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仙芝笑道:「你能這麼想我便放心了,我還擔心你會責怪我貽誤戰機。但其實在我看來這並不是個機會。相反還可能會因為昏了頭造成巨大的損失。」

  王源點頭道:「你我的想法總是不謀而合。事實上就目前的局勢而言,我並不認為這是進攻的好時機。相較於攻城收復失地之事,我反而更擔心朝廷內務之事。要知道今年冬天必然是個難熬的冬天,今年是大旱之年,一年戰亂下來,百姓們的錢財物資消耗殆盡,這個冬天的首要之務便是要讓百姓安穩渡過這個嚴冬。若這件事辦不好,百姓在嚴冬苦逼之下恐怕將很難生存。一旦安頓賑濟之事不能妥善解決,我擔心將生內亂。平叛不僅是攻城收復失地,安頓民心不亂也是平叛成功的保證。」

  高仙芝點頭道:「賢弟所言甚是,和愚兄所想不謀而合。與其沒有把握的攻城,倒不如不攻。內政是平叛的保證,今年冬天是個嚴冬,蜀地數百萬百姓的安頓和穩定才是重中之重。我大軍不如困住長安城,叛軍在城中也必然消耗大量的糧草物資,但他們得不到補充。或許明年春暖花開之時攻城才是最佳時機。」

  王源笑道:「既然你也是這麼認為的,我看我們便定下此策略,不必急著攻城。只困住他們,先穩定內政再說。」

  高仙芝看著王源道:「你我雖然是這麼想的,但是我不得不告訴你,有人怕是等不及了。我正要告訴你一件事情,月前,陛下從成都來了聖旨,對我們遲遲不攻長安的舉動頗有微詞,要求我們儘快把握機會攻下長安城呢。」

  王源皺眉愕然道:「你是說陛下又來催促我們攻下長安麼?」

  高仙芝緩緩點頭道:「正是。」

  王源的眉頭擰成一個疙瘩,沉聲道:「陛下再三保證不對軍務插手干涉,怎地又有此行為?陛下到底是怎麼想的。」

  高仙芝輕嘆道:「陛下的旨意之中雖然言辭甚是溫和,但字裡行間卻很是有些不滿。聖旨中言道,既然叛軍從長安調兵十萬,長安兵力空虛,正是攻城的好機會。陛下問我們為何還不趁機攻城。而且,你離開大軍去往平原城救援顏真卿的事情,陛下顯然也是不太高興的。陛下聖旨中提了幾句,說什麼『主帥不思收復失地反而為救一城而舍大軍孤身涉險,此舉捨本逐末有欠考慮。』」

  王源眉頭擰成一股疙瘩,沉吟不語。

  高仙芝低聲道:「我寫了封奏摺解釋,告訴陛下攻城時機並不成熟,且將你救援平原城的初衷和意義所在上奏了陛下。然而陛下的回答卻說,他徵詢了朝中群臣和將領的意見,朝臣們都說收復長安的機會已經到來,言辭中竟有斥責我們欺瞞軍務之意。還說你去救援平原城之時,軍中有人反對,你卻一意孤行,反而斥責提出反對意見之人,無視軍中將領意見云云。」

  王源緩緩將手中茶盅放在小几上,沉吟片刻道:「看來是有人在陛下耳邊吹我們的風了。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十之八九是李光弼和郭子儀說了些話。否則陛下怎知當日討論是否救援平原的情形。」

  高仙芝點頭道:「你明白就好,我不妨再將一事告訴你。陛下因為郭子儀和李光弼堅守朔方有功,已經下旨授李光弼戶部尚書兼朔方節度使。授郭子儀羽林大將軍、兵部右侍郎兼河東節度使之職。命他二人前往河東隴右兩道重整兵馬。下旨讓我們將他們帶來的兩萬河西和隴右軍殘部歸還二人。聽說,陛下要兩人積聚兵馬從上路攻襲安祿山的腹地老巢,要我們攻擊長安一線,拖住叛軍不許讓他們回撤救援。」

  王源驚愕道:「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高仙芝道:「郭子儀和李光弼已經在十日前抵達隴右河西兩道,如今落足於靈州。那兩萬兵馬我也不得不歸還給了他們,因為那本是原本屬於他們的兵馬。」

  王源冷聲道:「屬於他們的兵馬?那我這個征伐平叛大元帥算什麼?他們二人的兵馬難道可不受我管束麼?那兩萬兵馬在我這裡養的壯實了,不為我攻長安出力,反倒被他們輕易的拿走了?兄長,此事你不該答應。」

  高仙芝皺眉道:「我也知道你知道後肯定不高興,但我想,何必為了這兩萬兵馬弄得不愉快?此事是陛下下旨要求的,若是不許,豈非駁了陛下的面子,鬧得滿城風雨?」

  王源冷笑道:「他讓李光弼和郭子儀另率兵馬平叛,何曾給了我面子?這二人所領之兵居然不在我這兵馬大元帥的統率之下,把我至於何處?陛下做這些決定的時候可曾考慮過我的感受?」

  高仙芝低聲勸慰道:「賢弟,陛下可能是因為我們久不攻長安所以故意任命李光弼和郭子儀重組兵馬,用意自然是表達不滿,刺激我們抓緊收復失地之舉。陛下也沒下旨說這二人不受我們節制呢。」

  王源看著高仙芝嘆息一聲道:「兄長啊,你還看不明白麼?陛下此舉其實便是要另起爐灶啊。當初房琯和李瑁要重建禁軍,現在李光弼和郭子儀又重拉兵馬,這都表明了一件事,那便是陛下對我們的不信任。他覺得我們對他不忠心,所以不斷的想辦法以各種理由建立一直兵馬抗衡我們罷了。自始至終他對我們都是不信任的,這已經是很明顯的事情了。」

  高仙芝看著王源道:「賢弟,你真當我不知道陛下的心思麼?但即便知道陛下的心思又能如何?你難道會因為此事回成都和陛下理論麼?李光弼和郭子儀若能在河西和隴右領軍東進,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長安一線我們給叛軍巨大壓力,他們若是真能突破東面的防守而突入叛軍腹地,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你我的目的不都是為了平叛麼?但能平息叛亂,便是你我心中所願。咱們大可不必為了此事和陛下計較。既然陛下已有猜忌之心,咱們又何必去為此事去爭執?此時此刻,若是鬧得滿城風雨,於大局是否有利?若是無法得到你想要的結果,你又是否會拋下一切不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