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安祿山呆呆發愣,王源說出為楊國忠擔保的話還可以理解,但說出為自己擔保的話來,這倒是出人意料。這小子倒是膽子大,拿腦袋隨便擔保人,知人知面不知心,這也是能隨便擔保的?

  「陛下,臣敢為這裡的所有人擔保,這裡的人都不會做出這種事情來。」王源對玄宗道。

  玄宗皺眉道:「你怎敢這麼肯定?」

  王源笑道:「臣其實一點也不肯定,但臣寧願相信此事和在場諸位無干。在場的都是我大唐重臣,都是中流砥柱,若這些人當中有這個主謀,那豈非說朝廷瞎了眼,居然不知重臣之中隱藏著如此陰險狡詐狠毒之人?所以臣寧願相信他們都不是。」

  玄宗冷聲道:「但願不是你的一廂情願。那你說,什麼人會做這樣事?」

  王源搖頭道:「臣不知,臣若知道難道還藏著掖著不成。但幹這樣的事情的人無非是兩點目的。其一便是如安將軍所言,李相國之死於主使之人有利。但這有利是如何有利法,臣想不出來。其二便是,主使之人和李相國有讎隙。我反倒覺得這一點是可能性最大的。李相國執掌朝政十幾年,得罪的人和結下的仇怨怕是不計其數了。這些人當中若是有人想報復李相國,那也不是什麼意外的事情。所以臣認為,這樣的事情只能慢慢的查,急也急不得。這需要抽出專人,用大量的時間去盤查才成,而非急於查出主使,因為涉及人事太多,一時間恐也查不出主使。太操之過急,反倒會釀成冤案。」

  玄宗微微點頭,王源的話還是中肯的,要查清此事,確實需要涉及很多人和很多事。李林甫執掌朝政這麼多年來,得罪的人千千萬萬,誰知道是誰一直盯著報復他。這需要一步步慢慢的理清楚,一步步的順藤摸瓜才成。

  「如此說來,祿山啊,你怕是不能查這個案子了。你哪有時間常住京城查清此事?邊鎮不要了麼?」玄宗道。

  安祿山鼓著眼道:「臣可沒時間耗個一年半載的去慢慢查,臣的意思是不如大張旗鼓,將今晚在座的所有人抓起來拷問……」

  玄宗擺手道:「罷了,王源剛才說了,那樣會滿城風雨,而且會打草驚蛇。萬一主使之人並不在今晚的人群之中,豈非鬧得上下人心惶惶。那麼,誰可查清此事呢?國忠,你願查此事麼?」

  楊國忠搖頭道:「為避嫌,臣也不能接手。」

  玄宗看向王源,王源搖頭道:「臣要回劍南。大戰之後劍南隴右河西等處需要徵兵補充兵額,需要訓練兵馬,加強戒備,臣是沒時間留在京城的。」

  玄宗咂嘴道:「難不成要朕親自去查不成?交給御史台和刑部去查,朕又怕他們級別不夠,多受阻撓。或者是查到什麼人身上卻不敢深入下去。」

  王源開口道:「臣推薦一人。」

  玄宗道:「誰?」

  王源朝角落裡站著的李亨看了一眼,躬身道:「臣推薦太子殿下組織人手獨立查勘此事。」

  李亨嚇了一跳,愕然道:「什麼?我麼?」

  王源點頭道:「殿下身份尊貴,也不受他人拘束。殿下主持此事最合適不過,只需向陛下交代便可。涉及到任何人任何事,殿下都不會受到約束和顧慮而不敢動手。殿下難道沒有信心麼?這是殿下展現才能的大好機會。」

  玄宗微微頷首道:「亨兒,王源這話倒是不錯,反正你現在也沒什麼具體事務,此事你來查最是合適。」

  李亨的心怦怦的跳,一直站在一旁聽著王源的分析和對此事的推測,李亨心裡一直不是滋味。想轉身離去,卻又不敢走開。想聽他們的分析討論,卻又害怕聽到這些話。現在王源居然建議自己查此案,當真是教人苦笑不得。李亨不知道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不知道王源的用意在何處。

  「殿下,這也是為陛下分憂呢,難道真要陛下親自查此事不成?」王源微笑點撥著李亨,心中暗罵他愚蠢,自己也只能幫到這裡了。

  李亨終於醒悟了過來,忙上前對玄宗拱手道:「兒臣遵命,父皇放心,兒臣必竭力將真兇找出來,讓相國在天之靈瞑目。」

  玄宗點頭道:「好,你一定要查清楚此事。哎,今日本是開心的一天,卻落得這般收場。相國這一去,朕心甚痛,朕心裡難受的很,朕回宮去了。國忠,替朕去相國府看望相國的家人,傳朕的話,相國是我大唐的功臣,朕會好好的待他的家人。另外治喪之事國忠你領頭去辦,要辦的隆重些,出殯之日朕會親自去弔唁的。」

  楊國忠忙拱手應諾。玄宗面現疲倦之色,嘆息搖頭。高力士俯身道:「陛下,回宮歇息吧,夜深了,天涼了。」

  第694章 剖析(一)

  王源拒絕了楊國忠要求私下裡交流李林甫被毒殺之事的請求,逕自帶著高墨顏出宮回府。楊國忠有些不高興,王源卻也不會在乎他高不高興。

  在這種時候,不宜私下裡聚集談論此事。特別是楊國忠,正如安祿山所言,明面上李林甫的死最大的受益者是楊國忠,在這個時候,楊國忠的行為該更加的謹慎才是,因為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都盯著他看,不知多少人等著他露出疑點來。楊國忠自我感覺良好,卻不知自己的行為正是為了他好。

  王源當然也會將形勢告訴楊國忠,但不是在今夜。今晚能做的便是回府睡覺,不需要跟任何接觸談論此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