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源微笑搖頭道:「臣等可不會擔心這些,既然新皇即位,臣這個相國也該卸任了。臣本就不是理政的料,若非陛下您執意要臣擔任此職,臣早就辭去了。現在陛下退位為太上皇,新皇或許有更好的人選,臣就此請辭相國之職。至於去靈州奉新皇之事,臣怕是去不了了。劍南河西數百萬難民和百姓需要保護,再加上陛下您也還在成都,臣必須肩負起保護太上皇和百姓的職責。其餘諸位同僚,你們可奉旨去靈州侍奉新皇,我自會寫奏摺向新皇解釋的。」

  王源此言一出,群臣盡皆嗡然。王源儼然已經是他們心目之中的主心骨和頂樑柱,現在王源要辭去相位,立刻便群龍無首,心亂如麻。然而很多人心裡也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王源和壽王以前便有嫌隙,壽王即位怎會再讓王源當相國?而且王源和政事堂中的人事一旦更換了,會給其他人更多的機會。大臣們之中倒是有很多人已經迫不及待的要去見新皇,表忠心了。

  玄宗看在眼裡,心中甚是有些快意。此舉一下子便將王源和依附於他的那些大臣們弄得如霜打的茄子一般蔫巴巴的,立見奇效。當然,王源雖然不當相國,但這個人手握重兵,倒也不能得罪的太狠,否則後果堪輿。現在看來,懷柔安撫穩住此人才是正理。自己必須要提醒李瑁,不能對王源太過無禮,要徐徐圖之。

  「王源啊,朕不希望你說這些喪氣話。朕退位為太上皇,但你們還是我大唐的中流砥柱,還是肱骨之臣。新皇還是需要你們大力輔佐的。朕不會允許新皇准你辭相國之職。放眼天下,唯你可穩固朝廷局勢。你上奏請辭,新皇也不會應允的。」玄宗緩緩道。

  王源微笑道:「也罷,一切憑新皇裁奪便是。」

  玄宗微微點頭,沉吟片刻,沉聲道:「諸位臣工,你們與朕共事多年,經歷患難,今日朕要退位了,你們今後也要像對待朕的忠心一般對待新皇。朕登基三十餘年,雖有建樹,但也有疏忽之處。局勢至此糜爛,朕是有責任的,朕很是慚愧。但朕真的老了,以後的重任便只能託付給新皇和你們了,朕希望你們能和新皇勵精圖治,彌補朕的過錯。」

  群臣這才想起眼前這個老皇帝今日要退位了,這也是一件大事。畢竟玄宗為帝多年,今日卻黯然退位,不免心中升起悲戚之感。有的老臣甚至已經流下了濁淚來。

  「來人,擬詔,朕宣布退位,從今以後,避居幽處,不問政事了。」

  一名翰林院夫子上前執筆,玄宗親自口述,寫下退位詔書。在玄宗的口述之中,回顧了他繼位以來的近四十年的帝王生涯,回顧了他所做過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回顧了大唐帝國是如何從武氏專政到重回李家手中。如何從混亂變的繁華強盛等等的歷程。

  王源和眾臣靜靜的站著,靜靜的聽著。即便王源對玄宗已經毫無好感,但聽著玄宗的自述,王源也不得不承認,玄宗這一生確實是精彩的一生,幹了許多大事的一生。他能成為史上的聖明君主,開創了一代盛世繁華,一手將大唐建成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為此他也確實功勳卓著。只是後來發生的事情,讓他的一生蒙上了灰塵,讓他輝煌的一生留下了巨大的遺憾和瑕疵,那也是無可奈何之事了。

  退位詔書寫罷,玄宗讀了一遍後抬手交給內侍蓋玉璽發布大唐各地。內侍捧著詔書離去後,玄宗長舒一口氣,緩緩起身來,伸手捧下頭上的冠冕,緩緩脫下身上的大禮袍。

  內侍上前幫忙,卻被玄宗擺手制止。玄宗將脫下的衣物疊好,用錦盒裝進去衣帽禮服,想了想又讓捧玉璽的內侍將玉璽也放進盒子裡。蓋上盒蓋之後,玄宗沉默良久,終於沉聲吩咐道:「將這些衣冠送往靈州,新皇登基倉促,怕是連衣冠也沒準備。權當朕送他的禮物吧。」

  就在這個陰冷的冬日,一代明皇唐玄宗退位。雖然他極為留戀他坐了幾十年的皇帝之位,但在形勢所迫之下,他不得不做出這樣的選擇。不得不說,玄宗最後的抉擇還是拋棄了個人的欲望,為了大唐社稷江山,他奉獻了最後一份心力。就像在馬嵬坡上的做派一般,他揮刀割愛。

  第925章 疑竇

  玄宗的身影消失在側幕之後,滿堂文武心情複雜,各懷心事。人是現實的,不少人跪送玄宗離開之後便立刻轉身離去,他們要為了得到新主人的恩寵而去謀劃。當然也有很多老臣垂淚長跪不起,哀哀哭泣如喪考妣。

  王源面無表情轉身離開了散花樓大廳。在台階上,顏真卿韋見素追了上來,一路呼喚著王源的名字追到了假山之側,他們已經六神無主了。

  「相國留步,相國留步。」顏真卿和韋見素終於拉住了王源的衣角。

  「二位有何事?」王源轉頭微笑問道。

  顏真卿跑的氣喘吁吁地問道:「相國意欲何往?」

  王源笑道:「回家睡大覺去啊,還能何往?陛下成了太上皇,已經說了再不管朝廷政務,也不再接見我們。朝廷如今在靈州,這裡已經不再是朝廷中樞所在了,咱們也不用忙活了。該回家的回家,該睡覺的睡覺。顏中書韋左相也多少天沒好好的歇息了,這下好了,正好回去好好的休養一番。」

  顏真卿跺腳嘆道:「相國啊,你怎還有心情說這等話?下官認為這件事必有蹊蹺啊。之前毫無徵兆,怎地忽然便新皇繼位了?陛下怕是有難言之隱啊。壽王此舉恐是逼迫陛下退位,這是叛父之舉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