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快說快說,可急死我們了。」眾皇子催促道。

  「是這樣,父皇自稱傳位於李瑁之事其實另有蹊蹺。李瑁在靈州登基之事根本就不是父皇的授意,父皇只是派他去靈州辦事,但他勾結了李光弼和郭子儀冒充說是父皇傳位於他,其實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兒。他是強行登基,叛父自立。」李珙聲音低沉的說出這番話來。

  「什麼?」

  「此話當真?」

  「這事可有憑據?」

  李珙的這番話像是驚動了一池水鴨子,幾位皇子目光之中精光四射,脖子伸得老長,紛紛驚愕發問。

  「諸位兄長,我說了,這件事是王源無意間說漏了嘴被我知曉的。我當時也驚的一身冷汗。事後我也追問了緣由,王源實在拗不過我,便說了內情。」

  「他是什麼說的?他又是如何知曉的?」李璬連聲問道。

  「王源說,這是父皇親口對他說的。在王源他們覲見之前,父皇召見了王源,告訴他李瑁叛父自立登基的消息。政事堂得到的消息比父皇得到的消息晚了許多,父皇得知此事後又氣又惱,想了半天終於還是召見王源對他說了實情。父皇擔心此事隱瞞不住,於是便要王源答應他,替他彈壓群臣,保守這個秘密。因為父皇擔心,一旦此事曝光,李瑁變成萬夫所指。但李瑁有李光弼和郭子儀的支持,擁兵六七萬。此時若是事情曝光,勢必引起公憤,朝廷便不得不派兵去討伐他這個逆子。那樣一來,我大唐比自己內亂,叛軍便可趁虛而入,形勢必將糜爛。鑑於此,父皇才忍氣吞聲對外宣稱確實是傳位於李瑁之事,便是為了息事寧人,顧全大局。」李珙低聲快速的道。

  「這個混蛋,這還了得?想不到他成天不聲不響,卻是個咬人不出聲的毒蛇。竟然趁著我大唐危局之時,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攫取了大唐的皇位。」李璬大聲怒罵道。

  永王李璘也拍了桌子大罵道:「果然是奸惡的很,父皇怎會容他如此?就這麼忍氣吞聲將皇位給了他?這對我們公平麼?父皇怎地如此糊塗?」

  一身道士袍打扮的恆王李瑱忙道:「父皇不也是為了大局著想麼?二十六哥說的很明白,父皇是不想在這時候弄得刀兵相向。現在叛亂未平,咱們內部再自己打起來,豈非親者痛仇者快?父皇是為了江山社稷著想啊。」

  「屁的江山社稷著想,我看就是偏心。父皇不是早就想立李瑁為太子麼?李瑁強行登基為帝,豈非正好遂了他的心愿?要是換做我們幾個,父皇怕是立刻便下旨,讓王源領兵討伐了。偏心的父皇,居然容忍下這等事情。」李璬怒道。

  「嘿,誰叫我們沒有個傾城傾國的王妃呢?要是也有這樣的王妃,獻給父皇去,父皇怕也是會對我們偏心些。」李璘冷笑道,言語刁毒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

  幾名皇子你一言我一語義憤填膺,紛紛怒罵不已。儀王李璲一直保持著沉默,待眾人叫罵發泄一番之後,他皺眉開口問道:「二十六弟,這些話是王源親口告訴你的麼?」

  李珙點頭道:「確然如此。雖非原話轉述,但也差不了多少。」

  李璲想了想道:「諸位兄弟,咱們可不要上了別人的當啊,我越想這件事越是不對勁,這當中有些疑點呢。」

  「有何疑點?」李璬問道。

  「父皇怎會對王源吐露這件事的真相?王源和壽王不睦,父皇這麼做豈非是火上澆油?那王源知道壽王叛父自立,怎還會無動於衷?其中必有蹊蹺。這個王源或許在打什麼鬼主意。二十六弟,你和他關係好便罷了,我們對他可沒什麼好感。」李璲皺眉道。

  眾皇子聞言也都皺起了眉頭,這麼說來確實有些說不過去。

  李珙轉了轉眼珠子低聲道:「十二哥,既然你這麼說,今日咱們便將話說開了。我絕非是為王源辯護,但我覺得,咱們對王源的評判實在是苛刻了些。各位捫心自問,我大唐岌岌可危之時,是誰力挽狂瀾,穩定住目前的局面的?若無王源發兵救駕,我們此刻的處境如何?外界傳言的那些什麼王源挾天子令諸侯,什麼心懷野心意圖不軌云云,那些話聽起來似乎有些道理,但推敲起來,卻是站不住腳的。確實,王源這個人行事有些強硬,有時候傷及我皇家威嚴和面子。但咱們不能看表面啊。殺房琯,那是因為房琯在背地裡挪用軍餉,嚴重威脅平叛大軍的存亡,你們說難道不該殺麼?前段時間王源為了安置難民也得罪了不少人,但是平心而論,他這麼做還不是為了將難民安置下去,免得嚴冬降臨,凍死百姓?若是上百萬難民亂了起來,咱們在成都還能呆麼?平息難民內亂怕是都要焦頭爛額,還有精力去收復京城?所以王源做的這些事情其實都是為了我大唐著想,咱們不能因為他行事強硬便硬是給人家扣上有野心的帽子是不是?」

  李珙的一席話讓眾皇子頻頻點頭,實際上幾位皇子對於王源的印象本來並不差。從京城悲悲戚戚隨駕逃離,馬嵬坡上的驚魂之事讓眾人人人自危。若非王源搭救,能否活下來都是個問題。來成都後,王源也並沒有對皇子們太過苛刻。雖然並沒有噓寒問暖,但起碼保持著該有的禮節和尊敬。在全城物資匱乏用度貧瘠的情形下,皇子們的生活也能夠得到保障。若非因為強行清理皇族侵占宅院公房的事情,皇子們對王源本是毫無怨言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