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玄宗開始是不太相信這些話的,他和李林甫相處了幾十年,對李林甫還是很了解的,他不太相信李林甫當真做了這麼多的壞事。然而,眾口鑠金之下,玄宗也逐漸有了動搖。進而各種雪片般的揭發李林甫的奏摺堆上案頭的時候,玄宗腦子一糊塗,徹底的陷了進去。

  最不能容忍的便是李林甫居然想當皇上,居然還覬覦自己的愛妃。雖然自己已經無法入港,但自己還要霸占貴妃的美,他人有一絲一毫的想法都不成。經過數月的清算和轟炸,玄宗終於下旨,剝奪李林甫的所有追贈的官職爵位貶為庶民,同時將李林甫的諸位子女的官職爵位也一併剝奪,全家老少一起流放到嶺南和黔中之地。抄沒其親眷諸子的家產五十餘戶。末了,因為李林甫已經是庶民的身份,他已經下葬的規制與庶民下葬的規制不合,在楊國忠的建議下,下旨挖出了李林甫的棺木,將他口中的含珠摳出,將御賜的官袍壽衣剝除,給屍骨換上百姓的衣衫,從楠木大棺中移到薄木棺材之中,找了一處荒山野地埋葬了事。

  可憐李林甫,身為一代大唐宰相,在死後居然遭受了這麼大的侮辱。他可能萬萬沒想到,正是那些自己生前在面前畢恭畢敬的人推動了此事。他可能也沒想到,大唐陛下和自己稱兄道弟的玄宗也會聽信這種污衊之言,讓他死後受辱。

  紛紛揚揚的大清算持續了近三個月,六月里對李林甫蓋棺論定,李林甫被稱為大唐第一奸相,被永遠的刻在了恥辱柱上。而幹完了這一切的楊國忠揚眉吐氣,多年來對李林甫的畏懼,被李林甫威逼壓迫之下積攢的仇恨終於在這一次盡數釋放。與此同時,楊國忠也能從大臣們的眼中看到對自己的極度畏懼的光芒。

  楊國忠極為享受這種被人畏懼的感覺,這正是他一直追求的那種感覺,短短數月時間,楊國忠迅速到達了他的人生的巔峰。

  第701章 緊逼

  楊國忠在朝中的一系列舉動,遠在劍南的王源其實都一清二楚。秦國夫人寫了好幾封信給王源,將楊國忠的所為告知王源,希望王源能勸解楊國忠收斂一些。王源也確實給楊國忠寫了信,勸解他不要如此激烈,也不要太過強勢,應該心胸開闊,有容人之量。另外應該多想想辦法做些功績出來,這樣才可服眾,而不是靠權勢威逼大臣們依附自己。

  然而此時的楊國忠豈能聽進入這樣的話來,當即給王源回信斥責他不但不給予自己支持,反而在後面說這樣的話。信中不但沒有悔改之意,反而要求王源在清算李林甫的事情上上奏附議,要王源揭發李林甫在梨花詩會之後如何指使王鉷對王源進行追殺迫害的往事,藉以證明李林甫妒賢嫉能兇殘霸道的事實。

  王源豈會去趟這樣的渾水,回信婉言拒絕,表示軍務繁忙無暇去管這樣的事情。之後楊國忠再回一封信給王源,這回楊國忠大發雷霆,在信中歷數自己對王源的眷顧,怪王源不知好歹,言辭之間恨不得指著鼻子罵王源忘恩負義。話語之中威脅王源說,他可以提攜王源,也可以毀了王源,希望王源認清形勢,不要以為曾經有功於自己便自以為是。

  王源接到信之後喟然長嘆。王源知道,楊國忠已經走上了不歸路,這時候沒有任何人能夠勸得動他。王源也不想將楊國忠得罪的太狠,倒不是為了要逢迎他,而是劍南軍和隴右軍的建設需要大量的資源,而楊國忠正是這些資源的供給者。

  王源寫了封信給秦國夫人,將楊國忠的信附在其中。這麼做的目的是告訴秦國夫人,自己已經無力勸說楊國忠收斂,而非自己不盡力。另外也告訴秦國夫人,楊國忠對自己已經非常不滿了,暗示秦國夫人給予中間做些調和。起碼不能讓楊國忠一怒之下真的取消了對於劍南軍和隴右軍的大量物資的供給,那可是王源最不想看到的一幕。雖然這麼做有些委曲求全,但王源願意去委曲求全,因為他知道,現在就是同時間賽跑,每多一天,多一分資源,將來便可多一分保障。為了自己為了家人為了身邊的所有人,王源寧願去忍氣吞聲。

  清算李林甫的事情告一段落,楊國忠達到了目的,朝野上下也對他敬畏膽寒。然而楊國忠並不滿足,他知道自己還未能掌控全部的局面,別人不談,光是那個安祿山便讓他恨得牙痒痒。

  這個安祿山在自己清算李林甫的過程中雖然一言不發,既沒有上表阻止,也沒有表示贊成。但楊國忠知道,一旦有機會,安祿山必會對自己進行反撲。而且此人一直受玄宗寵信,玄宗可以聽自己的任何話,但唯獨自己一提到安祿山,玄宗便皺眉呵斥自己,說自己不能容人,這叫楊國忠實在是生氣。

  上一次在削減安祿山的軍費物資供給的事情上,其實自己也不能算是成功了的。雖然削減了一部分,但玄宗出面護著安祿山,還是沒能達到完全削減軍費的目的。這讓楊國忠意識到,要想陛下對自己言聽計從,必須要除了安祿山,否則如果哪一天陛下信了安祿山的話對自己不滿,那麼自己說擁有的一切便將煙消雲散。

  鑑於此,七月里,楊國忠開始計劃扳倒安祿山的計謀。朝廷中消停了不到半個月,七月初十日,楊國忠指使言官拿出了一份指控,這份指控指責的是死去的李林甫和安祿山之間的一些交往的故事。歷數安祿山和李林甫之間的一些交往密事,錢財往來,以及書信的往來。雖然沒有具體什麼骯髒的交易,但這份指控的用意在於表達已經被定性有謀逆之嫌的李林甫和手握重兵的安祿山之間有著骯髒的勾當,暗示玄宗,如果李林甫是意圖謀逆之人,那麼安祿山便是他的幫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