縣只是個小縣城,這裡都能得到救濟,更別提南方的大大小小的各處城池了,那該是多大的手筆。不過在王源看來,大豪族這麼做自然是有他們的目的。花了錢得了人心,這恐怕才是他們此時站出來的原因。

  談談說說,大半個時辰後,兩人突破蛛網般的阡陌小道上了一條大道。此時朝陽初升,前面的平疇之地一片霧氣蒸騰,像是平地上起了一道白色的飄帶一般。白色的霧氣之中傳來巨大的喧譁聲,一波波的傳了過來。

  「快到了,這位兄弟看你很著急進城的樣子,你放我下馬來,我自己推著車走吧。也不耽誤你進城。前面便是運河邊的碼頭了。不過你要是進城找人的話,恐怕還要先探聽探聽,現在城裡的大部分人都在碼頭上領糧食,你進城了未必能找的見你要找的人。」趙六道。

  王源答應了,讓趙六下了馬,接下太平車給他,自己催馬往前快跑。不久後,在越過一道小小的坡地之後,王源看到了在蒸騰的白霧之中顯現出來的巨大而繁忙的。但見縣城東門外一片巨大的開闊地上,無數的人頭涌涌而動。無數的人在四處的走動。吵鬧聲、叫喊聲、呵斥聲、大笑聲、騾馬的嘶鳴聲、車輪的吱呀聲、孩童的啼哭聲,就像一陣撲面而來的巨浪將王源包圍。目光更遠處,水汽蒸騰的寬闊河道上,高高聳立的船隻的桅杆清晰可見,巨大的風帆在朝陽下翻著白色的光暈。碼頭上,來來往往如螞蟻一般的民夫搬運著糧包一隊隊的從船頭到碼頭穿梭著。

  此情此景,讓王源大為讚嘆。

  天分日夜,地分南北。自古以來,淮水是一道南北分界線。大唐也不例外。淮水橫亘在黃河和長江之間,成為一條分界大唐南北的地域界限。自淮水往南,便可稱之為南方富庶之地和商賈流通繁盛之所。原因很簡單,淮水長江流域土地肥沃富庶,湖泊眾多水網交織,比之路上交通而言,水路四通八達,綿密暢通,往來交互毫無障礙,這便是根本原因。

  在這個陸上交通頗受阻礙的年代,有無數的河流河網可以新船,這自然是極大的便利。而眼前的清江縣,不過是淮水北岸的一處小小的縣城而已,但從碼頭的規模和停泊的船隻的密集程度來看,這裡顯然也是受惠者之一。這座縣城中的大部分人的生活恐怕都仰仗著這座碼頭和這條途徑的運河。

  雖然眼前的景象讓人振奮,但王源卻也有著深深的擔憂。很顯然,這裡的人們並不知道災難即將臨近,叛軍的船隊就在距此一百多里的運河河道上,正在快速的迫近這裡。

  王源無暇多想,策馬衝下土坡直奔碼頭而去。抵達人群的外圍時,胯下的神駿坐騎和馬上人的英俊英武都引起了百姓們的注意。通體烏黑的駿馬上坐著一名英俊不凡器宇軒昂的年輕人,這等人物在清江縣城中還從未見過。

  「你是何人?不得騎馬亂闖。」幾名維持秩序的團練士兵身上穿著破舊的盔甲,見到馬上騎士身上的也穿著盔甲,但顯然比自己身上的好的多,頓時有些自慚形穢。這也引發了他們的嫉妒之心,明明王源的馬兒還在外圍逡巡,他們也跑過來呵斥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