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清晨時分,王源親自帶著人在蘆葦盪中割出一條通向黃河岸邊的水道。不久後,兩位老丈帶著八名船工駕駛著十條小船沿著河岸駛入蘆葦盪中開闢的水面之上。數十根新砍伐下來的毛竹被拖到這裡,幾十人開始了對這十條小船的改造。不久後十條小船並排成兩列,然後以毛竹繩索緊緊的固定起來連接成一個整體,在小舟的外圍綁上了一捆捆的蘆葦以增加浮力和重量,終於在經過半個時辰的折騰後,一條四不像的拼裝大船出現在眾人面前。

  雖然很多人看著這怪模怪樣的船隻很是皺眉,不相信這樣的玩意能抵擋河中的風浪,但王源卻並不為意,不顧眾人勸阻,親自登船要和幾名船工一起試驗這種拼裝船隻是否可行。於是乎,這條怪船帶著所有人的期盼沿著開闢的蘆盪水道緩緩的駛向了黃河之中。

  抵達黃河之中,王源立刻便感受到了黃河的威力,即便只是離岸數十步遠的距離,滔滔河水已經有了強大的衝擊力,帶著這條怪船胡亂打轉。幸虧船工們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在他們長篙的控制下,大船還是朝著河中心緩緩而去。越是往河中心去,河水的威力越是讓人恐懼。滿眼是黃色的喝水,河面上颳起莫名的怪風,浪花湧起一人多高,船隻在水中上下起伏,綁紮之處發出喀喀喀的怪響,似乎隨時要散架的模樣。王源在船上簡直被顛的翻天覆地幾乎要吐出來,但他還是咬牙挺住,和著十名船工一起努力的控制著船隻。

  終於,船隻穿越了河中心,在下游兩里處成功抵達對岸。這艘怪船居然抵擋住了黃河的巨浪和激流,安然無恙的成功橫渡。只不過所有人都精疲力竭,因為耗費了太多的精力。

  但無論如何,這個方案的可行性得到了驗證,需要改進的只是一些綑紮方式和船隻的排列方式。寬度不夠,導致船隻跟有顛覆的可能。在對岸的小漁村碼頭,王源和牛老丈張老丈以及其他船工商議了一番,將船隻拆開來重新排列方式拼接綁紮,這一次是以三艘並列的方式,增加船隻的寬度。然後眾人重新出發,從對岸往回橫渡。這一次明顯船隻穩定了許多,但即便如此,還是經歷了一個時辰的搏鬥才回到大寨之中。

  第867章 搶渡

  試航的成功讓眾人歡欣鼓舞,沒想到這種辦法居然可行,這可真是讓人沒想到。王源當即請顏真卿挑選千餘名百姓協助砍伐樹木竹子,搓製作繩索,幫著船工們改造船隻。同時因為水道狹窄,還需要大量的人手去割斷蘆葦,挖掘淺泥建造臨時的船行通道,一旦渡河,百姓們可以就近上船。因為若是大部分百姓根本不可能蹚過蘆葦盪去到河邊。

  整個營地里頓時一片熱火朝天,很多百姓們也都自發的開始幫忙,他們幫著搬運竹子,在周圍數里方圓的十幾座沙土山包上幫著尋找合用的材料。收割蘆葦綑紮,作為船身增加浮力和防撞之用。每個人都因為快要脫離黃河以北的這片苦海而興奮不已,干起活來也是渾身是勁。

  王源其實還是很憂慮,因為他發現了事情其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剛才這一趟試航雖然成功,但這一趟用的時間超過了兩個時辰。早上出發到了午後才返回,用的渡河時間超出了想像。九艘小船可拼裝一條大船,兩百餘艘小船只能拼裝成二十六艘大船。每條拼裝之後的大船除了九名船工之外,大概只能搭載六七十人左右。也就是說,二十幾條船就算滿員出發,一次性也只能運送不足兩千人過河。近五萬軍民,半天一趟來回,一天只能跑兩趟的話,一天只有四千人能渡河。全部渡河完畢豈非需要十幾天的時間?這是絕對不成的。

  十幾日時間,這簡直是開玩笑。面對強敵環伺,需要儘快全部渡河,可不能在這裡耗個十幾天。王源心理的極限是三天時間全部渡河完畢,這便需要每天渡過一萬五六千人才可以,這是現有渡船運送能力的四倍。

  解決的辦法並沒有什麼良策,只能是每船多裝人,另外減少渡河的時間,並且需要利用夜晚的時間橫渡。夜間渡河的危險可想而知,但王源別無選擇,這個險必須要冒。利用所有的時間日夜不停的渡河,才能保證以最快的速度將百姓們盡數送過對岸。

  王源將這個想法跟顏真卿和賀蘭進明商議了一番,兩人也都覺得需要冒這個險。因為他們都知道留在這山寨之中越久的後果便越是糟糕。對方的兩萬兵馬也在午後抵達了山寨西邊數里之外紮營。雖然沒有一上來便動手,但只要一發現己方在渡河的話,怕是立刻便會發動攻擊,這一點毋庸置疑。

  接下來的幾天,不僅對防守的兵馬是極大的考驗,對渡河的船工們也是極大的考驗。晝夜不停的渡河不僅考驗的是船工們的體力,也考驗他們的操舟技術。夜間渡河那是最忌諱之事,他們在平時也絕不會在夜間在河面上泛舟的。

  各種問題堆積在一起,給眾人很大的心理壓力。但人人都明白這是到了拼命的時候了,壓力巨大卻也不得不去面對。

  從上午開始,按照王源的指示,趙青和譚平便將五千兵馬分成二十餘隊。在寨門的青石牆處安排了五百人防守,同時在進入寨門之後的十幾處必經的道路旁邊的樹林和蘆盪之中也都要埋伏兵馬。樹林之中倒還好辦,這些沙土包雖然並不高,只是一些長了樹的小土丘罷了,但作為埋伏弓箭手偷襲的場所還是起作用的。最麻煩的便是在靠近百姓們登船的一大片開闊地周,這裡除了那座聚義廳所在的山包便沒有別處可以藏身。要埋伏便只能藏身蘆葦盪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