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卑職不敢,卑職無此意。但是元帥,明日恐又是一場大戰,這一百軍棍打下去,田大將軍恐性命難保。大敵當前,自損大將,如何是好?」駱悅沉聲道。

  「還說不敢,這不是開口替他求情了麼?你們三個不是私相交好麼?好,本帥便讓你們有難同當。你們怕田承嗣被打死,那便各替他領三十軍棍去。」史思明冷笑道。

  駱悅和曹集心中大罵,但卻也無可奈何。兩人被親衛架出去,摁在田承嗣身邊兩旁,扒了褲子開始打板子。田承嗣左右看著兩人,目露感激之情,欲言又止。三人苦苦咬牙支撐著,任憑軍棍打的自己皮開肉綻,不發一言。

  「史朝義,明日給你最後一天期限,若不能將糧道打通,沖潼關運回糧食來,你也逃不掉。還有,陳萬年,今夜你負責在城中拉丁入伍,明日一早我要看到兩萬生力軍。若是不能完成任務,你也將受軍法嚴懲。本帥不管你們用什麼法子,本帥要有兵有糧,本帥一定要守住長安城。本帥是絕不會投降的。誰再敢說一句投降之語,本帥定斬不饒。」史思明陰沉著臉說完這幾句話,起身怒氣沖沖的離去。

  ……

  長安城西十里之外,王源高仙芝等人同樣目睹了第二日的慘烈攻城戰。雖然沒有親歷此戰,但遠處戰事的場景同樣讓人觸目驚心。在戰事結束之後,王源和高仙芝兩人對坐在一小堆篝火旁,低聲的交談著。

  在王源將一根枯枝丟入篝火中之後,篝火的火苗竄了起來,王源對著火苗搓著手,低聲問高仙芝道:「兄長,今日下來,你對這場戰事有何看法?」

  高仙芝英俊的面容上一片沉靜之色,眼睛盯著跳動的火苗開口道:「攻守雙方如此拼命的打法,必是兩敗俱傷之局。今日之戰可以看出,攻城兵馬已經開始盡全力攻城。守軍也在全力守城。單論今日之戰,雙方勢均力敵,就看誰能撐的下去了。這時候誰先頂不住,誰便是失敗者。但其實無論誰最後獲勝,也都是輸家,因為他們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這時候的勝者怕不是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

  王源微笑道:「兄長的意思……勝者是誰?」

  高仙芝微微一笑道:「賢弟,難道你還想著在此觀摩兩虎相爭麼?該是下令調集神策軍大軍來此,準備坐收漁翁之利的時候了。不出意外的話,明後兩日如此慘烈的攻城戰還要繼續,到那時神策軍只要一冒頭,長安城中的守軍便垮了。我想你一定不想置身事外。」

  王源搖頭道:「兄長,這回你可猜錯了我的心思,我仔細的想了想,這時候我們似乎不該有所動作。」

  「那是為何?你不是很想坐收漁翁之利麼?」高仙芝詫異道。

  王源沉吟道:「我當然想,但正如兄長所言,此刻兩方緊咬難捨難分之際,一旦我神策軍大軍現身,便打破了這種平衡。如果史思明看到我神策軍大軍出現在長安城邊,他會怎麼想?」

  高仙芝皺眉道:「他應該是會心灰意冷,喪失鬥志了。因為他無法承受我神策軍加入攻城之戰中。」

  王源點頭笑道:「正是如此,這種情形下,他可能會直接放棄長安。然則我們難道可以光明正大的搶在李瑁面前攻入長安麼?李瑁不會允許我們這麼做。而我們要是強行這麼做的話,豈非是公然抗旨,告訴天下人,我們已經反了?」

  高仙芝皺眉道:「你說的似乎很有道理。但難道咱們便這般按兵不動麼?畢竟還沒到最糟糕的時候,新皇也沒表現出對你的敵意。你也曾同意平叛是第一要務,先平叛,再視新皇的態度再決定下一步。這時候我們怎能坐視攻城兵馬敗於城下?」

  王源靜靜的看著高仙芝,他忽然明白了。高仙芝的內心之中還是不希望看到自己真正扯旗造反的。對他而言,他更希望平息叛亂之後自己和李瑁能夠和平共處。雖然那只是美好的願望而已,但在李瑁沒翻臉之前,自己不能有反叛的行為,否則在高仙芝心中會有牴觸情緒。王源當然不想高仙芝有牴觸的情緒,他寧願幫李瑁一把,也不願讓高仙芝心中有疙瘩。只有當平叛之後,李瑁對自己的清算成為事實,他恐怕才會真正的站到自己的一方來。在此之前,高仙芝還是會抱著一絲和解的希望。

  王源理解高仙芝的這些想法,畢竟作為一個曾經忠於大唐的大唐之臣,很難一下子讓他擺脫忠君之念。雖然高仙芝表達了很多次對朝廷的不滿,也表示過認可自己的不會為一人盡忠的理念。但是王源看得出他內心中的掙扎。誰都不願被人稱之為亂臣賊子,誰都不願做出背叛自己曾經擁護著的一切的舉動,這是每一個被這個時代滋養薰陶長大的人的局限性。要真正的讓他們擺脫這些想法,怕只有用殘酷的事實來改變了。

  王源決定尊重高仙芝的內心,高仙芝是他在這年代少有的能交心的人之一,王源不希望他心中有芥蒂。雖然以高仙芝的涵養,他也不會激烈的說出觀點來,然而自己必須給予高仙芝足夠的尊重,畢竟自己和高仙芝之間已經密不可分,不可忽視他的感受。

  「兄長,你說的很對。平叛為先,先解決叛軍的問題,再看形勢發展而決。我確實有些自私了。那麼咱們即刻調兵前來,給予史思明壓力,讓他徹底崩潰?或者是等新皇的聖旨再決定?畢竟李瑁並未下旨要我們逼近長安,我怕我們私自調兵前來,會被他誤解和怪罪。」王源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