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譬如楊國忠,安祿山造反說是要清君側剪除楊家奸佞,朝廷中很多人也以為是楊國忠逼得安祿山反了,因為楊國忠天天都在說安祿山要造反的事。然而事實如何?安祿山確實是反了,而且並非是為了清君側。楊國忠死了,也沒見他息兵啊。安祿山就是要造反當皇帝,楊國忠逼不逼他,他都是要反的。相反朝廷若是能聽從楊國忠的建議,早早做出準備,那反而會是另外一種情形了。可惜人人都把楊國忠的話當做是誣陷傾軋之語,能說這全是楊國忠的錯麼?」

  王源繼續說道,這些都是他心中想說的話,本來這些話不該說出來,但不知為何,今日當著顏真卿的面,王源居然就這麼衝口而出,毫不掩飾了。

  顏真卿點頭嘆道:「王相國能說出這樣的話來,當真讓顏某佩服之極。不瞞你說,顏某其實也是怎麼想的。當今天下之人,衡量他人喜歡非黑即白。一有污點便全盤抹殺他人的功績,這是顏某不能接受的。」

  王源呵呵笑道:「看來我和顏太守在這件事上倒是心有戚戚了。」

  顏真卿皺眉低聲道:「顏某還有很多事想不通。譬如為何李林甫楊國忠等人被朝廷定性為奸相。但奸相們都死了,為何大唐卻淪落到風雨飄搖之地?奸相們活著的時候,雖然相互爭鬥傾軋,但大唐天下卻依舊穩定繁榮?有些事當真讓人想不通。」

  王源微笑道:「我替你補充幾個問題,為何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安祿山憑藉著他的二三十萬兵馬便可橫掃北方,攻占兩京之地?安祿山只有二三十萬兵馬。可我大唐用來平叛的兵力有多少?洛陽城中守軍十萬,潼關之戰十五萬大軍,加之京城禁軍二十餘萬。總兵力近五十萬。然則如何?為何會節節敗退,為何會丟下長安入蜀地避禍?當真是安祿山的兵馬所向無敵麼?顯然並非如此。那是什麼緣故?」

  顏真卿拍著大腿道:「正是,這也是顏某想不通的事情。到底這是怎麼了?若說安祿山的兵馬所向無敵我是絕不信的,瞧瞧,連我這個不懂領軍之人,憑著七拼八湊起來的萬餘兵力都能堅守小城半年多,憑什麼長安一日便破?憑什麼潼關那麼輕易的便丟了?」

  王源哈哈笑道:「顏太守,你是不是真的想要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

  顏真卿呆呆的看著王源道:「莫非王相國知道原因?」

  王源呵呵笑道:「顏太守,你也莫裝作毫不知情。事實上這些原因有識之士都明白,只是沒人願意點明罷了。我不信顏太守不知道原因所在。」

  顏真卿咂嘴道:「我心中確實有些想法,但顏某想知道王相國心裡是怎麼想的。是否和顏某所想的一致。」

  王源笑道:「好,我並不害怕說出心裡的想法,事實上我在陛下面前都曾直言過。這一切發生的重要原因都要源於一個人,那便是當今陛下。」

  顏真卿吁了口氣,他想聽到這句話,但他又怕聽到這句話。他很想王源拒絕他的問題,但王源卻如此坦誠,直接便告訴了自己答案。而要命的是,這也是他自己心裡敢想而不敢說的話。

  「若不是陛下的急功近利,又怎會有潼關之失?包括在此之前的很多次對外征伐,包括當年的石堡城之戰王忠嗣的慘敗,當年和吐蕃作戰時陛下下達的直搗邏些城的旨意,導致河西隴右聯軍的全軍覆沒,都是陛下插手的結果。陛下或許是好意,但陛下插手軍務聽信讒言才是這一切發生的根源。當然,最終都是別人的錯,都是別人背了黑鍋,但這正是問題所在。陛下永遠不承認他的錯誤,這種錯誤便會一而再而三的發生。我這話或許有些大逆不道,但當著陛下的面,我也是這麼跟他說的。」王源冷聲道。

  顏真卿愕然道:「這些話你在陛下面前也說了?」

  王源點頭道:「為何不說?錯便是錯,不能因為他是皇帝便不指出來。若不知錯在何處,豈非一錯再錯。我大唐已經是風雨飄搖,可容不得再生大錯。陛下確實是聖明之君,然而那是以前的陛下。陛下也是人,他也會因為自己的功勞而驕傲自滿。一個普通人驕縱的行為或許不會有什麼大的影響,但陛下可不是普通人,他是天下之主,他若犯錯影響的不是他個人,而是天下萬民。故而身為天子是絕對不可以驕縱鬆懈的,一不小心,便會天下大亂。這些話我都當面同陛下直言過。不僅如此,我還要求陛下答應了我一個條件,我才同意出任平叛大元帥之職的。」

  「那是……什麼條件?」顏真卿已經驚訝的合不攏嘴了。

  「我告訴陛下,我若領軍平叛,便不要他插手軍務,我要軍務自專之權。」

  「軍務自專之權?這……陛下能同意?」顏真卿咽著吐沫道。

  「陛下當然同意了,否則我怎會出現在這裡。軍務自專,責任自然也是我來負。我向陛下許諾,三年時間平息叛亂,若不能,我願受任何處罰。只有一個條件,便是按我的辦法去平叛,任何人不得指手畫腳。這之後才有了通州大捷,才有了出蜀作戰。形勢正在一步步的好轉,這正是各負其責的結果。」

  顏真卿不知說什麼才好。顏真卿第一次真正的意識到,眼前這個王源早已不是當年梨花詩會上那個詩文驚艷的少年了。他渾身上下都帶著一股凌厲之氣,充滿了自信和霸道,簡直已經和當年那個少年判若兩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