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源,朕很感謝你,蜀地被你治理的不錯,這裡的百姓生活安寧富足,朕感到很開心。」玄宗看著滿街的笑臉,對騎馬隨行在車駕之旁的王源感嘆道。

  王源微笑道:「成都確實是個好地方,民風淳樸,百姓純良。這裡的人口也逾百萬之眾,這幾年臣確實下了不少的功夫,開墾屯田,興修水利,加強同京畿之地以及南方州府的商貿交通,倒也取得了些成效。」

  玄宗呵呵笑道:「好,很好,這裡乃天府之國,假以時日當不比長安城差吧。呵呵,朕覺得這裡的氣候比長安還暖和的多。」

  王源微笑道:「好是好,但這裡是成都,而非長安。陛下別忘了,長安才是京城呢。」

  玄宗一怔,臉上微微發燒,王源隱晦的提醒確實戳到了他的心底。剛才有那麼一瞬間,他確實有些想法。他在想如果叛軍未能平息,那麼蜀地成都未必不可以當做都城偏安於此。一個曾經雄心壯志,將開疆拓土平定四海為目標的自己,在此刻竟然會生出偏安之心,玄宗自己也覺得有些羞愧。

  「是是,再好也不是長安,朕是要回長安去的。朕只是隨口一說罷了。對了,你給朕安排了什麼住處?」玄宗笑道。

  「啟稟陛下,城東有個散花樓,本是前朝蜀王的皇家園林之地。陛下御駕前來,臣便命人將那裡收拾了一番。陛下不嫌鄙陋的話,便同后妃皇子們暫時住在散花樓中。陛下放心,臣已經安排好了,包括後續朝臣追隨而來,也可在散花樓園林前方的專門地方設置供公房衙門。總之,朝廷的正常運轉之事都是能保證的。」王源俯身回話。

  玄宗點頭道:「你做的很好,朕這就安心了。朕本就想問這些事,來時路上,朕已經下了旨,大臣們得知朕來蜀地,他們也必蜂擁而來。大臣們到來之後,還需要你為他們安排住處,設立公房,讓朝廷早些運轉起來才好。這裡你是主人,這些事便不得不勞你費心了。」

  王源忙道:「陛下,臣豈敢懈怠。這裡我可不是主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裡陛下才是主人。然而臣想的可不止是大批的官員前來之事,被叛軍占領之地的百萬百姓也在往成都而來。他們也都是追隨陛下而來尋求庇佑呢。再過幾日,成都城中乃至隴右劍南個州府怕是要人滿為患了。這麼多百姓湧入劍南,確實是件頭疼的事情。臣一人之力恐難周到,所以陛下到時候還需指派官員協助臣去辦才好。」

  玄宗想了想道:「確實如此,百萬百姓湧來,朕確實有些擔心。米糧夠不夠這麼養活這麼多人?兵馬還需要糧草,又要養活幾百萬百姓,這事兒該怎麼辦?朕不能想,一想就頭疼的很。」

  王源道:「陛下放心,總是不會叫百姓們餓肚子的,臣一力去辦便是。」

  玄宗嘆道:「哎,若沒有你,朕真不知如何是好了。朕有件事要跟你商議一下。」

  「陛下請說。」

  玄宗看了王源一眼,沉聲道:「如今朝中左右丞相都已經沒了,朝中需要有個能穩定大局之人。在朕看來,此人非你莫屬。這幾天朕一直在考慮此事。待各地官員來到成都後,若再無群臣值守,恐更加的混亂不堪,你也無法調派大臣們協助你去做事。故而,朕想著任命你為我大唐相國,讓你統帥群臣,穩定大局,你以為如何?」

  玄宗說著這些話,用眼角餘光看著王源的反應。

  王源一愣,忙連連擺手道:「不可,陛下萬萬不可這麼做,臣豈能任相國之職?來時路上,陛下已經下旨任命臣為平叛兵馬大元帥之職,此職臣已經勉為其難,但因責無旁貸,故而未加推辭。但相國之職臣斷然不可擔當。臣才多大資歷?焉能治國理政?相國乃百官之首,朝政之要,臣斷然不能擔任此職。」

  玄宗笑道:「那有什麼?朕看你文武全能,不僅是將才還是相國之才。」

  王源搖頭道:「陛下謬讚,臣不能答應。請陛下另擇高明,尋朝臣之中穩重端和之臣任相國。臣不是矯情,臣確實無此才能。臣目前要考慮的便是禦敵平叛的大計,光是此事臣便已經要全力以赴了。朝政之事一來臣無此才能,二來也沒有這個精力。所謂一心不可二用,這件事陛下還是另請賢能為好。」

  玄宗皺眉道:「你當真不願當朕的相國麼?」

  王源搖頭道:「謝陛下隆恩,但我確實做不了這個相國。」

  玄宗沉默片刻,微笑點頭道:「罷了,既然如此,那也不強人所難。歷練幾年後再任相國也是件好事。便依你,從朝臣之中擇賢者接任相國之職便是,朕會命他們協助你做好眼前千頭萬緒之事,全力支持你平叛之事。」

  王源拱手道:「多謝陛下。」

  玄宗轉過眼光看著擁擠在街道兩旁夾道歡迎的百姓們微笑,舉手揮動示意,王源也在馬背上直起身來,對著喊叫他名字的百姓揮手,兩人結束了這段談話,其實都心照不宣。這看似簡單的幾句對話,其實暗藏機鋒。玄宗很顯然是要試探王源的心思,王源心知肚明。此時的玄宗其實已經是驚弓之鳥,自己目前是他最大的依靠,但其實也是他最大的心病。他要自己任相國,便是看自己是否得寸進尺,是否有非分之想。來時路上,玄宗下旨昭告天下,召集各地散落逃難的官員士子追隨他來成都,也任命了自己平叛兵馬大元帥的職位。這些其實都很正常,因為平叛之責無人能承擔,除了自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