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仙芝呵呵而笑道:「還能如何?高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結局前人早已想好,你我這般強勢之臣,必不能為人所容。我卻早已想好了,平叛之後我便解甲歸田,回家和家人共享天倫之樂,再也不理會朝中之事。我卻不知你是怎麼想的。」

  王源搖頭道:「你以為解甲歸田便可躲避風雨麼?樹欲靜而風不止,你不想惹麻煩,麻煩卻要來惹你。罷了,也不用多想此事,竭盡全力平息這場叛亂,為天下太平做些實事為好。至於將來如何,咱們暫且走著瞧。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我王源絕非任人欺凌之人,為了我和我身邊的人,我可以灑一腔熱血而抗爭。不管對手是誰,但想對我不利,我都會毫不留情絕不手軟。我知道很多事你我的做法不同,兄長的決定我不會阻攔,但求某一天我的決定兄長也莫要阻攔我為好。」

  高仙芝微微點頭道:「隨心而動,堅韌不屈,這便是你。你放心,兄長絕不會是你對面的敵人,而只可能是你身邊的助力。」

  王源長鞠到地,高仙芝跨馬而去,奔馳向北。

  ……

  在散花樓的那次激烈的交鋒之後,房琯明顯收斂了不少,在王源在此找到他要他做好後勤供應的調配之事時,房琯滿口答應。本來王源並不打算動用從東南諸府運來的錢糧,因為王源早已做好了自給自足的準備,但王源改變了主意,用自己儲備的糧食物資來打仗固然無需擔心其他的問題,但省下來的那些朝廷的錢糧則會被房琯等人以為物資豐富可以大肆的揮霍。

  本來省下這部分糧食的用意是希望用來賑濟難民的,但其實難民的主要供應和賑濟還是王源在用自己的老本,而東南諸道運送來的錢糧卻很少用於此處。而王公大臣們在來到成都之後,甚至都不肯降低俸祿以渡難關,一個個生活依舊豪奢,根本就沒有為大局考慮。這種情形下,王源覺得為朝廷的節約毫無意義,既然公事公辦,那便一切按照正常的流程走。

  房琯滿口答應,一定會保證軍需的供應。王源鄭重的告訴他,軍需糧草是大軍命脈,此事非同小可。如果這上面出了問題,那此戰必敗,希望房琯認真對待。房琯讓王源放一百二十個心,說他豈能不知此事的重要性。

  在成都的神策軍兵馬有十萬多人,其中一半已經駐紮在東部的州府,此次王源倒也無需率十萬大軍出動。成都府需要留下兩萬兵馬維持治安和保護玄宗,王源所能用的兵馬實際上只有八萬人。好在這一個月從難民之中招募了兩萬多新兵,王源決定留下一萬新兵和一萬老兵協同守城。另外一萬新兵打散之後分入軍中。這樣每九名老兵可以帶一名新兵組成一隊,可以大大的減輕對戰力的影響。而王源也終於將可用的兵馬增加到了十萬。

  數日時間,王源緊張的準備著出征之事,同時派出精騎前往巴山之東進行頻繁的偵查。雖然偵查的結果依舊是巴山之東並無大股叛軍開進的跡象,但王源依舊堅信叛軍會直接攻擊劍南,北邊的那所謂二十萬大軍只是個幌子而已。而對於玄宗不去領軍北上的舉動,朝中官員也頗有微詞。玄宗雖然也很不高興,但有言在先不干涉軍務,倒也並有理由去問詰此事,只是私下裡發了不少的牢騷。

  王源出征的日子定在三月二十五。在出征的前一天傍晚,王源去了浣花溪去向秦國夫人辭行。當然,王源也想去瞧瞧楊玉環的情緒如何,畢竟那晚的意外之後,自己老是躲著不見也不像個男人的作為。出征之後心無旁騖,王源並不想心中還記掛著這件事情。

  相隔上次來此僅僅七八日,天地間的春意顯然已經更濃烈。去往浣花溪的路旁綠樹樹蔭漸濃,野花也已經開始爭奇鬥豔起來。浣花溪一帶更是一副盛春之景,花樹繁茂,鳥鳴溪歡,一副生機勃勃的景象。

  茅廬小院內,秦國夫人欣喜的看見王源縱馬而來,忙從院子裡開門奔出。站在王源的馬頭前仰頭笑語盈盈。

  「你終於來了,聽說你要出征,我還以為你不會來了呢。你再不來,明日我打算進城去送你出征了。」

  秦國夫人已經換上了春天的薄衫,整個人顯得更加的風姿綽約。

  王源俯身將她頭髮上的一根青草抹去,笑道:「答應了夫人的事情,豈敢食言?我明日出征之事定是柳鈞告知你的吧。」

  「是啊,你不常來,柳鈞再不來,豈非要教我們寂寞死?柳鈞昨日前來,帶了好多的吃食米糧來,說恐怕要一段時間不能來了。我問他,他拗不過才告訴了我。你莫怪他違抗軍令透露機密,難道他要欺騙他的娘親不成?」

  王源呵呵笑道:「不怪不怪。」

  王源翻身下馬,和秦國夫人並肩進了院子。秦國夫人笑著指著院子裡那方菜畦道:「瞧見沒?野菜長得很好,今日讓你嘗嘗鮮。」

  王源舉目望去,才數日光景,那片地上已經綠油油的了。

  「厲害,沒想到夫人還有這一手。」

  「人家每天澆水除草施肥,你瞧瞧,手都粗了呢。」秦國夫人少女般的嬌嗔道。

  王源拉起她的手來瞧,並沒有看到什麼粗糙之處,不過為了安慰她,還是在她手心一吻。秦國夫人猛地一縮手,王源嚇了一跳,這才發現秦國夫人看著茅廬堂屋的門口,那門口站著一個人。

  楊玉環穿著一襲青衣站在門口,這顏色本不適合豐滿型的人穿著,但楊玉環的身材顯然並非傳說中的那般豐腴,這一套春衫青裙在楊玉環身上顯得特別的合身。已經二十九歲的她穿著這套衣服依舊如少女般水靈靈俏生生。她的肌膚依舊細嫩,她的眉目依舊如畫,只是眉宇間有些淡淡的愁緒和滄桑,而這一點也只有知道的人才能看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