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欣兒道:「他定是將陛下准奏派出御醫探望李林甫的消息傳到宮外,並且安排人手半路截殺,安排毒殺李林甫的事宜。」

  王源點頭道:「正是,這便是他離開的目的。如此一來,當御醫出宮之後,他們便立刻展開行動了。整件事一定是李輔國設計的,太子本人是沒有這個本事的。不得不說,這計策甚是精妙,利用陛下派出的御醫麻痹李林甫和他身邊的防衛之人。正是利用了這個唯一的軟肋一擊得手。」

  李欣兒吁了口氣道:「厲害,確實厲害。李輔國果然是個厲害角色。」

  王源道:「事後,太子殿下其實有過慌亂。我一直在注意他。在我們查驗劉儉屍首的時候,太子殿下其實是很緊張的。他一直躲在暗影里,便是不想讓自己緊張的表情為人所知。但我既對他有心,自然能看出端倪來。安祿山其實分析的很對,他說李林甫的死對誰最有好處誰便是最大的懷疑對象。明面上看似是在映射楊左相,但其實最大的受益者其實是太子。李林甫一直希望能重立太子,這才是太子最大的威脅。李林甫一死,誰還會再提此事?這一點我相信很多人都看得出來。」

  「你是說,其實大家也都明白,只是沒有明說?」

  王源道:「當然不能明說,他可是太子,而且也沒有憑據證明。我猜想,陛下可能也會想到此事和太子有關,他們的態度其實很耐人尋味。我不確定他們有沒有懷疑道太子身上。」

  李欣兒皺眉道:「那麼你為何反而推薦太子來查這個案子?我很是有些不明白。你明明知道他便是那個幕後主謀的。是否有什麼深意在其中?」

  王源微微一笑道:「欣兒越來越懂得分析事情了,也越來越知道我的行事風格了。不錯,我是故意推薦太子查這個案子的,也確實有些深意在其中。」

  第695章 剖析(二)

  「我推薦太子查勘此案的用意有二,其一,此事雖然布置周密,但並非疏而不漏,若交給其他官員去查,必會查出真相來。到時候便是驚天動地朝綱大亂。太子殺相國,這件事無論如何是無法平息下去的,而李亨也會因此丟了太子之位。然而太子之位是李亨全力要保護的,一旦事情被查出,必將矛盾激發,一發而不可收拾。甚至極有可能釀成宮闈之亂。所以,我推薦太子去查,太子當然不會將自己查出來,而且還可以趁機彌補疏漏之處,甚至找出個替罪羊來平復了事。」王源微笑道。

  「二郎在此事上看來還是維護了太子的。」李欣兒低聲道。

  王源點頭道:「那是自然,雖然我對太子並無好感,但太子倒了,一旦遭到清算,羅衣門也勢必曝光,那對我有何好處?我這麼做是保護太子,同時也是保護我們自己。」

  李欣兒表示同意,低聲道:「但不知太子能否明白你的好意了。」

  王源笑道:「他不懂,李輔國會懂,我並不期待他對我有好感。事實上如果我們不是被羅衣門這個身份所牽絆,我管他是死是活?」

  李欣兒皺眉道:「是啊,我們這個身份也不知何日能夠洗脫。就像是黏在身上的髒東西,洗也洗不掉,丟也丟不掉,每日受其限制,受其制約。我擔心終有一日紙包不住火,到那時可怎麼辦才好。」

  王源微笑道:「當初這髒東西可是保護了我們的,時過境遷,現在成了牽絆了。車到山前必有路,咱們也不必為這些事愁的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我相信會有解決的辦法。你我的身份在羅衣門中算高的,知道我們身份的就那幾個人,倒也不必太過擔心。」

  李欣兒點頭道:「我不擔心自己,我只擔心二郎。辛苦打拼,別被人給毀了。」

  王源笑道:「當實力足夠的時候,沒人能毀了我。怕只怕我實力不夠,那便只能聽人擺布了。不談此事了,你不想知道我推薦太子查此案的另外一個用意麼?」

  李欣兒道:「當然想聽,怎麼話題便扯到那件事上去了,都怪我,是我扯遠了。二郎的另外一個用意是什麼?」

  王源笑道:「我剛才說了,我懷疑陛下心知肚明的,畢竟是太子建議他派御醫去探望李林甫的。事情發生後,我不信陛下心中不會有所疑惑。為了驗證陛下的態度,我故意舉薦太子來查此事,便是要看看陛下心裡是怎麼想的。」

  「那麼,你看出什麼來了?」李欣兒已經無法跟上王源的思路了,她想不出從中會發現什麼,之前還能跟著分析分析,現在便只能淪為應聲蟲了。

  「看出了很多東西呢。陛下當場震怒,要下旨徹查此事。如果陛下心中對太子有所懷疑的話,當真要徹查此事,那便是要放棄太子,將此事查出來,然後廢黜太子。然而,陛下也可能只是做做樣子,他不得不下令嚴查,但怎麼查,誰去查,這便是個很有學問的問題了。於是我便給了他這個台階試探陛下,陛下若當真要查個水落石出,便不會顧及此事是否同太子有關,他會選擇更有能力的人。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他們的辦案能力比之太子強了不知多少倍,太子的能力反不及這些人,所以陛下沒有理由准了我的推薦。而陛下既然答應了,那便是順著我給的台階走了下來,只能說明一件事,那便是他也擔心此事真的是太子所為,他要保著太子,將此事大事化小,不讓此事將太子扯出來。」王源微笑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