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仙芝點頭道:「罷了,事已至此,也無可挽回。但你要明白,新皇登基,於你大為不利。將來對你的清算恐怕是無休無止了。平靜日子不會長久了。」

  「我明白。」王源沉聲道。

  高仙芝嘆了口氣,端起茶盅喝了一口,輕聲道:「罷了,這件事暫且擱下,畢竟目前還無人敢動你。你應該上表恭賀新皇登基,看看能否緩和一下關係。雖然我也知道那可能是一廂情願,但作為臣子該有的禮節還是要的,不要被人抓住了把柄。」

  王源笑道:「兄長覺得我是那種不知禮節之人麼?我早已上表恭賀了,而且是以你我聯名的名義。你我是神策軍的正副元帥,上表聯名也是應該的。」

  高仙芝笑道:「那是自然,還好我沒寫賀表。我本也想寫聯名賀表上奏,但擔心你也會這麼幹。若是新皇陛下受到兩份我們聯名的賀表,那可就是顯得矯情了。」

  王源微笑道:「心有靈犀一點通,兄長和我總是想到一處了。兩份聯名賀表,新皇怕是沒那麼大的面子。」

  高仙芝哈哈而笑,笑罷正色道:「賢弟,你可知道李瑁去靈州到底是去幹什麼了麼?」

  王源微笑道:「是否是向回紇借兵了呢?」

  高仙芝驚愕的張大嘴巴,看著王源道:「原來你竟然知道這件事了,我還以為你不知此事呢。」

  王源微笑道:「我當然知道,我雖非手眼通天,但我可也不是瞎子。李光弼郭子儀欲借回紇兵馬,密奏陛下。陛下派壽王去靈州同回紇人商談此事,這些事我知道的清清楚楚。只是我沒有跟任何人說,也沒有告訴你。因為我知道,不用我寫信告知你,咱們在朔方軍中的耳目也必會很快的將消息稟報於你。」

  高仙芝皺眉道:「你既知此事,為何不加以阻止?引回紇兵馬入唐,這無異於與虎謀皮,後患無窮。」

  王源搖頭道:「兄長,你以為我說的話會有用麼?陛下偷偷的讓壽王去商談此事,便是不想讓人知道。他之所以這麼幹便是引回紇兵馬擴充兵力,達到制衡我的目的,你以為我知道了此事還能出來阻止麼?」

  高仙芝愣了愣,終於長嘆一聲道:「說的是,陛下這麼做便是針對你的。他已經對你毫無信任了。神策軍在他看來,也不是大唐的兵馬,而是威脅大唐的力量了。」

  王源道:「是啊,所以我無法阻止,我也不能阻止。他們父子要怎麼幹便怎麼幹吧,我越描越黑,索性眼不見為淨。」

  高仙芝沉思片刻道:「賢弟,如此看來,這一切都是有預謀的。太上皇和新皇早有默契,新皇於靈州登基之事怕是也早有預謀了。借了十萬回紇兵撐腰,登基也是順理成章之事了。」

  王源點頭道:「兄長明白這個道理,我便不多贅言了。」

  第929章 傾力

  高仙芝長嘆一聲,沉聲道:「還有一個極為重大的消息要告訴你,李瑁在靈州登基之後便立刻下旨,朔方軍和十萬回紇聯軍已經大舉南下,我來時他們已經抵達蒲州,距離長安一步之遙。看這架勢,是要進攻長安了。」

  「進攻長安?」王源驚愕叫道:「開什麼玩笑。」

  「我豈會和你開這種玩笑。」高仙芝咂嘴道:「這就是我親自回來見你的原因。我不知道他們到底是怎麼想的。」

  王源思索片刻,呵呵冷笑連聲「這是真的瘋了,居然要攻打長安麼?就憑那十萬回紇兵和那六萬新募的朔方河西聯軍?長安城若是這麼輕易便能被攻下,我們又何必要拖延至今。我明白了,他們是想要搶在我們之前拿下長安,平叛的功勞他們不想讓給我們神策軍。他們要證明沒有我神策軍他們一樣能收復長安平息叛亂。呵呵呵,我真是服了這父子兩個。李光弼和郭子儀也瘋了麼?他們不知道即便攻下長安,代價將是他們難以承受的麼?」

  「郭子儀死了。」高仙芝道:「我們的內線傳來消息,郭子儀不知為何同李光弼意見相左,在寧遠城中,有人看到李光弼親手命人斬殺了郭子儀。」

  「什麼?」王源再次驚愕。歷史上著名的平叛將領郭子儀居然就這麼被殺了。他還沒有為平叛做出任何的貢獻,就這麼死在了李光弼的手中。歷史的細節還是最終走上了另外的方向,這個人就這麼湮沒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了。不用說,要麼是在李瑁登基之事上或者是借兵之事上和李光弼和李瑁意見相左,而已經一心要借外力充實實力,實現登基的李瑁是絕不會心慈手軟的。李光弼這個人也徹底的暴露了,此人可不像他外表那般的儒雅。

  「可惜了。郭子儀和我也有些交情,當年他還率軍在巨石關外救過我們。沒想到就這麼便死了。」王源嘆道。

  高仙芝沉聲道:「是啊,世事難料,由此可見新皇手段之果決。你似乎對他們攻長安的舉動很是不屑,但在我看來,他們或許真的能得手。畢竟十萬回紇人的戰力還是有的,加上現在叛軍內部並不和睦。安慶緒殺父自立後,史思明已成孤軍。叛軍人心惶惶,很難說結果如何。只是即便攻下城池,兵馬損失一定極為慘重。我之所以回來見你,便是想當面和你商議,目前這局面,我們該如何應對。神策軍要不要參與進攻長安,畢竟眼睜睜看著李瑁攻城受損,於平叛大局不利。」

  王源看著高仙芝道:「兄長,你認為該如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