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源笑道:「原來我竟有這麼厲害,我自己都不知道呢。」

  高仙芝道:「我可不是奉承你,我高仙芝從不奉承人。這次同吐蕃作戰,你的兵馬死傷最少,殲敵卻最多。還有同吐蕃的那些戰法,製造出的那些器械,都教我嘆為觀止。你這樣的人即便沒有左相的幫助,也一定會出人頭地。所謂錐在袋中,遲早都要露出頭角來。」

  王源道:「多謝兄長褒獎。但你同我結交便不怕別人說你是也是依附於左相麼?」

  高仙芝笑道:「高某心地坦蕩,哪管他人如何揣測。但我卻要真心實意的提醒你一句,也許你聽著不高興。」

  「兄長說哪裡話,請賜教。」王源拱手道。

  高仙芝緩緩道:「我大唐如今雖然天下昇平,但其實隱憂不少。如今朝中右相年邁多病,而左相……左相……恕我直言,我尚看不出他有什麼真正的治國才能。右相雖然有些方面做得過分,為眾人所不滿,但畢竟他於政務還是慎重的。十幾年來沒有功但起碼也沒有什麼大過錯,這才保證了我大唐這十幾年來穩定繁榮天下太平富足。右相一旦不能理事,左相未必能擔起大任來。我勸你的話是,及早和左相劃清關係為好,否則將來左相若有過錯,有人必然拿你們的關係牽扯於你。我這麼說不是要你忘恩負義,我是讓你在朝廷大事上保持獨立,不要和左相摻和在一起,這才是最重要的。」

  王源驚訝於高仙芝竟然能說出這麼一番話來,高仙芝是清醒的,他的出發點也確實是站在一個維護大唐朝廷的臣子的立場之上。事實上高仙芝的話是有前瞻性的,那場大亂的開始也是因為楊國忠,打的旗號便是清君側的旗號,所以才有了楊家的大災難。而和楊家親近之人也自然全受牽連。這一點王源清楚,是因為王源是穿越之人,知道那段歷史。而作為高仙芝能想到這一點,便頗為難能可貴了。

  「兄長之言,我銘記在心。多謝兄長指教。」雖然這番話對王源來說沒有任何的意義,但王源還是忠心的感謝高仙芝的提醒。畢竟這些話從高仙芝的口中說出來是不容易的,若不是真心的對自己好,高仙芝怎會當著自己的面去說楊國忠的不是。

  「我這也是多喝了幾杯酒,所以開始胡言亂語起來了。罷了,不提這些事,免得壞了心情。七妹,七妹,來奏一曲給我和王兄弟助助酒興,要知道今日可是為兄和你王家阿兄的好日子呢,我們剛剛都受到陛下的大力嘉獎不是麼?快來快來。」高仙芝朝著屋子裡叫道。

  高墨顏從屋子裡探出頭來叫道:「莫叫了,我來便是,真是麻煩,一喝酒便要人家彈琴唱曲,煩死人了。」

  話雖如此,高墨顏還是捧著瑤琴來到棗樹下。擺好了瑤琴,端好了架勢,朝著高仙芝和王源一笑道:「小妹獻醜了。」

  王源拱手微笑,側耳傾聽。高仙芝微閉雙目,手指搭在石桌上,琴聲未起,竟然已經微微的打起拍子來。

  伴隨著高墨顏如蘭花般的手指輕快的跳躍,琴聲悠悠而起,明朗輕快。王源也微閉雙目,徜徉在琴聲之中,耳邊金風微撫,樹葉沙沙,心情愉悅之極。

  片刻後一個悅耳的聲音輕輕伴隨著琴音響起,緩緩唱道: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

  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未見君子,憂心惙惙。

  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未見君子,我心傷悲。

  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夷。

  第682章 瑞兆

  其後數日,王源輾轉於各種宴席聚會之所,同朝中群臣打成一片。凡有宴席所請,王源必不推辭,哪怕是王源明知他們當中的有些人是李林甫的黨羽或者是別有企圖之人,王源也一概來者不拒。

  相較於王源交際花般的行為,高仙芝卻截然不同。在京中數日,除了必要的公事之外,高仙芝絕不接受任何的宴請,而是困坐於館驛之中。來到京城五天後,高仙芝已無公務可辦,又被各方勢力騷擾的厲害,掛心於兩道的軍政事務,已然歸心似箭。

  王源知道也留不住他,於是抽出一天時間來專門陪著高仙芝逛遍京城大小名勝,晚間特別設家宴招待高仙芝兄妹。宴席上高仙芝請王源夫婦照顧高墨顏,因為高仙芝打算快馬疾馳而回,高墨顏跟著回去會耽擱行程。加之小七妹自己也想在京城逗留幾日暢玩幾天,所以便想留在京城跟王源他們一起離京。

  王源當然滿口的答應。雖然這個高家小七妹嘴巴上不饒人,但實際上還是個挺不錯的聊天解悶的對象。於事上的見解倒也獨特,不似尋常女子那般言語無味面目可憎。

  次日上午,高仙芝進宮向玄宗辭行,王源帶人送至南城十里長亭擺酒踐行,依依作別。

  看著高仙芝急火火離去的背影,王源不禁嘆道:「兄長真是個怪人,這走得跟逃似的。別的外官來京都是巴不得多賴幾天,朝廷不讓他們走他們絕不肯走,他倒好,自己急著走了。陛下特準的貴妃娘娘的生辰宴會都不參加了。」

  高墨顏在旁輕嘆道:「我家阿兄就是這樣的人,在京城他百般的不自在,還是安西之地,軍旅之中更加適合他。走了也好,若再呆幾天,怕是要憋出病來了。」




章節目錄