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源倒也並不在意這些,有人陪著玄宗倒也是件好事,免得玄宗有事沒事的都要召見自己和自己說話。而王源越來越發現自己和玄宗之間沒什麼共同語言。談談詩文說說閒話倒也無妨,一旦涉及到正事,總有一種話不投機半句多的感覺。房琯既然願意陪著玄宗,自己倒也樂的脫身。

  「王源,高仙芝,二位愛卿對此次叛軍進攻可有良策麼?眼下人心浮動,朕也心中難安,就希望兩位能夠給朝廷一個定心丸,穩定住眼下的局勢了。」

  玄宗殷切的看著王源和高仙芝,神情中滿是誠懇和期待。這種表情王源見的多了,每到危難之時,玄宗都會露出這種誠懇期盼的神情,而大多數臣子總是被他這樣的神情所打動,生出要為他赴死的決心。而一旦危機過後,玄宗便又是另外一幅嘴臉。王源現在已經學會了揣摩玄宗的內心而無視他的表面文章了。

  「陛下不必驚慌。當陛下來到成都的那一天,安祿山的叛軍的到來便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眼下不過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發生了而已,陛下大可無需緊張。我和高元帥已經有了定計,陛下放心便是。」王源沉聲道。

  「那就好,那就好,有了定計就好。那朕便放心了。話說兩位相國和諸位大臣都心裡沒底,可否將退敵之計說一說。朕和兩位相國也好安撫大臣們。」玄宗探身道。

  王源和高仙芝對視了一眼,高仙芝拱手道:「陛下,退敵之計乃是機密,不好提前透露。陛下相信臣等,此番必將給予叛軍迎頭重擊便是。」

  玄宗哦了一聲點頭道:「這樣啊,那朕便不問了。」

  房琯忽然冷聲開口道:「這可不對啊高元帥,你們商議的退敵之計為何連陛下和我和韋左相都不知道?你們的退敵之計是否完善,是否合適,該稟報陛下和政事堂,得到我們的首肯才是。你們自己便定下計策,這可不成。那將陛下放在何處?將朝廷置於何地?」

  高仙芝有些詫異,房琯這話說的有些嚴厲,這是責怪兩人專權了。而且冠以藐視朝廷的罪過,這有些聳人聽聞。

  高仙芝看看王源,王源擺擺手示意他不要說話,因為此事和高仙芝無關。計劃保密的事情也是王源提出來的,和高仙芝無干。

  「房相國,這件事我們也是為了大局著想。退敵之計需要保密,也是為了戰局得勝考慮。如今成都城中魚龍混雜,我們不想將計劃泄露,讓叛軍掌握我大軍動態有所防範。正是出於此種考慮,我才決定不說的。兩位相國只需安撫同僚,告知他們朝廷已有對策,讓他們無需緊張恐慌便是。」王源微笑道。

  「這是什麼話。二位元帥還是不是我大唐朝臣了,還受不受朝廷規制所轄了?難道決斷無需政事堂和陛下首肯麼?倒是咄咄怪事。」房琯攤手道。

  王源皺起了眉頭,他算是明白了,原來房琯今日是要搞事,這是要奪權的舉動。要自己守規制,擺相國的譜了。王源看了一眼玄宗,玄宗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似乎並不想摻和其中,只想看戲。王源心中的火氣升騰了起來,這房琯可能是得到了玄宗的首肯,玄宗想說的話由這位房琯代言了。

  「那依著房相國之意,我該如何?」王源冷笑道。

  「按照朝廷的規矩,兩位的計劃和行動該事先通知政事堂和陛下,得到准許之後方可動作。我不得不說一句,最近王源你的一些舉動有些出格,很多事未經政事堂批准便擅自進行,這可不成。朝廷有朝廷的規矩,即便是非常時期,規矩也是不能改的,否則還有體統麼?」房琯皺眉道。

  王源呵呵笑道:「原來相國是對我的行為不滿,怪我事事都沒跟政事堂稟報擅自做主是麼?」

  「難道不是麼?我可沒冤枉你。就拿這次來說吧,你說和高元帥私下裡定計了,但陛下和朝廷都蒙在鼓裡,問你你又不說,這算怎麼回事?我政事堂兵部兵事房都是擺設不成?」房琯高聲道。

  玄宗心裡在笑,房琯終於說出了他想說的話,最近對房琯的暗示和影響沒有白費。他就是要通過房琯之口敲打王源,提醒王源他不能我行我素,提醒他他的行為已經招致了朝廷的不滿,提醒他誰才是大唐的主人。當然,玄宗是不可能替房琯說話的,眼下他仰仗的還只能是王源和高仙芝,除了他們,玄宗不知道誰還能領軍拒敵。不過這個房琯是個好苗子,將來可以好好的培養起來。朝臣一家獨大絕非玄宗所願,玄宗需要的是相互牽制,自己坐收漁翁之利。

  房琯今日的爆發其實也是早有徵兆。自從他當上這個相國之後可謂憋了一肚子火氣。房琯是右相國,按職位而言乃是真正的百官之首,正當他躊躇滿志要干一番事情的時候,卻發現現實不是那麼回事。政務的事情上韋見素比他活躍的多,大小事務官員們都喜歡去找韋見素解決,這讓他很沒面子。另外,他也終於發現,其實他和韋見素只是給王源打雜的下手,王源才是真正這座成都城的主人。很多事若無王源點頭,根本就無法進行下去。

  前段時間,房琯對成都的治安狀況不滿,於是想在成都實行長安城中的晨鐘暮鼓夜禁之制,說出來之後,很多事不關己的大臣們表示贊同,房琯便以為此事得人心,於是興沖沖的去跟玄宗稟報。然而玄宗只是淡淡的說了句「此事要問問王源的意見,他同意了便可實行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