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玄宗大喜道:「好辦法,拖延時間是個好計策。那麼派誰去洛陽募兵呢?」

  楊國忠道:「我大唐如今能打勝仗的將領唯有王源和高仙芝了。只能從這兩人當中選。臣很想舉薦王源趕去洛陽,但王源畢竟年輕,臣擔心他無法應付這種大陣仗,所以臣覺得高仙芝合適。而且據臣所知,安西節度副使兼兵馬使封常清正在京城休假,他和高仙芝是多年的主副將的搭檔,可先派他去洛陽募兵,待高仙芝抵達之後,他二人也可配合協同。時間上也節省了許多。」

  玄宗點頭道:「朕認為合適,高仙芝是我大唐的常勝將軍,有他率軍抵禦叛軍,朕心裡也踏實些。王源雖然也未嘗一敗,正如你所言畢竟歷練不夠。他留在劍南,也可穩定住吐蕃和突厥邊境,以防吐蕃和突厥人趁機攻我大唐。」

  楊國忠點頭道:「陛下聖明。」

  玄宗做了決定,群臣也都安下了心思,高仙芝能去洛陽駐守,那時最讓人放心的事情了。當下玄宗即刻擬旨,擬從朔方河西劍南安西隴右五節度軍中抽調總數為二十萬的兵力組成剿賊大軍主力。任命六皇子榮王李琬為剿賊大元帥,任命高仙芝為剿賊副元帥,加金吾衛大將軍,任命封常清為范陽平盧節度使,共同率軍剿滅反賊。

  有意思的是,封常清憑空得到了兩個節度使的頭銜,這兩個節度使的頭銜便是安祿山頭上的兩個頭銜。因為封常清要先行赤手空拳的去洛陽徵兵,玄宗此舉也是激勵封常清,意思是說,你只要幹得好,將來你便可獨當一面成為朕的獨當一面的東北邊鎮的雙任節度使了。這其實只是個空頭支票罷了。到這個時候還不忘跟臣子玩一把心機,玄宗也是心夠大的。

  第704章 人禍

  大唐君臣匆忙調兵遣將之時,安祿山的數十萬叛軍已經如暴風驟雨往西南兩個方向猛攻而至。前前後後僅僅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安祿山手下的叛軍將領史思明、蔡希德、高秀言、牛亭介、令狐潮分進合擊,橫掃河東道和河南道的大片地域。

  洛陽以東的十幾個州府均無兵力駐守,聞聽叛軍襲來,守城將領主官或望風而逃,或獻城投降,或守城戰死。叛軍之勢如洪水猛獸不可抵擋,很快便將洛陽以東的十幾座州府納入囊中。

  嚴寒冰雪,大雪瀰漫。正是一年中最嚴酷的季節。但被叛軍占領的土地上的百姓們卻不得不離開家園開始大逃亡。因為安祿山的兵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特別是那些隨安祿山一起反叛的北方胡族兵馬更是兇殘之極,全然不把安祿山定下的所謂不擾民不濫殺的軍令放在眼裡。他們四處劫掠,殺人放火強姦無所不為。而安祿山卻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需要藉助他們的力量,安祿山只能選擇放縱他們。

  漫天風雪之中,百姓們拖兒帶女匆匆逃離家園,他們本能的選擇了去往洛陽的方向,這是他們目前所能去的唯一一個似乎能得到庇護的地方。因為往南去是黃河滔滔,而且也沒有大的州府庇護。而往西去東都洛陽,京城長安都在西邊,那裡才有希望。

  洛陽以東百里之外,通向洛陽的大道上被冰雪覆蓋著。白皚皚的雪地里,黑壓壓的逃難的百姓的隊伍綿延十幾里。隊伍中,老人的咳嗽聲,嬰兒的啼哭聲不時的響起。但除此之外,除了腳步聲便是一片死寂。百姓們的表情是迷茫的,他們不知道為何好好的安穩日子過著,然後一夕之間便什麼都沒有了,倒了如此地步。

  因為逃的倉促,不少人沒有帶足夠的乾糧和衣服,在嚴寒的酷殺之下,去往洛陽的沿途倒下無數的屍體。最開始,其餘的百姓還問候一番,唏噓安慰死去的人的家眷。但隨著一路上越來越多的人餓死凍斃在路途之中,百姓們也變得麻木了。他們不知道這樣的命運會不會下一個便輪到自己的頭上。

  一名婦人懷抱著一個尚在襁褓中的嬰兒趔趄的走在雪地里,懷中的嬰兒哭了一路,現在已經哭聲很微弱了。因為嚴寒,嬰兒已經面色青紫氣息微弱。那母親發現嬰兒情形不對,忙向四周的百姓求助。

  「大叔大娘,幫我瞧瞧這孩兒是怎麼了?幫我瞧瞧,我的孩兒怎麼了?」

  一名老嫗探頭看了一眼搖頭道:「不成了,這孩兒撐不住了。挖個雪坑埋了吧。」

  那婦人驚叫搖頭道:「不成,不成。我夫君就剩下這麼個骨血了,他是齊州城的團練兵,跟叛軍打仗戰死了,留了話要我保存他的骨血,要我去洛陽避難。這孩兒若是沒了,我怎麼跟他交代?我怎麼對得起他。」

  「哎,這也是沒法子,這孩兒已經很久沒吃東西了吧,你倒是餵他奶吃啊,大人都受不了,何況孩兒。」老嫗嘆息道。

  婦人落下淚來:「我自己也兩天兩夜水米未粘牙了,哪有奶水餵他?大娘你行行好,施捨一把米,我熬些米湯救一救這孩兒吧。」

  老婦嘆道:「我哪來吃的,昨晚最後一快乾糧吃完了,今天只吃了幾把雪。我這把老骨頭都不知道能不能逃到東都呢。」

  婦人朝四周蹣跚而行的百姓們哀求道:「哪位大哥大嫂行行好,施捨一把米糧,救救我的孩兒。」

  周圍的百姓默然走過,眼中雖有憐憫,但誰也沒有伸出手來。一來他們當中很多人也根本就沒有吃的,逃難了十多天,什麼吃的都沒了。二來,即便還有些剩餘的,前路漫漫,去往洛陽還需要很多天,自己都不夠,如何還來施捨別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