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唐軍大營中,李瑁李光弼以及回紇大軍的統領乞扎納力正在商議進攻事宜。李光弼的想法是,先給叛軍守軍一些顏色看看,重壓之下再展開心理攻勢,對史思明招降。但前提是,第一次攻擊一定要猛烈而兇狠,要讓史思明承受巨大的壓力,覺得城池很快便會被攻破,這樣便為招降增加了巨大的砝碼。鑑於此,關於第一次進攻的安排,李光弼需要和乞扎納力做出說明和溝通。

  「乞扎納力將軍,此次攻城,你的回紇大軍是為主力。我擬以手下兵馬為輔,替你們填埋陷坑,搭建渡過護城河的橋樑,以利於你的部下騎兵快速抵近城牆攻擊。不知乞扎納力將軍可有疑義?」

  「李大帥,這我可不同意。我回紇大軍確實勇猛善戰,也是此戰主力。但你不覺得一開始便動用主力攻城,會讓大軍遭受重大的損失麼?敵軍第一波的反擊是極為兇猛的,你難道要留著你的那些無用之兵在後,卻叫我回紇勇士前去送死麼?這可不妥。」乞扎納力擺著手晃著滿頭的小辮道。

  李光弼皺眉道:「乞扎納力將軍,你似乎沒有明白陛下和我定下的謀略,我們想第一波猛攻對手,造成壓力,這才利於招降對手。而你的回紇騎兵能做到快速攻到城下給予對手巨大壓力,所以才會這麼決定。」

  乞扎納力搖頭道:「我實在不明白你們是怎麼想的,在我們那裡,只有你死我活,哪有什麼招降的辦法。敵人若能招降,便可能會背叛,那這樣的人招降何用?遲早會反受其害。你們的計謀恕我不太贊成。」

  李光弼沉下臉來道:「乞扎納力將軍,你可莫要搞錯了自己的身份。咱們兩家是簽了約定的,你們只是借兵於我平叛,僅此而已。你若以為於戰事大略上也有指手畫腳的餘地,那你便錯了。這件事上可不是你所能決定的。」

  乞扎納力叫道:「我沒興趣管你們的事,但我要對我的回紇勇士們的性命負責,我不能讓他們被你們用來去送死。」

  李光弼冷聲喝道:「乞扎納力將軍,你這話可沒道理。借兵平叛,本就會死傷士兵,難道你還指望著十萬回紇兵馬完好無缺的回去不成?我大唐和你們回紇人有協議,傷亡兵馬皆有賠償,你現在說這樣的話是何道理?」

  「賠償?你們那點錢財便可讓我回紇人去替你們送命麼?我回紇勇士可都是無價之寶。」

  「放肆!」李光弼怒喝道:「乞扎納力,你這麼說,我們還要借你們的兵馬何用?我們難道借的不是兵,倒是請了一幫祖宗老爺回來供著不成?簡直荒唐!」

  乞扎納力也赫然站起,針鋒相對的道:「這事你跟我叫嚷也是無用,我回紇大汗交代了我要珍惜回紇勇士的性命,我便按照大汗的意思去做。你要我們去送死,我絕不會同意。」

  李光弼怒道:「那便請你的大汗來咱們再確認一下雙方的協議,不然這借你們的兵馬何用?」

  乞扎納力毫不客氣的回敬道:「輕便,要不要我即刻帶著大軍離開此處?」

  李光弼氣的身子發抖,正欲反唇相駁,一旁的李瑁忙開口道:「二位,二位,怎麼就吵起來了?這不是商量事情麼?」

  李光弼指著乞扎納力道:「陛下您也聽到了,他這說的是什麼話?這是公然撕毀協議麼?他的兵馬不聽調度,咱們借來這些老爺兵有何用?」

  李瑁點頭道:「稍安勿躁,這是話趕話嗆上了而已。乞扎納力將軍,你可不能上頭。朕和你們的大汗是定了協議的,協議簽訂,雙方便要遵守。你說你率兵離去,朕相信你這是氣話。若當真這麼做了,便是撕毀了雙方的協定,朕從此對你們回紇人便沒有任何信任了。你們莫看我大唐如今生亂便對我大唐不敬,若是真的翻了臉,朕可也不怕你們。朕坐擁大唐天下,平息叛亂之後數年內便可恢復元氣,到時候你們回紇人想和我大唐再拉上關係,朕是決然不準的。我天朝之人最重信用,無信則不立,無信則失德。你明白朕的話麼?」

  乞扎納力當然明白,他也根本不敢真的撕毀協議。

  「尊敬的大唐陛下,我不是真的要那麼做,但你們這個計劃確實讓人難以接受。你們的人更熟悉攻城戰,我們回紇人更適合馬戰。叫我們第一批攻城實在不妥。這樣吧,我出三萬兵馬,加上你們的五萬兵馬,八萬人進行第一梯隊的攻擊。我再給你們三萬匹戰馬,這樣便可解決衝鋒速度的問題。貴朝大軍和我回紇大軍攜手同攻,取長補短,相信定可見奇效。」

  李瑁扭頭看著李光弼,李光弼點頭道:「這還差不多。」

  李瑁這才笑道:「瞧瞧,這不就解決了麼?什麼事都可商議,為了大局大伙兒都要做些讓步才是。這件事就這麼定了。乞扎納力將軍,你就留在朕的大帳中吃飯,一會兒和李元帥喝杯酒,這事兒便過去了。這叫做杯酒泯恩仇。哈哈哈。」

  ……

  十二月初三清晨時分,霧靄散盡之後的長安北城芳林門外,大唐官軍和回紇聯軍密密麻麻結陣而立。

  長安北城城門七座,東側是皇城和大明宮的四座城門,但因為是宮城城門,城高牆厚且受地勢所限,另外李瑁也不想因為攻城而毀了兩座宮城。故而此次攻城的重點集中在西側的芳林、景耀、光化三座城門。光化門在最西邊的靠近長安西城牆,地勢逼仄。景耀門在芳林門和光化中間,地勢開闊,倒是一處合適的進攻地點。但是因為有永安渠穿城而出,導致地形割裂,也不是個好的攻城之處,故而芳林門便成了唯一的地勢開闊適合突破的城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